俄“加加林”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俄羅斯“聯盟TMA-21”飛船4月7日凌晨成功的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這艘裝載著3名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的飛船4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飛船“停靠”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碼頭”對接艙。這艘飛船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薩莫庫佳耶夫、安德烈·鮑里先科和美國宇航員羅恩·加蘭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總裁維塔利·洛波塔在對接成功后告訴記者,對接比預定時間提前10分鐘完成,因此而節約了5公斤燃料。 預計國際空間站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將在太空工作164天,于9月中旬返回地球。......閱讀全文
俄“加加林”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俄羅斯“聯盟TMA-21”飛船4月7日凌晨成功的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這艘裝載著3名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的飛船4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飛船“停靠”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碼頭”對接艙。這艘飛船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薩莫庫佳耶夫、安德烈·鮑里先科和美國宇
俄加加林號載人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
俄美3名宇航員莫斯科時間4月5日2時18分(北京時間當天6時18分)搭乘以加加林命名的俄羅斯“聯盟TMA-21”載人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 根據俄羅斯電視臺的直播畫面,運載著“聯盟TMA-21”載人飛船的俄“聯盟-FG”型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飛船船艙內的俄羅斯宇航員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搭載4名宇航員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在經過近16小時飛行后,于美國東部時間27日晚飛抵國際空間站并與之順利對接。 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27日凌晨3時52分(北京時間27日15時52分)搭乘“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東部時間當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18日發布消息說,搭載3名俄美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TMA-19”飛船于當天凌晨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消息說,莫斯科時間18日2時25分(北京時間18日6時25分),“聯盟TMA-19”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成功,整個過程是以自動方式進行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5月12日宣布,與國際空間站“曙光”號功能貨艙對接的“聯盟TMA-17”載人飛船當天重新對接到“星辰”號服務艙,為俄“黎明”號試驗艙與空間站俄艙段對接創造條件。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17時26分(北京時間21時26分),隨著地面控制中心一聲令下,俄羅斯宇
俄羅斯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28日宣布,國際空間站3名宇航員當天晚間進行了約半小時的太空飛行,成功將“聯盟TMA-19”載人飛船從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段對接到另外一個艙段上。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28日23時14分(北京時間29日3時14分),在地面控制中心監督下,俄羅
搭載俄美3名宇航員!俄飛船奔赴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4月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9日,載有3名宇航員的俄羅斯“加加林”號(“聯盟MS-18”號)飛船借助“聯盟-2.1a”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宇航員運往國際空間站。 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送去三名宇航員,即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諾維茨基、彼得·杜布羅夫以及美國宇航員馬
美宇航局計劃未來實現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于當地時間27日進行國際空間站多功能艙重新對接,此舉旨在未來實現美國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消息稱,接下來的工作是為準備美國載人航天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飛不早于2017年進行。美國專家計劃打造國際空間站對接主接口和備用接口用來運送
俄羅斯載人飛船因技術原因將推遲發射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3月14日宣布,原定于3月30日發射的“聯盟TMA-21”載人飛船因技術原因將推遲升空。 俄航天署當天在聽取一份報告后發布消息說,有關專家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對該飛船進行飛行前檢驗時發現其一個冷凝器存在故障,而此前飛船的所有儀器都順利通過了檢驗。 由于需要
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載人飛船
莫斯科時間6月16日凌晨1時35分(北京時間16日5時35分),國際空間站第24長期考察組3名宇航員乘俄羅斯載人飛船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 此次發射是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進行的,飛船由一枚“聯盟-FG”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內的3名宇航員分別是俄羅斯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
專家解析后航天飛機時代俄美航天戰略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飛天50周年——1961年的這一天,蘇聯“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該國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這艘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歷時108分鐘,而后安全返回地面。為紀念人類首次太空飛行,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12日確定為國際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星際客機”于美國東部時間19日18時54分(北京時間20日6時54分)開始這次不載人試飛,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盡管有兩個推進器發生故障,“星際客機”仍在起飛31分鐘后進入預定軌道。 據美聯社報道,“星際客機”在距離國際空
國際空間站擬出臺飛船對接新標準
歐洲航天局10月19日說,國際空間站各成員和合作伙伴日前達成一致,將就飛船對接體系出臺新的標準。 飛船對接標準全稱國際對接系統準則。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新準則將包括對飛船外觀以及設計荷載的要求。此外,國際空間站的5個參與方: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和加拿大還將派遣技術團隊對新規定進
俄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
經過兩天的飛行,俄羅斯“進步MS-10”貨運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1月18日22時29分(北京時間19日凌晨3時29分)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將總重約2.5噸的貨物順利送達。 據俄航天集團網站18日發布的消息,“進步MS-10”飛船的對接位置位于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國際空間站內的俄
歐洲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歐洲航天局3月29日發表公報說,歐洲第三艘自動貨運飛船“愛德華多·阿馬爾迪”號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為空間站送去超過6噸的物資。 據歐航局介紹,格林尼治時間28日22時31分(北京時間29日6時31分),飛船與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實現了自動對接,整個過程十分順利。
俄“進步”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7月24日表示,俄“進步M—15M”貨運飛船因對接系統發生技術故障,被迫放棄與空間站的二次對接,此次技術故障的原因暫不清楚。預計29日再次嘗試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進步M—15M”飛船23日晚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按計劃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對接的目的是進行系列現代化
國際空間站新一批宇航員名單出爐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10月24日發布消息說,國際空間站新一批考察組3名宇航員及其后備宇航員已順利通過考試,并將開始為飛往太空作準備。 根據俄航天署部門間委員會當天在加加林宇航員培訓中心公布的名單,國際空間站新長期考察組3名成員是俄羅斯宇航員安東·什卡普列羅夫、阿納托利·伊瓦尼申和美國宇航員丹尼
俄進步號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5月1日發布消息說,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1日22時30分(北京時間2日2時30分),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成功對接,整
俄“進步號”貨運飛船即將發射-對接國際空間站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航天署官員表示,“進步M-22”號貨運飛船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5日晚8點發射,該飛船將把2.5噸的貨物運抵國際空間站,包括裝有金魚的盒子,用于“水生動物養殖箱”實驗。 載有“進步M-22M”的“聯盟-U”運載火箭定于莫斯科時間2月5日20點23分(北京時間2月6日0點33分)
俄羅斯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進步號貨運飛船
俄羅斯航天部門莫斯科時間8月1日23時35分(北京時間2日3時35分)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聯盟-U”火箭將“進步M-16M”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計劃在發射6小時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總裁兼總設計師維塔利·洛波塔說,這次發射將首次測試貨運飛船的快
俄“聯盟MS20”號載人飛船乘員進入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8日消息稱,俄羅斯“聯盟MS-20”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三名乘員進入空間站。 莫斯科時間8日16時40分許,俄羅斯“聯盟MS-20”號載人飛船以自動模式成功與國際空間站的“探索”號小型研究艙對接。19時12分許,在完成對接的密封性測試、載人飛船和空間站之間的壓
俄聯盟號飛船成功發射:首次快速對接空間站
俄媒稱,俄羅斯“聯盟TMA-15M”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24日5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黎明”號研究艙對接。 據塔斯社11月24日報道,由“聯盟-FG”運載火箭攜帶的載人飛船今天凌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經約6小時飛行后抵達國際空間站。 “聯盟”號飛船上載有國際空間站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俄
新對接法將使宇航員6小時抵達空間站
俄羅斯宇航員訓練中心負責人謝爾蓋·克利卡列夫3月4日表示,定于本月28至29日飛往國際空間站的俄“聯盟”號載人飛船將首次采用快速對接模式。宇航員從地面發射到空間站的時間將從原來的2天縮短為6小時。 克利卡列夫說,快速對接模式已在2012年至2013年發射的幾艘“進步”貨運飛船上試驗成功,若
俄貨運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4日發布消息說,日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的俄“進步M-06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空間站成功實現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4日20時17分(北京時間5日零時17分),“進步M-06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
美國首個測試版商業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
3月8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3月8日上午8時45分,美國首個測試版商業載人飛船成功返回地球。 美國宇航局官網消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載人“龍”飛船于當日進行飛行測試的最后一步。凌晨2時32分,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上午7時52分左右,機載推進器啟動,飛船飛離軌道;上午8時45分,
2022年國外載人航天發展綜述
2022年,國外載人航天領域共開展14次發射任務,其中包括7次載人飛船發射任務、7次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美國“載人龍”(Crew Dragon)飛船開展3次載人任務,“貨運龍”(Cargo Dragon)飛船開展2次貨運任務,“天鵝座”(Cygnus)飛船開展2次貨運任務,“星際客船”(Starlin
國際空間站一周內兩次提升軌道高度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0月26日發布消息說,該中心當天成功將國際空間站軌道的平均高度提升至約390公里。為保證同俄“聯盟”載人飛船和“進步”貨運飛船的順利對接,俄方已于本月19日實施過一次空間站軌道的提升作業。 飛行控制中心說,國際空間站此次是在自動狀態下完成了軌道提升。該中心工作人員在莫斯
俄羅斯載人飛船確認安全開始返回地球
在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認無安全問題后,已延期一天返航的俄羅斯“聯盟TMA-18”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9月25日6時(北京時間10時)順利脫離國際空間站,載著3名宇航員開始返回地球。 24日,已在國際空間站內駐守約半年的俄羅斯宇航員斯克沃爾佐夫、科爾尼延科和美國女宇航員考德威爾·戴
國際空間站4名宇航員搭乘“龍”飛船返回地球
國際空間站4名宇航員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安全抵達地球,結束了為期199天的在軌任務期。 美國航天局網站8日發布消息說,參與代號為“Crew-2”航天任務的4名宇航員分別是美國宇航員沙恩·金布羅和梅甘·麥克阿瑟、日本宇航員星出彰彥和歐洲航天局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美國東部時間8
運送蔬果、芥末和衣物的俄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當地時間7月2日,于6月30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的俄羅斯“進步MS-17”號貨運飛船,已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根據直播畫面,飛船在莫斯科時間凌晨4時,與空間站俄羅斯段探索號艙(Poisk)對接。 俄航天集團官網指出,這艘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去了470公斤燃料、420升飲用水、4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