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納米技術》雜志11日在線發表論文稱,科學家們利用飛秒技術首次成功拍攝到半導體材料內部電子狀態變化。該成果將提供對半導體核心器件前所未有的洞察。 自20世紀后期以來,半導體器件技術進步集中且明顯,譬如晶體管、二極管以及太陽能電池等。這些器件的核心,正是電子在半導體材料中進行的內部運動,然而,由于電子的速度極快,測量電子運動是一個重大難題。一直到2008年,瑞典科學家才運用具有超短和超強特點的飛秒脈沖,以強激光產生的瞬時脈沖首次拍下單個電子運動的連續影片。 但遺憾的是,在當前半導體電子動力學的研究中,仍然要受光學探針的空間分辨率或電子探針的時間分辨率的雙重限制,科學家們之前也沒有找到任何直接觀測的方法。 新研究中,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可視化半導體材料中電子狀態變化的新方法。他們使用強激光脈沖照射材料,引起材料狀態的改變,在一段時間后再發射一個弱激光脈沖,此時材料表面的部分......閱讀全文
一、測試了一些樣品,得到的是Ramanshift,但是文獻是wavenumber,不知道它們之間的轉換公式是怎么樣的?激光波長632.8nm。 1. 兩者是一回事。ramanshift即為拉曼位移或拉曼頻移,頻率的增加或減小常用波數差表示,拉曼光譜儀得到的譜圖橫坐標就是波數
一、樣品處理的要求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優勢為可以直接觀察非常粗糙的樣品表面,參差起伏的材料原始斷口。但其劣勢為樣品必須在真空環境下觀察,因此對樣品有一些特殊要求,籠統的講:干燥,無油,導電。 1 形貌形態,必須耐高真空。 例如有些含水量很大的細胞,在真空中很快被抽干水分,細胞的形態也發生了改
1樣品處理的要求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優勢為可以直接觀察非常粗糙的樣品表面,參差起伏的材料原始斷口。但其劣勢為樣品必須在真空環境下觀察,因此對樣品有一些特殊要求,籠統的講:干燥,無油,導電。 1形貌形態,必須耐高真空。 例如有些含水量很大的細胞,在真空中很快被抽干水分,細胞的形態也發生了改變,
保健和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占據今年60%市場份額,未來的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可穿戴市場存在如此巨大的商機,可你是否了解可穿戴設備的技術難點在生物傳感器呢? 談移動醫療技術逃不掉可穿戴設備,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連接腦部與外部世界的一道墻。暢想一下,如果皮膚能夠傳達出人體內部的情況,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場面。 它可以告知外科醫生,在我們身體將要生病時發出警報,甚至僅憑觸摸就能診斷另一人體所患有的疾病。 東京大學的科學家Takao Someya正在將這一景象化作現實。 Somey
報告題目:GL-69系列離子減薄儀的最新進展 報告人:鋼鐵研究總院鋼拓冶金技術研究所李樹強先生 鋼鐵研究總院鋼拓冶金技術研究所 李樹強 先生 在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研究領域,樣品制備技術是極為重要的環節。目前用離子減薄技術制備透射電鏡的薄膜樣品是最為理想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幾個優
看到了 才相信 安得物理論虛實 眼見為真定認知 只是江山多亂序 此峰難斷彼峰斯 冠狀病毒我們肉眼看不到,故而感覺其無處不在,引得風聲鶴唳、更是傷亡慘重。湖北的抗疫我們也親眼看不到,但借助平面圖文卻能夠“感受”到,雖然感受與親眼看到有區別。因此,去感受、去看到、然后去行動,是我們的腳步和
近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研制出國內首臺超快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實現了飛秒級時間分辨和原子級空間分辨,并捕捉到金屬氧化物表面單個極化子的非平衡動力學行為,該工作于5月19日發表在物理領域頂級期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4月19日,2016國際熒光前沿技術高端論壇(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學開幕。FluoroFest 是一個全球性的熒光學術論壇,旨在促進相關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熒光技術,推動跨學科及領域的經驗分享與合作。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人總是要留一點東西給社會的,對于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來說更是如此。在他們看來,勇于擔當,富有為國家和社會需求服務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基本素質。 上世紀70~80年代,由于石油工業的推動,我國對色譜學科的需求空前旺盛,色譜因而獲得了大規模的發展。有這樣一位中國科
人類文明有三大物質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這三大支柱都離不開人類的制造活動。沒有“制造”,就沒有人類。制造技術是制造業所使用的一切生產技術的總稱,是將原材料和其他生產要素經濟合理地轉化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術服務的技術群。近兩百年來.在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驅動下,制造業的
它們距離我們已經越來越近,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想象,它們最終和人體的相處會水乳交融。 表面傳感器需要像皮膚一樣靈活、可伸展。 Goran Gustafsson眼睛看著行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出一種由氧化鉬晶體制成的新型二維納米材料,有可能給電子工業帶來革命,使“納米”一詞不再停留于營銷概念而成為現實。 在材料學中,厚度為納米量級的晶體薄膜通常被視作二維的,即只有長寬,厚度可忽略不計,稱為二維納米材料。新研制出的這種材料厚度僅有11納米,它有著獨特的性質,電子
形成碳—碳鍵的一條簡單路徑 這篇論文報告了一個新型碳—碳鍵形成反應的研究成功,該反應使得人們能夠簡單地生成以前要么不可能獲得、要么難以獲得的分子。該反應利用一種簡單的鐵催化劑和一種廉價的硅烷通過異原子取代的烯烴與缺電子烯烴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形成高度取代的碳—碳鍵。作者介紹了超過60個
【編者按】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度中國高峰論壇10月14日在杭州市舉辦。論壇以“時局與前瞻:亞洲經濟新時代”為主題,邀請專家學者、意見領袖和企業家到會發言,就2016年度經濟社會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和探討。《硅谷百年史》作者、全球人工智能及認知科學專家皮埃羅·斯加魯菲(Piero Scaruff
美 國 研制出接近人腦的計算體系,“沃森”成為辯論高手,首臺商用量子計算機問世,制造出運行最快的有機薄膜晶體管等。 何屹(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政府機構宣布計劃把互聯網域名系統等的管理權移交給“全球利益攸關體”,放棄部分互聯網管理權。 美國外國情報監控法庭繼續延長國安局大規模電話監聽項目的授
廣東省“引進首批海內外科研團隊和領軍人物”評選結果25日初步揭曉 1月25日,廣東首次面向海內外實施引進首批創新科研團隊、領軍人才工作評審結果公布。自去年11月10日廣東召開新聞發布會,面向海內外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申報工作后,海內外共有102個創新科研團隊和163名領軍人才進行
許振超 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出生,山東榮成人,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兼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職,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
無論是高科技“全副武裝”的奧運場館,還是“數字奧運”、“平安奧運”的打造,裝備工業無處不在充實著“科技奧運”的內涵。而“綠色奧運”的主題,也離不開裝備工業的貢獻。 “鳥巢”到底有多強?新能源汽車有多少輛?保障平安奧運的安保設備有哪些?“數字奧運”有多少科技含量?“綠色奧運”需要哪些技術支撐? 2
今年3月,浙江大學利用石墨烯等材料制成世界“最輕材料”。 想在一秒鐘內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嗎?石墨烯調制器的問世或許能讓這個愿望得以實現。 美國華裔科學家張翔教授的研究團隊用石墨烯研制出一款調制器,這個只有頭發絲四百分之一細的光學調制器具備的高速信號傳輸能力,有望將互聯網傳輸速度提高一萬倍。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琳瑯滿目的儀器設備,嚴肅認真的研究人員穿梭忙碌。這是分析測試百科小編對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第一印象。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于2005年4月成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材料、信息、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近日,由劉靜研究員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首次提出了一種全新概念的低熔點液態合金骨水泥,用以加固和修復受損骨骼,這種可注射型金屬骨骼技術打破了傳統非金屬骨水泥的范疇。相應研究在線發表于Biomaterials,論文題為《用于可逆及快速成型的液-固相轉換合金骨水
作者:邸鳳萍 張偉(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 全國兩會上,委員為我們帶來了不少關于載人航天空間應用的新消息: 中國將于2020年前后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之后發射實驗艙,中國空間站將正式組建并運行。中國的空間站既是為中國科學家、也是為全球科學家提供的優秀科學探索平臺,空間站里將涌現出更
他發表了400余篇論文,引用7萬余次,4次入選麻省理工年度技術突破,新創多家成功企業,轉化50余項專利技術,每天卻只有4個小時秘密工作時間。他是John A Rogers,年僅49歲,美國科學院、工程院、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柔性電子的先驅人物。今天,他為知社講述他創新創業的傳奇故事:研究的緣起
數碼攝影的八大參數 課程內容概要 數碼相機是集光學、機械、電子于一體的產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轉換、存儲、傳輸等部件,具有“數字化存取”模式、與電腦交互處理、實
波音787型“夢想”客機 2009年度材料科技的進展 材料科技的進展成為人類進步的強大“引擎”。《今日材料》2007年在評價材料科學時,將國際半導體技術藍圖、掃描式探針顯微鏡、巨磁電阻效應、半導體激光器和發光二極管、美國國家納米技術計劃、碳纖維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碳納米管、軟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