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11月3日06時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預計,3日08時至4日08時,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陜西關中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部等地局地有重度霾。4日08時至5日08時,上述地區的霾仍會持續。......閱讀全文
防止不良商家借霧霾發“昧心財”,既要盡快出臺行業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加大監管力度,消除市場亂象;也要鼓勵、引導創業創新者緊跟消費新需求,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 12月14日,一股冷空氣吹走了持續多日的霧霾,華北天空再現晴朗,人們終于可以放心地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霧霾散去,防霾用品市
剛過去的冬天,霧霾多次襲擊北京等大城市。與以往不同的是,目前的預報已能較好地預告霧霾的來和去,公眾可依此安排自己的日常行程。而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的進步,要歸功于環境監測工作者的辛勤工作。那么,我國的環境監測能力如何?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總工程師張建輝等專家回答了公眾的疑問。 我國已有2
【因為霧和霾是兩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天氣現象,霧是水滴,霾是固體顆粒;而且從形成原因看也大不同:霧主要是自然形成,而霾則主要是人類活動所引起。把霧和霾無科學根據地合稱“霧霾”,這算怎么一回事?】 從2012年前后開始,由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大量燃燒,我國大氣污染開始嚴重起來,尤其冬季天空常常不再
10月8日,霧霾襲擊華北,北京空氣質量重污染預警和霾預警從10月9日起雙雙升級為“橙色等級”,河北也啟動中南部區域橙色應急響應。遭遇“霾伏”的還有天津、河南、陜西等省市的多個城市和地區。 10月11日傍晚,大風抵達北京。人們急切期盼的這場大風,終于吹散霧霾,還北京了蔚藍的天空,清
當節日喜慶的硝煙散盡,全國多地卻仍籠罩在陰沉的霧霾之中。 重重霧霾加重了人們的疑慮——從“灑水抑塵”到“停工停課”,從“霧霾罰單”到“免職開除”,各地治理霧霾的措施多樣、語態堅決,為何效果并不明顯?政策在落實中又遭遇了哪些尷尬與問題?突破“十面霾伏”的癥結何在? “尷尬”的
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們近三年普遍感受到,霧霾的發生頻率在不斷增加,特別是2013年和2014年, 霧霾發生的次數之頻繁,持續時間之長,污染程度之重都創下了記錄,2013年1月北京發生了 PM2.5污染歷史峰值,2014年1月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污染期,即便是在理論上不會出現霧霾的春夏兩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霧霾天引爆千億商機,“吸霾”涂料首次問世,爭搶環保產業“蛋糕”。 多發而持續的霧霾天氣,使PM2.5指數居高不下,導致市場上和空氣有關的相關產品,如空氣凈化器、空氣質量檢測儀、口罩、凈化型空調都成為“香餑餑”。日前,一種針對空氣凈化的涂料也首次問世,意欲“
山東省氣象部門11日6時繼續發布霾黃色預警,魯西北、魯中和魯南地區出現中度以上霾,德州、聊城、菏澤、濟南等6市達到重度霾。山東17地市除威海外,全部遭遇霧霾天氣。據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霾或將繼續“圍困”山東。 供暖排放一直被認為是北方冬季霧霾天氣的“主力軍”。雖11月15日山東才全面進
海口市民戴口罩出行(12月11日攝,拼版照片)。近日,海口市遭遇霧霾天氣。據市環保局監測,12月10日、11日海口空氣質量指數達中度污染,部分監測點甚至達到重度污染。 今年冬季,各地持續出現霧霾,人們對空氣質量的關注度高于以往,隨之各種傍“霾”產品也迅速走紅。 記者
秋季來臨,一旦PM2.5濃度升高,無錫隨時都有可能遭遇灰霾天。19日,記者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看到,灰霾自動監測室內新增了在線離子色譜儀、黑碳儀、濁度儀、有機碳、元素碳、激光雷達等灰霾監測專用儀器。“這些‘神器’可破譯灰霾‘密碼’。”市環監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灰霾從哪來、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