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初冬的北京再次被霧霾籠罩。在空氣污染狀況得不到遏制的今天,空氣凈化器幾乎成為了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 如何讓更多人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這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科學家的科研成果,不僅要上得了書架,還要能上得了貨架。” 11月10日,中科院納米能源所在北京發布了首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原理的一種全新的空氣凈化技術。該所與北京大清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項目即將落戶懷柔雁棲經濟開發區,完成從技術成果到商品的產業化過程。目前產品樣機已通過多項國家標準測試和認證,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摩擦電空氣除塵技術是一種全新的顆粒物凈化技術。”王中林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它基于摩擦納米發電原理,利用風的動能產生高壓電場,再利用納米技術使空氣中的顆粒物摩擦帶電,當這些帶電的顆粒物經過高壓電場時就會被高效過濾。” 相......閱讀全文
最近一段時間,初冬的北京再次被霧霾籠罩。在空氣污染狀況得不到根本遏制的今天,空氣凈化器幾乎成為了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 能不能發揮我們的優勢,讓更多人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這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首席科學家王中林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科學家的科研成果,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