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環保垂改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河北重慶率先開展
日前,環境保護部、中央編辦正式函復河北省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河北省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重慶市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備案,可以啟動改革實施工作。要求河北省、重慶市按照《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6〕63號,以下簡稱《意見》)精神,切實加強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創新方式方法,細化舉措,先行先試,積極穩妥地推進試點工作。 這是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垂改)的又一重要成果,標志著全國垂改試點工作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據環境保護部垂改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以來,環境保護部、中央編辦組織宣傳解讀,搞好工作對接,根據各省份特點、具體問題和垂改推進等實際情況,加強窗口指導,實施重點突破、分類推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度重視,認真抓好《意見》學習和貫徹落實,一批省份......閱讀全文
中國環境保護部正式掛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正式掛牌 3月27日,為加大環境政策、規劃和重大問題的統籌協調力度,剛剛閉幕的全國人大十一屆一次會議決定組建環境保護部。今日上午九點,環境保護部舉行了揭牌儀式。 在熱烈的掌聲中,周生賢部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揭牌。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組建環境保護部,充分體現
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議
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有關重要批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的措施,聽取《環境保護部工作規則》修改情況的匯報 會議要求,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精神,深入研究環境保護工作的新常
環境保護部2011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環境保護部:今年將撥款10000萬元用于全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5月11日電,記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官方網站上獲悉,今天,環境保護部公開了2011年該部預算。 環境保護部2011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能 環境保護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是負責建立健
陳吉寧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今日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草案)》。 會議指出,環境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和參與環境保護事務的熱情日益高漲。為切實保障公眾對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規范并引導公眾依法、有序、理
環境保護部與秘魯環境部簽署環境合作協定
雙方將在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管理等領域開展合作 本報利馬訊 利馬當地時間11月2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秘魯總統庫琴斯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代表環境保護部與秘魯環境部部長加拉爾薩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與秘魯共和國環境部環境合作協定》。 自2000年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
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掛牌的轉變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要求整合原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擔負的多項職責,組建生態環境部。 這一改革方案,打通了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陸地和海洋、城市和農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意義重大。
王勇:組建生態環境部 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監察法草案的說明,聽取國務院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表決大會關于設立十三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的決定草案,表決大會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人選的表決辦法草案,表決十三屆全國人大
環境保護部解除4起掛牌督辦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出通知,對湖北省武漢市余家頭水廠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建設碼頭環境違法案和湖南湘瑞健農牧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環境違法問題解除掛牌督辦。 通知指出,湖北省環保廳按照環境保護部相關通知要求,督促相關地方和企業積極開展整改,并向環境保護部提交了解除掛牌督辦申請。經對案件的整改
環境保護部掛牌督辦兩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部近日聯合江西省政府,對江西樂平工業園區(塔山園區)實施掛牌督辦;聯合陜西省政府,對咸陽市乾縣西溝垃圾場環境問題實施掛牌督辦。 近期,環境保護部頻繁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江西樂平工業園區(塔山園區)異味污染嚴重。經現場檢查發現,江西樂平工業園區(塔山園區)內部分企業未對廢氣進行有效收集和處理
環境保護部積極辦理政協提案
記者日前從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獲悉,自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出提案5884件。其中,環境保護部承辦335件,承辦數量比2012年增加63%。 據了解,過去一年,圍繞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