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高校首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12月16日,以寧夏大學為依托單位的“省部共建煤炭清潔利用與生態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專家論證,我區高校首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運行。 寧東基地經過十多年發展,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之一。但由于歷史積累和地域限制等因素,基地在煤炭清潔和生態化利用方面存在技術不足、人才匱乏等問題。建設省部共建煤炭清潔利用和生態化工重點實驗室,實施重大研發項目,能夠為寧東基地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同時將提升我國相關領域重要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水平。 論證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凌文等12位專家一致認為,該實驗室在應用基礎研究、隊伍建設、平臺條件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礎。 據介紹,省部共建煤炭清潔利用與生態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形成穩定的研究團隊,擁有教授18名,其中享受國務院特貼5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閱讀全文
讓煤炭利用清潔高效起來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近期在“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上做報告時指出,“十二五”以來,我國已完成煤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8400萬千瓦,約占全國煤電裝機1/10,正在進行改造的超過8100萬千瓦。隨著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深入推進,我國煤電行業將取得革命性進步,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高效煤電體系。 我國
代表委員熱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
時隔兩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但不同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提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采用了“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的說法。從“加強”到“推進”,改變的不僅僅是用詞。“如果說此前還帶有‘強化’的意思,‘推進’意味著這項工作必須要做、必須完成。”全國政
工信部力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工信部3月4日印發《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提升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提升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加強對重點區域工業清潔生產工作的指導。 作為主要目標,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減少煤炭消耗400萬噸以上。指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等重點工業企業實施清潔
煤炭清潔利用要區分存量增量
我們認為,超低排放改造不應成為新一輪煤電項目在東部省份擴張的“發令槍”。煤化工的環境污染及水資源瓶頸得到解決前,也不應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 新《環保法》執行三個月以來,環境治理的討論已經深入到能源領域,其中煤炭清潔利用更是受到熱議。一方面,煤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受熱捧,地方政府還給予了發電配額
煤專項:開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途徑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煤炭儲量相對豐富,在能源結構中占比近70%,居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10200億噸,55%以上是煤化程度低的低階煤,蘊藏其中的揮發分相當于1000億噸的油氣資源。但由于低階煤水含量高,直接燃燒或氣化效率低,且現有技術無法充分利用其資源價值,
技術創新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作為煤炭的使用大戶,燃煤電廠成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窗口。煤電超低排放是不是就意味著需要優質煤?燃煤電廠的排放是不是單純的越低越好?技術創新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中究竟起何作用?在第四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期間,本報記者專訪了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外三電廠)總經理馮偉忠,這位“煤耗全球最
煤專項:開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途徑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煤炭儲量相對豐富,在能源結構中占比近70%,居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已探明煤炭儲量10200億噸,55%以上是煤化程度低的低階煤,蘊藏其中的揮發分相當于1000億噸的油氣資源。但由于低階煤水含量高,直接燃燒或氣化效率低,且現有技術無法充分利用其資源價值,
把煤炭裝進"科技的筐子":山西煤炭行業清潔利用紀實
山西把“清潔燒煤”作為破解生態環境問題的現實路徑,以科技手段支撐以煤變電、煤炭高端循環、工業固廢利用,讓“污染的煤”變成“科技煤、清潔煤”,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煤炭搬家”到“電力高速” 幾十年來,我國“三西(山西、陜西、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煤炭以“螞蟻搬家”的方式運到東部地區,僅山西就有3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低品位余能利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重點專項“低品位余能回收技術及熱泵裝備研發與示范”項目接近綜合績效評價關鍵階段。由該項目研究開發的效率高、容量大、熱適應性好、穩定性強的熱泵、制冷、發電及能量儲運技術,集成了高質化的余能利用網絡化系統,實現工業余能的高效利用。 項目研發的永磁同
煤炭清潔計劃出臺 分質分級階梯利用
隨著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大力發展和應用,傳統的煤炭能源也面臨清潔高效的轉型要求。 昨日(5月6日),能源局發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七方面重點任務,提出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目標,對燃煤發電以及原煤入選率都提出了明確要求。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