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計劃八年:從跟蹤到超越
①李家洋(左二)院士指導實驗。 ②國內首個專業性植物激素分析平臺。 ③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工作。編者按:我國是農業大國,植物激素的基礎生物學研究將為實現我國糧食安全和農業提質、增產、高效、抗逆等奠定基礎。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經過八年發展,在該計劃支持下,我國植物激素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從跟蹤到超越的跨越式發展。近日,該重大計劃通過驗收,并獲得優秀評估成績。本期基金版通過總結該計劃取得的經驗及三項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以期充分展現這一重大項目。 植物激素調控著植物生長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達幾十億美元,2015年我國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農田面積超過2億畝。 然而,作為糧食大國,在十年前,我國卻并不是植物激素研究大國。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基金委)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閱讀全文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接受特定環境信號誘導產生的、低濃度時可調節植物生理反應的活性物質。在細胞分裂與伸長、組織與器官分化、開花與結實、成熟與衰老、休眠與萌發以及離體組織培養等方面,分別或相互協調地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分化。
植物激素的分類
即生長素(auxin)、赤霉素(GA)、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le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接受特定環境信號誘導產生的、低濃度時可調節植物生理反應的活性物質。在細胞分裂與伸長、組織與器官分化、開花與結實、成熟與衰老、休眠與萌發以及離體組織培養等方面,分別或相互協調地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分化。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是植物細胞接受特定環境信號誘導產生的、低濃度時可調節植物生理反應的活性物質。在細胞分裂與伸長、組織與器官分化、開花與結實、成熟與衰老、休眠與萌發以及離體組織培養等方面,分別或相互協調地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與分化。
什么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信號的分子,內產生的植物,發生在非常低的濃度。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生長和發育,從各個方面胚胎發生,的調節器官大小,病原體防御,應力耐受性,并通過對生殖發育。與動物不同(其中激素的產生僅限于專門的腺體)每個植物細胞都能產生激素。溫特和蒂曼創造了“植物激素”一詞,并在他們1937年出版的書名中使用
植物激素有哪些
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油菜素甾醇等。1、生長素生長素是第一個被發現的植物激素。生長素中最重要的化學物質為3-吲哚乙酸。生長素有調節莖的生長速率、抑制側芽、促進生根等作用,在農業上用以促進插枝生根,效果顯著。2、赤霉素赤霉素是一類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參與許多植物生長發育等多個生物學
植物激素的特點
五大類植物激素分為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其作用機理都是能促進細胞生長,具有以下特點:植物生長素與動物生長素完全不同。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也可以分泌植物激素,影響植物生長,還有就是生長素作用尤為誘導植物體內營養物質向生長素濃度高處運輸,以達到促進生長目的。
植物激素的特征
荷爾蒙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意思是啟動。植物激素影響基因表達和轉錄水平、細胞分裂和生長。它們是在植物內自然產生的,盡管真菌和細菌會產生非常相似的化學物質,它們也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大量相關的化合物是由人類合成的。它們用于調節栽培植物、雜草和體外生長的植物和植物細胞的生長;這些人造化合物被稱為植物生長調節
植物激素的分類
即生長素(auxin)、赤霉素(GA)、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乙烯(ethylene,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例如從影響細胞的分裂、伸長、分化到影響
關于植物激素的簡介
植物激素(Phytohormone)亦稱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內源激素。是指植物體內產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調節(促進、抑制)自身生理過程的有機化合物。已知植物體內產生的激素有六大類,即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們都是些簡單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們的生理效應卻非常復雜、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