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環保產業重磅支持政策紛紛出臺。先是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國家規劃》),將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綠色低碳產業排在首位。隨后,環境保護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產業規劃》),提出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大有可為。 《國家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左右,產業創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明顯提升。 《產業規劃》更加具體地總結了“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約4.5萬億元,從業人數達3000多萬,涌現出70余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節能環保龍頭企業,形成了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十三五”期間,《國家規劃》的目標是,推動綠色低碳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到2020年,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以上。......閱讀全文
2016年至今,以環保督查、綠色稅收等措施為發力點,環保政策力度不斷增強,環保“嚴監管”已經成為新常態。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已經完成對全國31省(區、市)的督察,11月環保部公布的首批中央環保督查問責結果顯示,八省區共問責1140人;從2016年到2017年的兩年間,中央環保督察共計問責人數超過1.
前言 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鼓勵和扶持企業或某些特殊行業的發展,運用稅收經濟杠桿進行調節的一項靈活措施。現階段,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基本原則包括:促進 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節能,支持安全生產,統籌區域發展,促進公益事業和照顧弱勢群體等[1]。 環保產業為社會生產和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陳尚芹21日向記者透露,正在醞釀的《國家“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圍繞“水氣聲垃”展開,分別是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等水污染治理,除塵、脫硫、脫硝等大氣污染治理,噪聲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四個方面。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引導型的產業,強有力的
不知道網友有沒有察覺到,環保督查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環保風暴初起之時,反對者、唱衰者、逃避者、抵抗者紛紛擾擾,環保一度頗受質疑。現在來看,督查工作已然有章有序,發生了很大改觀。隨著督查工作的不斷下沉,環保督查執法日漸專業、精準。 一是從督企到督政的重心轉移。關注新聞的網友會發現,因環保監管不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新聞發言人陳尚芹日前透露,正在醞釀的《國家“十二五”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圍繞“水氣聲垃”展開,分別是工業廢水、城市污水等水污染治理,除塵、脫硫、脫硝等大氣污染治理,噪聲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方面。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環保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引導型的產業,強有力的減排政策將催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環境保護相關產業作為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事業的供給側,為生態文明建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環保產業一直被認為是“新興朝陽”產業,近年來,盡管產業已初具規模,領域不斷拓展、發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一直未能實至名歸,潛在市場與現實市場差異較大。客觀地講,環保產業為環境保護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撐,但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仍處于“有”和“可用”的水平,環
繼2017年成為環保政策爆發年之后,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十條環保新政于1月1日正式實施。在專家和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應將加速釋放。 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記者梳理發現,自1月1日起,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
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頻傳,環保產業迅速發展,在政策刺激、市場主體增多和資金面寬松三大驅動力刺激下,環保產業的結構性重組將加劇。對于中小型環保企業而言,亟需整合自身核心優勢。大資本時代下的環保產業 并購重組成新熱潮 正如發改委環資司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所說,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深入,環保執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2年我國環保產值預測達到12萬億元。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環保產業在一系列利好形勢下將不斷提速。2月26-28日,十九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3月3-5日,全國兩會開幕。我們認為,“三中全會+兩會”政策共振進一步增強主題投資活躍度,環保產業相關進展值得期待。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政策趨勢 大監管格局形成,開啟深耕時代 國內的環保產業已經邁入2019年,縱觀環保產業的發展,2019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局面,水土固廢氣的大監管格局已形成。 新的格局下,環保產業已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時代。 在政策深耕時代,三個維度的發力將對環保產業的發展起到實質性的推動
“十三五”時期,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依然巨大,環保產業勢頭繼續向好。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高度重視發展環保產業,致力于將其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本報今日起推出系列報道,重點關注各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發展環保產業的生動實踐。 在業內,寶鋼湛江鋼鐵基地被譽為中國鋼鐵“夢工廠”,更是我國首個按照執行
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治理模式也急速向前推進。目前,政府購買環保公共服務、PPP模式和環境監測社會化已鋪開,環境保護市場化進程正在加快,市場化機制正逐步建立。在環保新政策、新舉措推動下,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將成為環保產業主流商業模式。 產業利好接踵而至 第三方治理將成環保主流模式
開年以來,環保股接連漲停的搶眼表現,意味著此前積累已久的政策利好開始轉化為扎實的市場信心。從今年兩會前后地方政府的相關規劃政策來看,環保產業也切實成為地方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推進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選擇。 在春暖花開的北京,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日前召開環保領域專家企業家座談會。與會代表在對環保產業發
“環保部近期將出臺‘十三五’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將提出‘十三五’期間VOCs(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強化重點地區的排放。”在近日舉行的2017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大氣污染防治離不開環保技術的創新和環保
2015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基于對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這一嚴峻形勢更加清醒的認識和判斷,現在政策核心已從單純的污染物總量控制向取得最終環境治理效果在轉變。 環保行業的成長主要受益于嚴格的環保法規、政策及監管。在經濟新常態下,環保產業承擔環境治理、拉動經濟增長的雙重任務。
在北京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上,參展商工作人員在介紹PM2.5監測系統。 如今,國內環保產業的熱度絲毫不亞于酷熱難當的天氣。這從剛落下帷幕、為期四天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以下簡稱“環保展”)中可見一斑。 作為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本次環保展吸引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
2019年6月12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及2019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本屆展會和發展大會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生態環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國際商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部門、行業組織共同支持。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出席并宣布展覽會及大會開幕。
2019年6月12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及2019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本屆展會和發展大會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生態環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國際商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部門、行業組織共同支持。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出席并宣布展覽會及大會開幕。
作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性產業,國家對環保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環保產業投資劇增,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產業發展重點由環境污染控制轉向環境質量改善。土壤修復、環境監測、VOCs、超低排放、清潔煤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相關熱點領域,將帶動數萬億投資,產業格局再添新版圖。 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
●在“水十條”的帶動下,2015年第一季度,萬邦達斬獲86億元PPP項目訂單。隨后,又向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供水項目、排水項目、供熱環保工程項目和污水處理廠等4個PPP項目投入資金超過20億元。 ●先河環保下屬子公司河北先河正源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擬以PPP模式對河北雄縣包裝印刷行業VO
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 《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
徐剛指出,國家及省十分重視環保產業的發展,將環保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新興產業、朝陽產業。國務院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我省實施了“一個資金,兩個平臺”的環保產業推進策略。“一個資金”,即
(北京,2018年6月9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投融資專業 委員會6月9日在京成立,首批60余家金融機構、環保企業、研究機構、學術機構等加入投融資專委會,攜手推動環保產業投融資實踐落地,“破題”綠色發展投融資命題。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工作規程》,選舉國家開發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關于《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 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六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公告中包括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
一、我國環境政策的轉變 (一)由依附型政策向自主型政策的轉型。第一,環境政策受經濟政策支配的地位有所改觀,甚至環境政策開始影響經濟政策,2013年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倒逼各地區改變經濟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做強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第二,經濟政策對制定環境政策的影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不知不覺,2020年已過去2個多月,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全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關注度居高不下,疫情防控攻堅戰成為全民首要任務!各個行業受疫情影響,在年后未能如期復工復業,一些正常上馬的環保項目節奏放緩。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會秘書長蘇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雖然當前疫情對環保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