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紅外光譜發現地外星球的有機物
據外媒報道,近日,科學家在矮行星谷神星上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是當中最大的一顆天體。歐洲航天局(ESA)行星科學家Michael指出,有機化合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這次的發現可能意味著谷神星曾經有過原始生命。獲悉,有機化合物由谷神星宇宙飛船上的可見光與紅外成像光譜儀發現。該飛船由NASA在2007年發射上空,2015年之后開始繞谷神星運動。 早前曾有科研人員在這顆矮行星上發現了鹽和氨物質。此外,水冰和碳酸鹽也曾在上面被檢測到過。種種跡象表明,谷神星很有可能能夠孕育生命。 獲悉,科學家在32英里寬的Ernutet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化合物,不過目前他們還不清楚其具體組成,但它們很有可能像地球瀝青一樣的礦物質。 另外,科學家們還表示,這些有機化合物是在谷神星上生成,而非由其他小行星或彗星帶來。他們認為,有機化合物無法在如此強大、高溫的環境下生存那么長時間。 谷神星被認為是在45億年前左右......閱讀全文
人類在小行星帶發現有機物-谷神星或支持生命存在
美國《大眾科學》網站近日發布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在谷神星一處火山口附近檢測到有機物質,而其正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石。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小行星帶檢測到有機化合物,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于2007年9月發射升空,是第一個探測小行星
“黎明”號發現谷神星上冰火山“從未沉默”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1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首次發現,矮行星谷神星(Ceres)上的冰火山“從未沉默”,其曾在歷史上不斷噴發。這一發現能讓人類更多地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行星的形成。 與地球火山噴發熔巖不同,冰火山噴發的是液體或氣體
谷神星一號一箭五星發射成功
記者從星河動力航天公司獲悉,2022年11月16日14時20分,該公司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四)運載火箭(任務代號:YOUNG FOR YOU),順利將“吉林一號”星座的高分03D08、51、52、53、54共5顆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這是谷神星一號商業火箭的連續第4次發射圓滿
科學家用紅外光譜發現地外星球的有機物
據外媒報道,近日,科學家在矮行星谷神星上檢測到了有機化合物。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是當中最大的一顆天體。歐洲航天局(ESA)行星科學家Michael指出,有機化合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石,這次的發現可能意味著谷神星曾經有過原始生命。獲悉,有機化合物由谷神星宇宙飛船上的可見光與紅外成像光
冰較少鹽很多-“黎明”號揭示谷神星亮斑及次表層成分
英國《自然》雜志及《自然—地球科學》雜志29日公開發表的兩篇行星科學論文,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號探測器經過谷神星時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組成成分。論文指出,雖然時間可能很短暫,但谷神星的次表層中或存在一些液體。 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
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7日12時12分,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天津大學一號、麗澤一號、寶醞號、金紫荊五號、金紫荊一號03星等5顆小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第2次飛行。
谷神星一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8月9日12時11分,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三)·星光益彩號運載火箭,順利將泰景一號01星、02星和東海一號衛星精確送入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 “谷神星一號”商業火箭實現連續三次圓滿成功發射,星河動力航天保持100%成功率,創造中國民營火箭發展新紀錄。星河動力
一箭五星!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1年12月7日12時12分,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天津大學一號、麗澤一號、寶醞號、金紫荊五號、金紫荊一號03星等5顆小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第2次飛行。
NASA發射“黎明號”-飛行8年探地球48億公里外小行星帶
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計劃”,前所未有地探測距地球48億公里以外的小行星帶。“黎明號”定于當地時間9月27日晨7時20分(北京時間9月27日晚7時20分)在美國肯尼迪太空中心起飛,預計需要運行8年才到達目的地“灶神星”和“谷神星”。?據香港《文匯報》報道,NASA原本希望7月起飛,但計劃臨時
9月2日《科學》雜志精選
新型布料超級“涼爽” 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衣服,它能反射陽光,但卻能讓人的體熱輻射逸出。在整個歷史中盡管人類為保暖而穿著皮草和衣服,但研發一種用于炎熱夏天的“降溫”衣著則仍然很難。這是因為,在皮膚正常的34℃溫度時,人體發出的中紅外(IR)輻射的波長范圍與可見光譜的波長部分重疊,因此,能阻擋可
谷神星一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2年11月16日14時20分,谷神星一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5顆吉林一號高分03D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批衛星主要用于提供商業遙感服務。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第4次飛行。
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北京時間2023年1月9日13時04分,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將搭載的科技壹號衛星、天啟星座13星、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1/02星、南通中學號衛星5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第5次飛行。
民營火箭谷神星一號第六次成功發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47.shtm·民營火箭“谷神星一號”將“乾坤一號”超低軌道技術試驗衛星、“泰安號”衛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連續第六次成功發射。此次發射標志星河動力正式啟動下半年高密度發射交付周期,下半年共計劃發射6
谷神星將沖日-這顆太陽系最小矮行星顏值幾何?
谷神星27日將上演沖日表演,屆時只要天氣晴好,借助于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大家將有機會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身影”。沖日是指谷神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的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谷神星與地球距離最近,亮度也最高,是一年中最適合觀測的機會。谷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
“黎明”號將搜集谷神星圖像和數據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
“黎明”號將搜集谷神星圖像和數據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道,“黎明”號(Dawn)探測器正前往其有史以來最低軌道,近距離研究太陽系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谷神星(Ceres),研究結果將有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太陽系。 6月初,“黎明”號將到達位于谷神星之上的終極軌道。屆時,它將占據一個前所未
“黎明”號即將走入黑暗-先后探測兩顆小行星并獲豐碩成果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距離觀察水的存在與否對小行星形成產生的影響。預計它將在谷神星周圍的軌道上翻滾幾十年,最終撞向谷神
黎明號將走入黑暗-先后探測兩顆小行星并取得豐碩成果
在結束了飛往小行星帶最大的兩個成員——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長達11年的旅程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周內耗盡推進器的燃料,并最終結束它的使命。這架探測器使得天文學家得以近距離觀察水的存在與否對小行星形成產生的影響。預計它將在谷神星周圍的軌道上翻滾幾十年,最終撞向谷神
紅外的紅外光譜
紅外光譜(IR)是一種吸收光譜,對有機化合物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有鮮明的特征性。任何兩個不同的化合物(除光學異構外)一般沒有相同的紅外光譜,因此運用紅外光譜可以確定兩個化合物是否相同。此外,一些官能團,雖然在分子中的地位不同,但也可以在一定的波長范圍內發生吸收。根據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可以找出分子中含有哪些
天王星海王星紅外照片公布-似燃燒大火球
這是凱克望遠鏡自適應光學系統拍攝的紅外光波段的海王星圖像這是海王星和它的衛星:海衛一(右下方)這是紅外波段拍攝的天王星。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光環,左上角的亮點是天衛五,右側微弱的亮點是天衛十五,而天王星表面看到的亮點則是高空云層 北京時間9月28日消息,位于夏威夷群島上,口徑10米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紅外光譜是什么光譜
紅外光譜是分子能選擇性吸收某些波長的紅外線,而引起分子中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的躍遷,檢測紅外線被吸收的情況可得到物質的紅外吸收光譜。又稱分子振動光譜或振轉光譜。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
西光壹號一箭五星發射成功:高光譜遙感星座建設大突破
北京時間2023年8月10日12時03分50秒,西光壹號系列一箭五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谷神星一號”遙七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西光壹號系列中的“西光壹號01星”,是目前國內光譜分辨率及地元分辨率最高、功能最多的百公斤級高光譜紅外綜合觀測衛星。作為陜
星河動力今年計劃完成810次發射
民營火箭新年首發成功。火箭民企星河動力航天公司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軌道,今年計劃完成8-10次“谷神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交付。 1月9日13時04分,星河動力航天公司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科技壹號衛星、西永微電園1號星(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1星)與西永微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