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和云南的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天候”發電的太陽能電池。納米研究領域的知名期刊《美國化學會納米》和《納米能源》雜志近日刊登文章,報道了中國海洋大學唐群委教授團隊聯合云南師范大學楊培志教授團隊的這一研發成果。 “全天候”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當太陽光照射到太陽能電池時,并不是所有的太陽能都能被電池所吸收并轉換為電能,只有部分可見光被有效轉換為電能。為此,他們在電池中引入一種關鍵材料。在白天太陽光照時,這一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略有提高,同時還能把未被吸收的可見光和近紅外光的能量儲存在這種材料中,并在夜晚以單色可見光釋放。此時,單色可見光又被光吸收劑吸收并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了太陽能電池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發電。 他說,優化的全天候太陽能電池太陽光照時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0%,在夜晚的光電轉換效率為25%以上。同時,這一類太陽能電池在夜晚的發電時間可以持續數小時。這一研究有助于延長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時間,有望實現在任何時段、任何......閱讀全文
據美國“技術評論”網站報道,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最近發明了可大幅提高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同時維持低成本的方法。他們同時成立了一家名為1366的技術公司以將這項技術商業化。 伊曼紐爾·薩克斯是MIT機械工程學教授,也是1366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他的實驗室研制出的大約2厘米寬的小型多
把電影刻在太陽能電池板上?這看似無厘頭甚至有點瘋狂的想法,卻讓幾位研究太陽能電池的科學家嘗到了甜頭。日前,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稱,受藍光電影壓縮和刻錄技術的啟發,他們開發出一種吸光性能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更為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該技術對刻錄的內容并不敏感,無論是成龍的《超級警察》還是皮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英美科學家攜手進行的研究發現,讓有機太陽能電池內的電子采用特定的方式“自旋”,有望大幅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該最新技術還可用于研制性能更高的有機發光二極管。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模擬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行工作,其纖薄、輕便而且柔韌,也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目前光伏領域的前沿研究熱點。但是,穩定性、大面積制造、效率轉化等諸多挑戰越來越成為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 兩年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游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的突破。 就在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
助力本地太陽能電池廠商,電池片檢測無需遠渡重洋 上海2012年5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及認證技術服務提供商德國萊茵 TUV 集團日前宣布在中國推出太陽能電池檢測業務,這是迄今唯一在中國本土提供太陽能電池片標定檢測的國際第三方檢測機構。 德
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了環保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用錫鈣鈦礦代替鉛(有毒)鈣鈦礦作為捕獲太陽光的設備。新型太陽能電池不僅綠色、高效,且成本低廉,可以使用簡單的“實驗臺”化學方法制造,不需要昂貴的設備或危險材料。研究發表在5月5日(北京時間)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2014已經翻過,來自世界各地的化學工作者們在過去的一年中做出了哪些精彩的發現?美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化工領域著名新聞媒體《化學化工新聞》從年內諸多報道中精選出十項重要的科研成果,與我們一同分享化學學科各個領域的重要進展。1.元素周期表:氧化態的新紀錄在銥的化合物中實現 氧化態表示化合物中某
與傳統的太陽能電池相比,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具有原材料豐富、生產過程中無毒無污染、生產成本較低、結構簡單、易于制造、生產工藝簡單、易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等優勢,在清潔能源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過去二十多年里,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吸引了世界各國眾多科學家的研究,在染料、電極、電解質等各方面取得了很大
最近,北京大學工學院占肖衛課題組在強近紅外吸收的稠環電子受體的分子設計及高效半透明太陽能電池的應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在材料領域著名期刊《先進材料》發表了3篇論文。近幾年,半透明太陽能電池在光伏建筑一體化和產能窗戶等領域的美好應用前景引起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興趣。顧名思義,半透明太陽能電池在吸收光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PSCs)作為一種新型薄膜光伏電池,具有成本低、可溶液制備、毒性低、材料來源廣等優點,被認為是很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技術之一。要實現PSCs的真正商業化應用,需要滿足三大條件:高效率、高穩定性和低成本。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目前PSCs的最高效率已超過18%,已接近商業化應用要求。
太陽能可謂目前最廉價的能源,它不僅永久可持續而,且容易獲取并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源。但目前太陽能電池的基礎技術是一種用鉛制造的鈣鈦礦結構。據ENN環境新聞網報道,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的太陽能電池,用錫來代替以鉛制造的鈣鈦礦,“效率更高”。 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成本低、有益環保且化學
近年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由于其重量輕、價格低廉、可通過印刷的方式制備大面積柔性器件等優勢,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領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通常由基于聚合物/有機小分子的電子給體和電子受體共混而成。作為電子受體材料,以PCBM為代表的富勒烯類n-型有機半導體已經被廣泛
新能源是全球能源利用的重點開發項目,太陽能作為最清潔能源之一,裝機總量一直保持良好上升態勢,隨著波及中歐的光伏危機得到一定程度解決,2014年光伏裝機市場被業界看好,預計新增總量將達40GW. 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市場將達到36GW,同比增長近12%.其中全球主要裝機國家如日本、德國
顯微圖片顯示,具有納米結構的粉狀材料(右圖)可以增強導電性。 計算機模擬的“硅BC8”納米粒子結構。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人們對電池這種必需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儲能電池要更加安全、更加廉價、更大的儲能空間,太陽能電池則需要更高的轉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27日(北京時間)報道,加拿大科學家表示,他們研發出了一款新式的全光譜太陽能電池,其不但可以吸收太陽發出的可見光,也可以吸收不可見光,從理論上講,轉化效率可高達42%,超過現有普通太陽能電池31%的理論轉化率。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此款基于膠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2月8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普渡大學科學家最新報告稱,他們設計出了由低成本、來源豐富的材料制成的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易于大規模生產且性能非常穩定,其全域轉化效率高達7.2%,高于目前的同類太陽能電池,其轉化效率在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以郭啟杰(音
研究人員預計了全球太陽能電池實際性能。圖片來源:《焦耳》 兩類太陽能電池在熱帶地區的能量輸出可能有5%或更多的差異。目前,大部分新興的太陽能電池市場都位于這一地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預測了世界各地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并指出這種差距的原因是太陽能會受溫度和大氣中水分的影響而變化。近日發表
處處都是藍黑色的太陽能電池面板,是不是已經感到厭煩。日前瑞士電子與微技術研究中心(SCEM)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白色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太陽能電池從外部看起來沒有太陽能電池常見的方形格子和連線。除白色外,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顏色可供選擇。該技術能使太陽能電池與建筑物更好地融為一體,為光
肥皂泡上的超薄太陽能電池 帽子、窗戶、白紙、氣球,倘若它們都能發電,那會怎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超輕、超薄的柔性太陽能電池,能附著在許多物體之上。即便是“躺”在一個肥皂泡上也不會讓泡泡變形。該材料潛力巨大,對重量較為敏感的應用,如航天器或高空探測氣球等有重要價值,有望為太陽能電池應
太陽能如果想同化石燃料競爭,就需要更便宜高效的材料做“幫手”。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11月11日(北京時間)報道,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以一種新式鈣鈦礦(CaTiO3)為原料的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50%,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 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相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持續流動”反應器中,讓成本低廉的銅鋅錫硫(CZTS)材料同乙二醇結合,制造出成本低廉且不含有毒化合物的CZTS薄膜太陽能電池。關于這一新方法的相關論文刊載于《材料學快報》上。 領導這項研究的俄勒岡州立大學化學、生物和環境工程系副教授格雷格·赫爾曼表示
我國研究人員通過新型材料研發和工藝創新,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面積組件的轉化效率提升至16%,該數據為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最高轉化率。這一數據取得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并被《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收錄,于6月21日發表于光伏領域權威雜志《光伏進展:研究與應用》。《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表》由澳大利亞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日本科學家發現,改變聚合物的結構,有望顯著提高由其制成的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最新研究將有助于科學家研制出轉化效率更高的有機(或無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 基于有機聚合物的太陽能電池非常重要,因為與傳統的無機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聚合物相比,有機聚合物便宜且容易處理
處處都是藍黑色的太陽能電池面板,是不是已經感到厭煩。日前瑞士電子與微技術研究中心(SCEM)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白色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太陽能電池從外部看起來沒有太陽能電池常見的方形格子和連線。除白色外,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顏色可供選擇。該技術能使太陽能電池與建筑物更好地融為一體,為光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可以利用溶液旋涂、卷對卷和噴墨印刷等低成本制造技術,有望大大降低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成本。近年來雖然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突破10%,但是大部分聚合物都是基于苯并二噻吩構筑單元。為了實現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進一步突破,人們急需基于新設計策略和新構筑單元的太陽能電池材料。 在
1.樓雄文Science Advances:全pH范圍的高效穩定析氫催化劑! 近日,南洋理工大學的樓雄文教授課題組成功制備出一種高晶態的Ni摻雜FeP/C多孔納米棒,并用于電化學析氫反應中。研究發現,該催化劑在全pH范圍均具有高效且穩定的析氫活性,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酸性,中性和
近日,國際知名期刊《Joule》、《Science Advance》、《Advanced Science》、《Solar RRL》和J. Mater. Chem. A發表了中科院重慶院陸仕榮研究團隊在小分子光伏材料設計合成及器件性能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 目前我國光伏發電主要采用晶硅電站集中發電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志日前報道,傳統的太陽能電池僵硬笨重且低效,成其普及的“攔路虎”。現在,美國科學家僅使用一層纖薄的塑料將太陽光聚集在一塊由砷化鎵制成的太陽能電池上,就讓太陽能電池的能效增加了一倍。這一方法不僅降低了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得到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也能在多個領域大顯身手。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一般由共軛聚合物給體和富勒烯衍生物受體的共混膜夾在ITO透明正極和金屬負極之間所組成,具有結構和制備過程簡單、成本低、重量輕、可制備成柔性器件等突出優點,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傳統器件結構使用透明導電聚合物PEDOT:PSS修飾ITO電極作為正極、低功函數活潑金屬作為負極。P
為貫徹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和《信息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促進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電子信息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包含《電子基礎材料和關鍵元器件“十二五”規劃》、《電子專用設備儀器“十二五”規劃》和《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