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7-04 11:23 原文鏈接: 化學所在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由于其重量輕、價格低廉、可通過印刷的方式制備大面積柔性器件等優勢,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領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通常由基于聚合物/有機小分子的電子給體和電子受體共混而成。作為電子受體材料,以PCBM為代表的富勒烯類n-型有機半導體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中,基于聚合物-富勒烯的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效率已經突破11%。由于富勒烯類受體存在可見區光吸收較弱、分子能級調制范圍小、合成和提純成本較高的局限性,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基于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長期以來國內外的多個研究組聚焦于非富勒烯類受體的研究,但基于聚合物給體-非富勒烯受體的太陽能電池效率仍明顯低于聚合物給體-富勒烯受體的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多種具有優良特性的非富勒烯型受體被設計出來,如萘二酰亞胺類聚合物受體N2200、A-D-A型小分子ITIC、苝二酰亞胺類小分子和聚合物受體等。上述新型受體為制備高效率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陽電池提供了可能。

      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不僅需要高性能的受體材料,而且需要對聚合物給體的化學結構和光電特性進行細致的調控。2013年,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報道了一種基于二維共軛BDT單元與BDD單元的聚合物(簡稱:PBDB-T)(Macromolecules 2012, 45, 9611-9617)。此后,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采用聚合物PBDB-T與多種非富勒烯受體材料共混制備光伏器件,研究結果表明,該聚合物十分適合用于制備高效率的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基于此,科研人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Org. Electron. 2015, 17, 295-303;ACS Appl. Mater. Interf. 2015, 7, 9274-9280;Adv. Mater. 2015, 27, 6046-6054。

      近期,在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化學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侯劍輝課題組研究人員進一步將PBDB-T與市售非富勒烯型受體材料ITIC共混構建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在小面積器件(13 mm2)中取得了創紀錄的11.2%的能量轉換效率。這不僅是目前非富勒烯受體太陽能電池效率最突出的結果之一,并一舉使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了富勒烯受體的最好水平。課題組也制備了1cm2的電池,該電池的效率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采用“窗口法”進行了驗證,達到了10.78%,是1cm2聚合物太陽能電池中取得的最高結果。另外,這個電池活性層薄膜形貌也表現了出色的熱穩定性,經過100 oC熱退火處理250小時,仍然可以保持接近11%的光伏效率(Adv. Mater. 2016, 28, 4734–4739)。該工作發表之后,引起多家科技媒體的關注,其中,Nature 雜志在其Research Highlights(Nature 2016, 285, 532)中對該工作進行評價,認為“1平方厘米電池中取得10.78%的效率是有機光伏電池的紀錄性結果”,并指出該電池“易于實現低成本制備”。

    具有11%效率的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電池結構與效率驗證報告

    相關文章

    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達13.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這證明了同質......

    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達13.2%

    科技日報記者吳長鋒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

    聚合物納米分辨率摻雜研究取得進展

    聚合物半導體是新一代柔性光電子產業的基礎材料,在高柔性邏輯電路、可植入智能感知器件、熱電發電與制冷器件等方面具有應用前景。化學摻雜可以精細調控聚合物半導體的導電性能和光電功能,并拓展材料的應用領域。近......

    S波段聚合物光波導放大器研究獲突破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鄭克志團隊與吉林大學教授王菲團隊合作,在稀土納米晶摻雜的S波段聚合物光波導放大器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關成果發表于《納米快報》(NanoLetters)。光波導放大器是......

    科學家制備出效率超過25.6%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優異的光電性能等特點,在新一代光伏發電領域頗有應用前景,已實現26%以上的光電轉換效率。然而,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晶過程較為復雜。中間相的參與,如混合溶劑相和δ相,使......

    體積排阻色譜/凝膠滲透色譜GPC基礎知識ABC

    GPC簡介為什么GPC很重要?GPC工作原理GPC系統凝膠滲透色譜(GPC)是最強大的通用型分析技術之一,可用于研究和預測聚合物性能。它是表征聚合物完整分子量分布的最便捷的技術。沃特世于1963年率先......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及平均MW值的定義

    前言 聚合物是由重復單元(單體)通過化學鍵合形成的長鏈。如需了解聚合物的物理性質(如機械強度、溶解性和脆性),就需要首先了解聚合物鏈長度方面的相關知識。鏈長通常以聚合物鏈的分子量表示,與單體......

    凝膠滲透色譜法測定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標定方法

    一、凝膠滲透色譜法測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數據之一。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學性能,高聚物的流變性質,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

    科學家制備出效率超過25.6%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優異的光電性能等特點,在新一代光伏發電領域頗有應用前景,已實現26%以上的光電轉換效率。然而,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晶過程較為復雜。中間相的參與,如混合溶劑相和δ相,使......

    青島能源所銅鋅錫硫硒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固態能源系統技術中心在高效銅鋅錫硫硒(CZTSSe)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AdvancedMaterials、Small、Chem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