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肺癌作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其發病率逐年提升。肺癌的生存率與首次確診時所處的病程階段高度相關,因此肺癌影像學診斷是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設備、經驗、人眼客觀識別能力外加超負荷難免會有漏診和誤診;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于肺癌早期影像診斷中,通過機器輔助醫生,提高診療效率,緩解超負荷狀態,降低漏診及誤診,提升醫生診療質量,不僅可以挽救無數患者的生命,而且對于緩解醫療資源和醫患矛盾也有重大意義。為此,零氪科技、阿里云、英特爾三家互聯網大數據科技公司聯合舉辦天池醫療AI大賽,首賽季以“大數據輔助醫療決策”為主題,以肺部小結節病變的智能識別、診斷為課題,開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影像診斷上的應用探索。希望在醫療領域可以通過技術的發展來變革我們對疾病的理解和治療。大賽得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清華大學數據科......閱讀全文
能“讀圖”識別影像,還能“認字”讀懂病歷,甚至像醫生一樣“思考”,出具診斷報告,給出治療建議……這不是科幻,人工智能醫療正從前沿技術轉變為現實應用,“人工智能醫生”離患者越來越近。 機構預測,中國醫療人工智能的市場需求已達數百億元。專家認為,“人工智能醫生”的應用,有利于緩解社會老齡化帶來的
2016年3月26日,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備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分析師何玫發布針對美股的深度調研報告。報告顯示:。雖然股票市場上生物制藥板塊因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和政治因素影響,去年以來表現不佳,但基本面變化不大,生物科技的創新熱潮依然保持。 【微軟聯合創始人 Pau
2013年,好萊塢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通過《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宣布自己已經接受了雙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術。原因是她的醫生估計她有87%的可能性患上乳腺癌、有50%的風險患上卵巢癌。 醫生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基于兩點:一是她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她的媽媽和外婆都是因乳腺癌而去世;二是通過一種當時
2018年1月,醫療AI科學家鄭冶楓博士加盟騰訊優圖實驗室。 鄭冶楓博士此前在西門子美國研究院從事智能醫學影像分析,專注于深度學習在醫學影像上的應用研究。作為醫療AI領域的權威專家,鄭冶楓博士的加入將助力提升優圖實驗室醫療AI技術水平,推動AI+醫療跨界融合。 自2012年成立以來,騰訊優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癌癥檢測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J
9月2日,之江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系列成果發布會舉行,集中發布智能感知、智能網絡、智能計算、智能系統等研究的最新科研進展,多項研究成果已進入產業轉化階段。 為解決在體亞細胞量級的病理研究和多器官診療一體化的難題,之江實驗室聯合國內科研團隊,自主研制了超細徑高分辨立體顯微內窺成像系統。項目負責人、
近日,《紐約時報》雜志就“基因編輯”問題,請到了作家、發明家、計算機科學家、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做專題采訪,詢問他的獨家看法。 本以為雷·庫茲韋爾會像其他人一樣,站在倫理道德的角度上去談,可誰知道,他卻語出驚人,震驚了世界! 雷·庫茲韋爾表示,基因編輯只
圖片來源:KAIROS “人工智能類醫療器械注冊申報公益培訓”悄然在北京開幕,整個會議僅持續一下午,卻隱含了醫療AI領域所共同關注的三類器械審批信息,里程碑式的勝利就此展開? 在本次會上,藥監局細致入微的分析了影響醫療人工智能器械審批的每一個過程,細化到對每個指標進行了詳盡的講解,這是一場名副其
請讀者朋友們先靜下心來想想,你能想到的最沮喪、最棘手或者簡單說來最煩惱的問題是什么?接下來,你再想想什么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為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技術評論》雜志為讀者朋友們遴選出了2013年的10大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為解決問題而生,將會極大地擴展人類的潛能,也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1. Nat Commun:學習、減肥、戒煙……這些生活習慣能使你獲得更長預期壽命! DOI:10.1038 / s41467-017-00934-5 最近,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鑒定了一些生活方式和基因對壽命的影響。 研究表明,超重的人體重每增加1千克,預期壽命將縮短
6月10日,在云棲大會上海峰會上,阿里云宣布推出應對全球環境惡化的技術方案:ET環境大腦。目前客戶使用ET環境大腦已在江蘇實現了對水、氣、土、污染源的智能感知。在沿海多個省份的固廢全程監管模擬推演中,政府使用ET環境大腦共預警131次,其中有效預警122次,有效率達93%,管理企業達2.5萬家。
腫瘤領域的市場空間已無需贅言,存量空間和增長空間都很大。從患者角度來說,最大的需求是找到好的醫生和適當的治療方案,而醫生的需求除了找到需要的患者外,還有在科研方面的數據積累和挖掘。從這兩個方面出發產生了不少創業公司,如抗癌衛士、抗癌圈、優醫care、醫瘤助手、新嶼信息、思派網絡、零克科技等。
這是人類與病毒的殊死較量,這是科學與時間的生死競賽。 “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快速行動,在疫情可溯
進入2015年以來,“精準醫學”成為國內醫藥界關注和熱議的新概念,那么中國版“精準醫學計劃”何時推出?將有哪些戰略需求和重點任務?2015年5月23日,由中國遺傳學會生物產業促進委員會主辦、泰州市中國醫藥城協辦的“2015基因檢測與健康產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癌癥嚴重地威脅著人類健康。Watson全國萬例腫瘤解決方案公益捐贈活動啟動儀式 在中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430萬,有280萬人死于腫瘤,給全社會帶來沉重的醫療負擔。在對抗癌癥的過程中,人工智能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12月4日,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百洋智能科技、愛康集團、輕松籌聯合發起的“以
我國是肺癌高發國家,近十年肺癌的發病率分別占男性和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和第二位,并且發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肺癌的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始終居于首位,根本原因是肺癌的高轉移能力。因為肺癌具有極強的侵襲性及轉移能力,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于晚期(III期、IV期),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因此,提高肺癌檢出率、控制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腫瘤防治是人工智能重要研究和應用領域。國家癌癥中心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疾病譜中惡性腫瘤死亡率居首位,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每年所需腫瘤醫療費用2200億元。全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09萬,死亡病例196萬,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結直腸癌居前五
醫療與健康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科技創新與變革,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所熟悉的病人與醫生互動的診療模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技術的看病模式。匈牙利醫藥未來學家、《未來醫學指南:科技與人性呵護(Guide to the Future of Medicine: Technology and t
TNW中文站 6月28日報道 醫療與健康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科技創新與變革,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所熟悉的病人與醫生互動的診療模式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技術的看病模式。 匈牙利醫藥未來學家、《未來醫學指南:科技與人性呵護(Guide to the Future of Medicine
2017年愛康集團推出有人“管”的體檢1.0戰略,該戰略以精準醫療為核心,共計為客戶送出超百萬份基因檢測服務。2018年11月20日,愛康集團戰略全面升級,推出有人“管”的體檢2.0以及iKangAI+ 與 iKangNetwork+計劃。在精準體檢的基礎上,愛康又引入人工智能應用來賦能體檢、檢
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8種癌癥診療規范》,從此體外診斷相關癌癥早篩在醫療市場終于有了“通行證”。體外診斷早期篩查手段也被列進了主流篩查手段! 據了解,體外診斷產業是隨著現代檢驗醫學的發展而產生的,反過來又帶動了檢驗醫學、基礎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球醫療決策中有2/3是基于診斷信
液體活檢臨床意義大,市場空間廣闊 檢測血液中的CTC和ctDNA對患者腫瘤進行診斷與監測的方法稱為液體活檢。該技術能夠解決臨床取樣的難點,滿足對患者高頻監測的需求,并具有相比于穿刺活檢成本低的優點。因此研發進展迅速。未來有望應用在腫瘤早期篩查、腫瘤患者動態監測、以及個性化用藥指導等領域,市場前
01 全球精準醫療進展 自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后,精準醫療概念迅速席卷全球,近年來更呈逐年加速趨勢,各種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 基因測序的成本進一步降低至100美元,解讀效率進一步提升。 2017年1月,基因測序行業巨頭美國Illumina公司推出全新測序儀,將
加大對智能機器人科學的基礎研究,加強對機器人核心技術的攻關,培育機器人產業市場,不僅能夠帶動智能機器人技術本身的發展,同時也必將引領其他相關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壯大。 在人類歷史上,當某種技術被全力推進時,往往會催生一大批相關的高新技術。 二戰后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就是典型例子,沒有
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手指上的兩枚戒指特別搶眼,他說,一枚來自于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另一枚純粹是3D打印而成。他的手表也是別具一格,是一款有著三十年歷史的米奇手表。他表示,把握每一瞬間的奇思妙想至關重要,因為這代表著人腦新皮質的最高水準。 在接受專訪時,庫茲韋爾說
不吃飯、不會累、不發脾氣、不犯糊涂——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充當醫生的助手,醫生和患者們想必都會皆大歡喜。在圍棋界人機大戰吸引全球關注后,中關村創業團隊羽醫甘藍打造的醫療版“阿爾法狗”也來了。日前,羽醫甘藍宣布獲得中關村發展集團戰略及財務投資,估值過億元。 人工智能醫師與人類醫師比賽讀片 效率更
一家將人工智能(AI)應用于醫療領域的公司——Viz.ai近日宣布完成了2100萬美元A輪融資,由知名風險投資公司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領投,谷歌風險投資(Google Ventures)參投。作為AI醫療領域的新銳公司,該公司目前已有兩款產品獲得美國FDA的批準。2018年
5 微動目標分類與識別微動特征是雷達目標的本質屬性之一,相比于傳統的形狀、結構和表面材料電磁參數等其他目標特征,其在目標分類與識別應用中有著如下優勢:(1)觀測條件要求較低,容易被雷達獲取。已有研究表明,高分辨雷達能夠探測目標表面微米級的振動和偏移,對于彈道導彈目標識別,成像激光雷達可觀測到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