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合,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靜電安全工程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中國靜電研究與應用重大貢獻獎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軍優秀教員、全軍英模代表,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晚上七點半回到家,劉尚合照例一頭鉆進了書房。正在做傳統面食柿子餅的老伴趙香蓮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不知道時間,他根本不知道時間。” 聽了老伴的嘮叨,劉尚合一笑了之。對他來說,如果生命中有個抹不去的符號,那一定是激情。50多年的科研之路,心中不斷涌動的激情讓劉尚合忽略了時間,忽略了年齡。 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靜電安全工程學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劉尚合一直都在與一個“幽靈”戰斗。這個“幽靈”叫靜電,它來無影、去無蹤,卻頻頻扮演“殺手”角色,導致電發火裝置及易燃易爆物意外發火、爆炸,令人防不勝防。 劉尚合與靜電結緣于30多年前。1983年,在軍械工程學院從事......閱讀全文
北京6月6日電(趙竹青)在剛剛結束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重要講話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尚合感到備受鼓舞。 “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了六個‘堅持’和五個‘著力推進
北京6月6日電,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本月初,該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新聘專家進站儀式,為新進站專家頒發聘書并開展交流。 514所所長徐思偉介紹,該所院士專家工作站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經邀請到包括劉尚合院士在內的20余位院士專家進站,在激發創新
走進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揭開復雜電磁環境神秘面紗 對航天服進行靜電安全測試 ■未來信息化戰爭,戰場電磁環境將極為復雜。如果不能正確采取應對措施,勢必導致戰場感知迷茫、指揮協同紊亂、用頻裝備效能下降,從而影響作戰進程甚至戰爭成敗 ■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對待復雜電磁環境,既不能
手機和基站的輻射會不會危害人體健康?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國內媒體充斥著形形色色的專家建議,公眾也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事實上,國外發達國家對此已經有過很多研究,結論是其與腦瘤等疾病無關。“日常生活中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早已是科學界的共識。《破解手機輻射危害健康的流言》http://song
為了調動我國廣大分析測試科技人員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的積極性,獎勵在分析測試領域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研究中取得優秀成果的科技工作者和組織,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于1993年設立了“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簡稱“CAIA獎”)。該獎項2015年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及展覽會BCEIA 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整個展會將持續4天。 10月10日晚,BCEIA2017獎項公布,分別為2017BCEIA金獎(17名)、2017BCEIA新產品獎(22家企
根據《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教育部組織開展了2012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工作。 經評審,決定授予“軟界面電分析化學的若干問題研究”等36項成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稀土生物效應的細胞無機化學研究”等6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16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樣品制備專業委員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貴陽舉行。本次大會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2015學術年會同期舉辦,參會200余人。張玉奎院士擔任會議名譽主席,關亞風研究員擔任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7日,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和中國化學會(CCS)主辦的2017 年國際分析科學大會(ICAS 2017)質譜分析分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分會邀請了復旦大學教授楊芃原、俄羅斯科學院院士Evgeny Nikolaev、香港浸會大學化學系教授蔡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