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發布我國醫藥衛生人才發展十年規劃
衛生部日前發布《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為今后10年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設定了總體目標。 衛生人員總量達1255萬人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具體包括:醫藥衛生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到2015年,衛生人員總量達到953萬人,比2009年增長175萬人;到2020年,衛生人員總量達到1255萬人,人才規模基本滿足我國人民群眾健康服務需求。 醫藥衛生人才結構與分布進一步優化。到201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1.88人(2009年為1.75人),注冊護士達到2.07人(2009年為1.39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達到0.68人(2009年為0.53人);到2020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10人,注冊護士達到3.14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達到0.83人,各類人才隊伍統籌協調發展。 新醫生均要經過住院醫師培訓 《規劃》提出,到2020年,所有新進臨床醫療......閱讀全文
衛生部印發《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支撐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衛生部制定了《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并于近日發布。全文如下: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 ??序
衛生部發布我國醫藥衛生人才發展十年規劃
衛生部日前發布《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年~2020年)》,為今后10年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設定了總體目標。 衛生人員總量達1255萬人 《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具體包括:醫藥衛生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到2015年,衛生人員總量達到953萬人,比2009年增長175萬人;到20
創新科技管理機制促進醫藥衛生發展
醫藥衛生科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領域。“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科技創新取得了很多成績,“十三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是什么?未來將怎么促進醫藥衛生科技成果轉化?日前,記者采訪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謙,他詳細解答了這方面的問題。 記者:“十二
白春禮:精準化解區域人才發展困局
參與“西部之光”計劃的學者在野外實地調研。 【強國密碼】 20年前,為了緩解西部科技人才匱乏之困,一項名為“西部之光”的區域性人才培養計劃由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率先啟動推出。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在“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西部之光’計劃”)的支持下,扎根西部,建功立業,構筑
《意見》解讀:破除機制障礙 服務人才發展
破除機制障礙 服務人才發展(《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解讀) 近日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我國人才培養中的問題,構建科學完善的人才引進、發展保障機制,并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通過細化考核、優化服務,創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制
《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發布
近日,由中國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長潘晨光領銜主編、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在京正式發行。該書采用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多個視角詮釋了近年來我國實行人才強國戰略的成就,也剖析了各種錯位、缺位現象,既有對過去的評估,又有對未來的預測。 藍皮書指
新時代人才事業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題:聚人才之力 筑復興之基——新時代人才事業發展成就綜述新華社記者丁小溪、范思翔、張研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對新時代人才工作成就作出全面闡釋——“黨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實施
李源潮:加大人才政策創新力度 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
國家人才發展規劃重大政策協調會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大力度、加快推進重大人才政策創新工作,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制定實施重大人才政策是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確定
圖書館人才培育發展會議召開
近日,以“培養行業頂尖人才 服務人才強國戰略”為主題的圖書館人才培育發展高峰會議在貴陽舉辦。會議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貴州省圖書館學會、貴州省圖書館等承辦,圖書館界和相關業界的70余人參加現場會議,1.2萬余人次通過線上直播形式參會。會議現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副書記
工程人才培養要緊跟時代發展
在我國,對于工科教育的探討已經持續多年。2016年,國家啟動新工科建設,孕育產生交叉專業,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培養工程人才。這套基礎框架并沒有什么問題,問題是我們要真正理解工科教育的核心邏輯——工科教育離不開工程實踐,工程人才培養更要結合時代發展。更強調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新工科不僅指專業設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