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項目指南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國家解決先進發動機問題的重大戰略需求,以發動機燃燒的共性科學問題為核心,以燃燒反應動力學和湍流燃燒學為基礎,旨在揭示燃燒反應和湍流燃燒本質規律,發展湍流燃燒新模型和燃燒測量新方法,促進我國發動機基礎燃燒研究水平的整體提升,支撐國家在發動機領域的科技創新。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發動機燃燒問題,瞄準國際燃燒研究前沿,擬通過工程熱物理、物理化學、力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在燃燒反應微觀機制和動力學計算方法、大分子碳氫燃料燃燒反應機理、燃燒和湍流相互作用機理、極端條件燃燒穩定機理、湍流燃燒數值模擬新算法與先進實驗測量診斷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發展寬范圍燃燒中間產物診斷、高精度湍流燃燒數值模擬、高分辨率多場多組分燃燒流場同步測量等一系列平臺,為我國發動機可控燃燒技術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建設一支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隊伍,提升我國在先進發動機設計及燃燒基礎......閱讀全文
發動機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報
關于發布“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4〕60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重大研究計劃“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2014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報。 國家自然科學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項目指南
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7年度項目指南 本重大研究計劃面向國家解決先進發動機問題的重大戰略需求,以發動機燃燒的共性科學問題為核心,以燃燒反應動力學和湍流燃燒學為基礎,旨在揭示燃燒反應和湍流燃燒本質規律,發展湍流燃燒新模型和燃燒測量新方法,促進我國發動機基礎燃燒研究水平的整體提
“發動機湍流燃燒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5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重大研究計劃“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201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報。 附件:“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2015年度項目指南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5年6月1日“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
各種湍流模型
各種湍流模型:L-VEL 和 yPlusL-VEL 和 yPlus 代數湍流模型僅基于局部流速和與最近壁面的距離來計算湍流粘度;它們不求解附加變量。這些模型求解了各處的流動,在所有七個模型中魯棒性最好,且計算強度最低。雖然它們是精度最低的模型,但對內部流動卻是很好的近似,尤其是在電子冷卻應用中。Sp
北航航空發動機燃燒團隊創始人劉高恩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方面獲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劉高恩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7日上午在京逝世,享年83歲。公開資料顯示,劉高恩1939年9月出生,上海人,在北航學習工作五十余年,從事航空發動機燃燒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
力學所二相湍流流動的大渦模擬取得進展
攜帶顆粒的二相湍流流動是自然界和工業生產中常見的流動形式,如沙塵暴、大氣中雨滴的形成、發動機中的噴霧燃燒等。大渦模擬方法通常用于預測單相湍流流動,近年來開始用于預測二相湍流,其優點是可以模擬顆粒與湍流相互作用的非定常過程。但大渦模擬方法只能求解大尺度的湍流運動,缺失的亞格子湍流對顆
力學所在螺旋湍流研究中取得進展
螺旋度的定義是速度與渦量的標量積,螺旋湍流指平均螺旋度或局部螺旋度不為0的湍流流動狀態,廣泛存在于龍卷風、臺風等自然現象及航空發動機、離心泵等旋轉機械流動中。螺旋度守恒性定理為系統研究三維湍流的時空演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作為三維湍流僅有的兩個二次無粘不變量之一(另一個為動能),Noether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重大研究計劃2018項目指南
7月2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6個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詳情如下:圖片源自網絡 關于發布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劃2018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18〕70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生物大分子動態修飾與化學干預”重大研究計
發動機潤滑油粘度的大小對發動機的影響
發動機潤滑油粘度的大小對發動機的影響發動機潤滑油黏度關系到發動機的啟動性和機件的磨損程度、燃油和潤滑油的消耗量及功率損失的大校機油黏度過大,流動性差,進入摩擦面所需時間長,燃料消耗增大,機件磨損加大,清洗和冷卻性差,但密封性能好。黏度過小不能形成可靠油膜,既不能保證潤滑,密封性又差,磨損大、功率下降
飛行要環保 設計創新很重要
飛機出行的方式現在變得越來越普遍。由于飛行成本下降,到2014年,個人旅行次數將從2009年的25億次增長到33億次。但航空業除了要保持低價,制造更多飛機來增加運力之外,還必須推行環保、提高效率。 目前,航空業占全球交通排放總量的12%,且該比重一直在增長。由于燃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