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我國首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擦亮“慧眼”
6月15日,我國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成功搭載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一個位于大氣層以外、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天文臺”,也是世界上靈敏度、分辨率最高的一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而為“慧眼”擦亮眼睛的,就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電離所和中科院高能所的一群科研人員。 據介紹,“慧眼”的主要載荷為18個高能X射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也正是“慧眼”的眼睛——它們的能量分辨率、探測效率、均勻性等關鍵參數必須經由地面標定來給出,否則無法實現由觀測數據到真實天文對象的反演——即使名為“慧眼”,也無法識別宇宙的“真實”。 2011年,承擔該衛星有效載荷研制工作的中科院高能所找到了中國計量院,希望通過開展硬X射線望遠鏡地面標定合作研究,解決衛星探測器標定等技術難題。作為我國電離輻射量值溯源源頭和國家級法定計量技術機構,中國計量院接受了這項任務。 經過近3年的努力,中國計量院和中科院高能所從無到有,聯合建......閱讀全文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共同見證中國時代
6月中旬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似火的驕陽見證了戈壁荒漠中升騰起的又一國之重器——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簡稱HXMT)衛星。 作為我國首顆大型天文望遠鏡,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可穿過層層星際物質的遮擋,“看”清宇宙中的X射線,甚至“看見”引力波,這無疑為我國空間探測增添了可望穿宇宙奧妙的明眸慧眼。
HXMT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科學觀測(一)
HXMT 衛星項目最初于1993年提出,于2000年獲得科技部基礎研究發展規劃的支持,2011年3月,HXMT 衛星正式立項,開始工程研制。2011年12月,轉入初樣階段。2013年12月轉入正樣階段。2015年12月,完成有效載荷正樣交付和集成,2017年3月,衛星出廠。2017年6月在酒
HXMT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科學觀測(二)
特點:能量覆蓋面積廣儀器幾何面積大望遠鏡視場寬張雙南老師具體解釋說,首先,這個X射線的儀器覆蓋的范圍是比較廣的,覆蓋從1kev到300kev左右,有基本上300倍的能量覆蓋的范圍,如果再加上對伽馬射線暴的探測能力,到3000個kev,覆蓋的范圍就有3000倍,很少有這樣一個衛星能有這樣寬的光子覆蓋范
今日天文史|我國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慧眼”發射
2017年6月15日上午11點,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慧眼HXMT望遠鏡全稱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HXMT),是繼中歐合作地球空間探測雙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之后,中國又一顆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
為我國首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擦亮“慧眼”
6月15日,我國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成功搭載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我國第一個位于大氣層以外、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天文臺”,也是世界上靈敏度、分辨率最高的一顆硬X射線望遠鏡衛星。而為“慧眼”擦亮眼睛的,就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電離所和中科院高能所的一群科研人員
HL-1裝置硬X射線能譜及長脈沖放電與硬X射線的發射關系
在HL-1裝置上初步測硬(?)射線能譜,能量達5MeV。實驗觀測到長脈沖放電與硬(?)射線的關系,并得到逃逸電子的徑向擴散。?
HL-1裝置硬X射線能譜及長脈沖放電與硬X射線的發射關系
在HL-1裝置上初步測硬(?)射線能譜,能量達5MeV。實驗觀測到長脈沖放電與硬(?)射線的關系,并得到逃逸電子的徑向擴散。?
HL-1裝置硬X射線能譜及長脈沖放電與硬X射線的發射關系
在HL-1裝置上初步測硬(?)射線能譜,能量達5MeV。實驗觀測到長脈沖放電與硬(?)射線的關系,并得到逃逸電子的徑向擴散。?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通過在軌測試總結評審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組織召開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HXMT)衛星工程在軌測試總結評審會。 HXMT衛星是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由科工局和中科院共同支持。自6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以來,HXMT衛星按照《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工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工程地面應用試驗隊成立
5月10日,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工程地面應用試驗隊成立大會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懷柔園區召開。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一司,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項目監理部,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工程總體、衛星系統、地面應用系統各參研單位1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王煥玉主持。 會議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