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探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四川貢嘎山,海拔3150米。“這片冷杉林大概生長了60年至80年,屬中齡林。”冉飛說。他是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后,他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以下簡稱“貢嘎站”)工作快6年了,主要負責生物監測工作。日前,他再次走進山里,為了測量和記錄這片冷杉林樣地的情況。 他拍著身邊一株冷杉說:“大家都知道樹每年都會生長,也就是樹的直徑會增加,但這種生長是均勻的嗎?我們在這里的觀測結果顯示,每年4月到5月雨水充足時,樹的直徑長得最快;6月到9月則比較均勻;10月到11月,天氣轉冷,它們就好像在準備過冬,去掉身體里多余的水分,直徑反而會變小。” 每年5月到10月,冉飛每個月都會來站上,每次要待一周至兩周。貢嘎山是橫斷山的最高峰,溯大渡河而上,垂直高差6000多米,具有干熱河谷—農業區—闊葉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寒草甸—永凍荒漠帶的完整生態景觀;在16公里的水平距......閱讀全文

    探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四川貢嘎山,海拔3150米。“這片冷杉林大概生長了60年至80年,屬中齡林。”冉飛說。他是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后,他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以下簡稱“貢嘎站”)工作快6年了,主要負責生物監測工作。日前,他再次走進山里,

    王根緒:在高寒山地邂逅驚喜

      爬冰川、測凍土,貢嘎山堅守十多年  隆冬時節,貢嘎山深處,一片茫茫白雪。積雪重壓之下,一棵棵冷杉依然挺立,十分引人注目。  這片樹林,并非高山上唯一的堅守者。攜帶儀器在嚴寒中開展觀測活動的幾位科學家,每向前挪動一步,積雪都會沒過腳踝。他們來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領隊的是站長王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Prietzel Joerg教授訪問成都山地所

    Prietzel Joerg教授作報告  7月10日至7月16日,應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環境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吳艷宏研究員邀請,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生態和生態系統管理系Prietzel Joerg教授訪問了成都山地所及貢嘎山高山森林生態站。  在貢嘎山站考察期間,P

    初步評估瀘定地震海螺溝冰崩致災可能性較小

    中新網成都9月11日電 (記者 賀劭清)“被直升機營救前,我們在貢嘎山上的科研人員拍下了海螺溝冰川冰瀑布發生冰崩的場景。”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員劉巧1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看來,海螺溝冰川在瀘定地震期間的冰崩規模并不大,冰瀑布下方較長范

    成都山地所在成土過程中磷風化速率與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磷(P)是植物生長必需的主要養分元素,對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碳和氮主要來自大氣不同,自然生態系統中P的最終、唯一來源為含P礦物的風化。然而,先前的研究多側重于研究P生物有效性和形態轉化,缺乏對P風化速率的定量研究。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吳艷宏帶領“山地生物地

    瀘定地震致貢嘎山主峰東側冰川形變顯著

    記者13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災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雷達衛星遙感監測結果顯示,此次地震導致貢嘎山主峰東側海螺溝、磨子溝、燕子溝、南門關溝等冰川及其后緣山體均監測到較顯著形變信號,主峰西側冰川受地震影響相對較小。 9月5日,四川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貢嘎山海螺

    地震造成中科院觀測站1人遇難、3人受傷

      9月6日,《中國科學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山地所)獲悉, 9月5日中午12時52分,四川瀘定發生6.8級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成都山地所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受損嚴重,18名在站人員一度失去聯絡。  地震發生后,中國科學院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成都

    極度瀕危植物“隱世”百年再現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獲悉,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中,科研人員在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貢嘎山東南坡,發現了“失蹤”百年的極度瀕危植物——尖齒衛矛。1908年,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在四川西部曾采集到3份處于果期的尖齒衛矛標本,此后110多年間,再無人發現該物種。“我很幸運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震中已查明地震滑坡704處

    9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獲悉,該所在瀘定地震震中磨西鎮調查區共提取地震滑坡704處,滑坡面積達到2.5平方公里,約占調查區面積的5%,投影面積大于1萬平方米的滑坡有67處,占滑坡總數的10%。 據了解,瀘定地震造成位于震中附近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貢嘎山高

    科學家揭示早期成土過程中土壤有機磷的形態轉化過程

      隨著成土作用的進行,土壤中的原生礦物磷含量因風化作用逐漸降低,有機磷則逐漸積累,成為生態系統有效磷的一個重要來源。土壤中的有機磷以多種形態存在,不同形態有機磷的生物有效性差異較大,然而,成土早期土壤有機磷的形態組成、轉化及其與有效磷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山地生物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