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探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

    四川貢嘎山,海拔3150米。“這片冷杉林大概生長了60年至80年,屬中齡林。”冉飛說。他是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山地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后,他已經在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以下簡稱“貢嘎站”)工作快6年了,主要負責生物監測工作。日前,他再次走進山里,為了測量和記錄這片冷杉林樣地的情況。 他拍著身邊一株冷杉說:“大家都知道樹每年都會生長,也就是樹的直徑會增加,但這種生長是均勻的嗎?我們在這里的觀測結果顯示,每年4月到5月雨水充足時,樹的直徑長得最快;6月到9月則比較均勻;10月到11月,天氣轉冷,它們就好像在準備過冬,去掉身體里多余的水分,直徑反而會變小。” 每年5月到10月,冉飛每個月都會來站上,每次要待一周至兩周。貢嘎山是橫斷山的最高峰,溯大渡河而上,垂直高差6000多米,具有干熱河谷—農業區—闊葉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寒草甸—永凍荒漠帶的完整生態景觀;在16公里的水平距......閱讀全文

    王根緒:在高寒山地邂逅驚喜

      爬冰川、測凍土,貢嘎山堅守十多年  隆冬時節,貢嘎山深處,一片茫茫白雪。積雪重壓之下,一棵棵冷杉依然挺立,十分引人注目。  這片樹林,并非高山上唯一的堅守者。攜帶儀器在嚴寒中開展觀測活動的幾位科學家,每向前挪動一步,積雪都會沒過腳踝。他們來自中國科學院貢嘎山高山生態系統觀測試驗站,領隊的是站長王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Prietzel Joerg教授訪問成都山地所

    Prietzel Joerg教授作報告  7月10日至7月16日,應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環境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吳艷宏研究員邀請,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生態和生態系統管理系Prietzel Joerg教授訪問了成都山地所及貢嘎山高山森林生態站。  在貢嘎山站考察期間,P

    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重點實驗室:守護綠水青山

       中國廣袤的國土面積中,山地占了很大的比例。誰來為山地的持續發展和生態安全的國家戰略需求出謀劃策?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就是這樣一個特色鮮明的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山地”冠名的國立研究機構,記者近日走進了山地所,山地所研究員、環境重點實驗

    成都山地所在山地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研究中獲進展

      磷是維系陸地生態系統健康發展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作為典型陸地生態系統,山地因其獨特的地貌、地質、氣候等因素,其生態系統的形成、演化及健康穩定越來越受到磷的生物有效供給的限制和影響。山地系統磷生物有效供給取決于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然而目前對山地磷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特征和驅動機制研究仍處于初始階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外來物種入侵如何有效防治

      猖狂的食人魚咬人、美國白蛾滋擾北京奧運會、福壽螺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進程加快,外來有害物種入侵我國的步伐也在加快,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   為遏制林業有害生物傳播擴散的嚴峻態勢,國家林業局今年實施了“綠盾2012”全國林業植物檢疫執法檢查行動。記者

    成都山地所在成土過程中磷風化速率與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磷(P)是植物生長必需的主要養分元素,對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碳和氮主要來自大氣不同,自然生態系統中P的最終、唯一來源為含P礦物的風化。然而,先前的研究多側重于研究P生物有效性和形態轉化,缺乏對P風化速率的定量研究。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吳艷宏帶領“山地生物地球

    貢嘎山站在油橄欖高產種植關鍵技術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油橄欖(Olea europaea L)被譽為“飄香的軟黃金”,是高級食用植物油橄欖油的原料。按國際橄欖油消費占食用植物油消費3%的比例測算,中國被國際橄欖油組織稱為“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橄欖油消費國”,其未來市場消費量約60萬噸。四川引種油橄欖始于1960年,近年來全省發展油橄欖

    國自然發布2020與德國研究合作研究項目初審名單

    411201101093基于兆伏錐束CT和蒙特卡洛模擬獲取放療在體出射束監測基準北京大學張藝寶421201101094不確定優化的理論與算法及其在系統與控制中的應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蔣建林431201101097新型質子導體固體電解質研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劉本瓊44120110109

    研究揭示森林土壤碳積累的新機制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常瑞英及合作者依托貢嘎山亞高山針葉林長期氮沉降實驗平臺,較為系統地闡述了三種機制在森林土壤碳積累中的作用,并基于觀測結果提出新的機制認識。大氣活性氮沉降增加是當前及未來我國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當前研究認為氮沉降增加可促進森林土壤碳積累,其解釋機制可

    科學家揭示早期成土過程中土壤有機磷的形態轉化過程

      隨著成土作用的進行,土壤中的原生礦物磷含量因風化作用逐漸降低,有機磷則逐漸積累,成為生態系統有效磷的一個重要來源。土壤中的有機磷以多種形態存在,不同形態有機磷的生物有效性差異較大,然而,成土早期土壤有機磷的形態組成、轉化及其與有效磷之間的關系仍不清楚。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山地生物地

    “電”亮藏區——四川電網“新甘石”聯網工程建設紀實

       “新甘石”聯網工程既是2012年四川省電網建設的“一號工程”,也是四川藏區電網項目的“卡脖子”工程。該工程的成功實施,標志著甘孜州西北部電網告別了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正式接入國家電網,對于四川藏區從根本上解決缺電和無電問題,加快水電開發,促進資源優勢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四川省科技獎擬獎項目 杰出貢獻獎2人 一等獎35項

      根據《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四川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的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擬獎人選、四川省科技進步獎擬獎項目(人選),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公示期為10個工作日,自2019年9月23日至10月10日。專用擬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