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激發土壤環境監測和修復市場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審議。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單行法。市場人士認為,政策利好之下,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較大突破,并將極大地釋放土壤環境監測和土壤修復等市場空間。 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此前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我國土壤總的污染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草案明確,國家每十年組織一次土壤環境狀況普查,并實行土壤污染狀況監測制度。指出土壤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土壤污染防治的核心是管控風險,尤其是針對農田耕地。需要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實時環境監測。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草案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閱讀全文
環保部加快開展專項檢查-不定時間不打招呼
“今天天氣是比較好,我覺得你臉上都帶著幾分陽光了。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可以說是同呼吸、共命運。”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傅瑩3月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關于霧霾的提問時說。 關于修改環境保護法,傅瑩表示,去年全國人大已經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審議,但是沒有付諸表決,準備今年再次進行
立法遏制土壤污染刻不容緩
當前,我國土壤污染嚴重,不時見諸報端的“鎘大米”、“鉛污染”等問題及其引發的群體性事件警示我們:土壤污染已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社會穩定、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心腹大患。因此,立法遏制土壤污染刻不容緩。 目前,全國人大已啟動相關立法工作,全國人大環資委正在就《土壤污染防治法(征求意見稿)》廣泛征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常見問題
一、哪些地塊需要開展土壤污染狀況借用《 東莞市建設用地開發利用土壤環境管理實施方案 》(一)對土壤污染狀況普查、詳查和監測、現場檢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風險的建設用地;(二)擬流轉、出讓或用途擬變更前后涉及有色金屬礦采選、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醫藥制造、鉛酸蓄電池制造、廢舊電子拆
生態環境部發布GB-50842021《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日前,生態環境部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21)(點擊下載原文),新修訂《標準》從污染防治的系統性出發,強化了污染物控制項目的可操作性,加強《標準》的執行效能,為土壤環境污染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依法監管提供了有力抓手。?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依法治國:土壤污染防治應法制先行
近來,土壤污染防治受到關注。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完善土壤法律體系將為有效治理土壤污染奠定堅實基礎。 治理土壤污染的費用往往超出污染企業所創造的全部財富。當前,我國土壤污染形勢嚴峻,據環保部抽樣監測發現,在被抽樣監測的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中,有3.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
土壤污染隱藏的現實-是什么導致了土壤污染?
糧農組織于本周在全球土壤污染研討會開幕時發布了一份新的報告,該報告警告稱,土壤污染對農業生產率、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的威脅令人不安,然而人們對這一威脅的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知之甚少。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份名為《土壤污染:隱藏的現實》(Soil Pollution:A Hidden Reali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目標值制定指南(試行)》
名 稱關于印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目標值制定指南(試行)》的通知 索 引 號000014672/2022-00521 分 類土壤生態環境管理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生成日期2022-12-28 文 號環辦土壤函〔2022〕488號 主 題 詞關于印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目標
環保部:力爭六七年內遏制土壤污染惡化趨勢
“根據前期研究,中國擬爭取用六七年時間,使土壤污染惡化趨勢得到遏制,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穩中向好”,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近日在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農業部和環保部聯合舉辦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高層論壇上表示。李干杰透露,目前《土壤污染防治法》已被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
新修訂的環保法能否拯救我們的環境?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環保法。至此,這部“環境保護的根本大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將于明年1月1日施行。 它能否滿足公眾對依法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能否拯救我們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副部長潘岳。 “新修訂的環保法是現階段最有力度的一部
環保“動刀”土壤污染
今年8月底,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上,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時,作出了相應的表態。 陳吉寧在會議上說,涉及重金屬的項目必須進入工業園,園外的也要逐步搬遷到工業園區,新改擴建項目要明確污染
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其厚度一般在2?m左右。固體廢物不斷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傾倒,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及飄塵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的來源廣、種類多,大致可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兩大類。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
沈躍躍:堅決打好防治土壤污染攻堅戰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近日率領全國人大常委會土壤污染防治專題調研組在湖南調研時強調,要充分認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堅決打好調整產業結構、防治土壤污染這場攻堅戰。 8月18日至22日,專題調研組聽取了湖
《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的通知
名 稱關于印發《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的通知索 引 號000014672/2022-00490分 類土壤生態環境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2-06文 號環辦土壤函〔2022〕455號主 題 詞關于印發《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的通知各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監督檢查工作指南
名 稱關于發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監督檢查工作指南(試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控制技術規定(試行)》的公告 索 引 號000014672/2022-00272 分 類土壤生態環境管理 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 生成日期2022-07-08 文 號公告 2022年 第1
中國將全面會診土壤污染現狀
繼“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后,被稱作“土十條”的“全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何時出爐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在今天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農業部和環境保護部共同主辦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高層論壇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透露,環保部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的這一行動計劃,已經
生物質能供熱加快發展-土壤修復市場亦將加速啟動
上周,發改委及能源局共同印發《關于促進生物質能供熱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約3000萬噸,生物質燃氣(生物天然氣、生物質氣化等)年利用量約100億立方米,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折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
鄭州采用生物藥劑防治法桐飄絮
為給市民提供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鄭州市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近日引進一種新研制的法桐飄絮抑制劑——懸鈴散,對法桐飄絮進行防治試驗。這是鄭州市首次引進防治藥物對法桐飄絮進行治理,與枝干嫁接防治相比較,藥物防治法桐飄絮不需要對樹冠進行大面積修剪處理,有效保護了樹冠成蔭。 據鄭州市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植保
大氣污染防治法亟須修改
大氣污染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
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
關于公開征求《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指導和規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建立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制度,我部組織制定了《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技術指南
專家學者共同把脈土壤污染治理
“首屆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論壇(中國·天津)”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屆論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主題為“聚焦土壤環境污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旨在宣傳貫徹從2019年起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凈土保衛戰提供智力支持。 在論壇上,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楊朝飛、
用嚴格制度嚴密法治保護土壤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今天分組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參加審議的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近年來,關系到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土壤污染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們熱議的話題。這部法律及時出臺,對防
兩部委聯手指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相關工作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指導和規范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風險管控效果評估報告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的評審工作,生態環境部近期會同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及修復效果評估報告評審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并于近
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意見稿)發布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詳情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的認定,我部研究起草了《農用地土壤污染責任人認定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各機關團
聚焦土壤污染防治:踩土壤污染剎車-保舌尖上安全
毒大米、毒蔬菜、毒面粉……隨著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正在承受越來越多的污染,危害日趨嚴重。 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土壤污染防治成為焦點話題。常委們大聲疾呼,防治土壤污染,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保護人民健康,時不我待、刻不容緩! 我國土壤環境狀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顯示-二成耕地土壤污染超標
17日,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向媒體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嚴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全國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6.1% 南方污染重于北方,表層土壤鎘含量增加明顯 根據國務院決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
敢問路在何方?-土壤修復產業未來前景迷霧重重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壤環境好壞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全國兩會火熱召開中,不少政協委員提交了關于加強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引發了全社會對土壤污染問題的思考,也同時點燃了社會資本對土壤修復的熱情。圖片來源于網絡 隨著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土壤修復一躍而成繼大氣、污水、固廢等又一重要的環境治理領
重典治污促環保行業發展換擋提速
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霧霾頻現、水土污染事件頻發的背景下,新環保法的問世標志著重典治污時代來臨,環保行業發展有望換擋提速。 長期以來,國內污染大戶“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一些地方政府環保責任意識淡薄,導致污染治理成效不佳。其中重要原因是缺乏法律層面的約
土壤環境保護法三年內將出臺
8月21日,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14年年會在中山大學開幕,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張鳴起,廣東省法學會會長、省政協副主席梁偉發,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蔡守秋等出席會議。筆者從與會專家處了解到,我國土壤環境保護法預計在2017年之前出臺,隨之將建立土壤檔案制度,對土
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獲原則通過
4月12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京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廢止有關排污收費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決定(草案)》《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 會議認為,《工礦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的制定是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的重要舉措,充分體
破解土壤污染治理難題
近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正進入集中多發期。 “我國土壤環境總體狀況堪憂,部分地區污染較為嚴重。”近日,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講座時談到。 “土壤污染除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和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