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項目當“圈錢”工具只會身敗名裂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王新海,因涉嫌貪污罪和行賄罪走上法庭受審。他利用擔任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共計576萬元。王新海案的審理,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全面從嚴治黨沒有盲區、正風肅紀沒有禁區,把科研項目當“圈錢”工具只會身敗名裂。 靠行賄拿科研項目,通過虛構他人勞務支出、冒用他人簽名、實際控制他人銀行卡等方式將錢裝進自己兜里……做交易、飽私囊,王新海竟把潛規陋俗那一套用于科研領域中、用在損公肥私上,而這種以課題為幌子發科研經費的財,并非個案。從日前公布的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反饋情況看,“科研經費管理不嚴”也是高校廉潔方面的一個重要風險點。防止并治理科研經費使用中腐敗行為,已成為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在,我國奔向世界科技強國的決心越來越大、步子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是對科技創新、科研攻關的扶持力度與日俱增。然而,科研領域存在的錯誤思想、不正之風,卻增加了科研經費流失、浪費的風險。有人衡......閱讀全文
把科研項目當“圈錢”工具只會身敗名裂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王新海,因涉嫌貪污罪和行賄罪走上法庭受審。他利用擔任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單獨或伙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共計576萬元。王新海案的審理,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全面從嚴治黨沒有盲區、正風肅紀沒有禁區,把科研項目當“圈錢”工具只會身敗名裂。 靠行賄拿科研項目,通過虛構
霍金來圈錢,讓不讓他圈?
今天霍金與米爾納宣布啟動“突破攝星”計劃,研制數百個郵票大小的飛行器,由地面激光陣列,驅動極輕薄的納米光帆,幾分鐘內加速到五分之一光速,用20年時間飛到比鄰星,拍下影像并傳回地球。五分之一光速是多快呢?2013年“旅行者一號”飛出了太陽系,花了36年,用五分之一光速的話,只需要3.6天。
LED檢測儀器公司IPO過會 曝圈錢意圖
日前,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方光電”)成功通過發審委審核,成功上會。然而申報稿中被發現的幾處問題引起了業界的注意。其一:遠方光電的實際控制人為潘建根夫婦,二人合計持有遠方光電53.285%的股份,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兩人卻并沒有為了員工及其即將上市后的股民謀福利,而是利用職務之便
科研項目評估:讓科研項目評估有話語權
北京一場大雨過后帶來許多話題,其中頗具熱度的是大雨和城市現代化關系的討論。有網友在第一時間翻出了臺灣作家龍應臺多年前發表的論斷:“如果一場大雨使你全身泥濘,汽車輪子陷在路坑里,這大概是個‘開發中’國家——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去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
葵花藥業上市圈錢還貸 藥品質量屢登黑榜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葵花藥業近期于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登陸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3650萬股,募集資金約20.13億元。 有意思的是,葵花藥業的IPO募投項目除了擴產、搬遷擴建等8個項目,20.13億元的募資投向中,投入最大的并不是這些實實在在的項目,而是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
以殼資源著稱的四環生物:一個圈錢的“殼”?
以殼資源著稱的四環生物(000518),從未間斷過市場的傳聞和非議。 四環生物在9月份的一個公告稱,公司投資兩個項目,一項是15000萬元投資制備清潔燃料油;另一項是5000萬元投資文化產業。值得關注的是,兩項投資與其目前主營業務毫無關聯。猶如一個四處飄蕩的幽靈,至今在A股市場上蕩滌了17個春
科研項目組織管理改革亟待深化
科研項目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核心載體,優化科研項目的組織管理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科研項目組織管理形式也在不斷優化。2014年,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開展了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對國家科技計劃體系進行了重構,對科技計劃項目組織管理進行了重塑,破除了歷史形成的國
歐洲大型科研項目面臨資金困境
近日,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20個成員國的代表匯聚一起商討如何在未來5年里削減財政預算。接下來的數月里,各個研究機構將面臨一個抉擇:是推遲新項目的上馬,暫停研究設施的升級還是直接削減成本? 今年早些時候,CERN曾提出一個5年財政預算方案,但由于各個成員國的強烈反對,財政委
梧州學院17個科研項目獲準立項
近日,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名單先后公布,梧州學院有多個項目入選。截至目前,該校共獲批立項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14項。 在國家級項目立項中,梧州學院機化學院教師劉玉周申報的《精測尺自適應匹配的光纖外差超高頻激光相位法測距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經管學院教師楊西
社科科研項目申報:評審專家意見匯總
選題方面的問題 1. 部分課題選題不夠新穎,問題導向不明,缺乏時代性。新穎的選題一般包括四類:一是尚無人涉足的研究領域或選題;二是學科前沿的理論探討;三是老問題的新研究視角、新材料發掘或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四是海外新理論、新觀點的引進與推廣。其中第一類最具創新性,屬于開辟新的研究領域或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