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團隊新近研發了一種嶄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涂于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如火車路軌和飛機結構。噴涂出來的傳感器可以進一步構成傳感器網絡,為受監測的結構提供實時及豐富的結構健康狀況信息。這種傳感器重量極輕,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可大量采用以檢測隱藏在結構內部的問題,有助開創以超聲波為基礎的結構健康監測新時代。 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由理大機械工程學系的蘇眾慶教授、周利民教授及以他們為首的團隊研發,采用創新的噴涂技術制成,使傳感器安裝過程比傳統方法更快捷和具效率。這種新技術也令該傳感器適用于多種工程結構表面,提高了它的靈活性。 現時用于原位監測的傳統超聲波傳感器,例如由鋯鈦酸鉛(PZT)制成的壓電類型傳感器,因成本及重量所限,可使用的數量一般不多。這些傳感器一般是硬的,不能扭彎以用于彎曲的結構表面,且會顯著增加結構的附加重量與體積。理大團隊研發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制造成本及重量都大大低于傳統傳感器,......閱讀全文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嶄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涂于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如火車路軌和飛機結構。噴涂出來的傳感器可進一步構成傳感器網絡,為受監測的結構提供實時及豐富的結構健康狀況信息。據悉,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由理大機械工程學系的蘇眾慶教授、周利民教授及以他們為首的團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