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我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首戰告捷

    記者12日從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正在執行我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的“向陽紅01”科考船近日在印度洋完成了首次定點作業任務,成功布放了7000米級深海氣候觀測系統――白龍浮標。 據介紹,此次布放白龍浮標是該航次的第一個定點作業任務,在“向陽紅01”船到達印度洋的第二天即開始實施。當前季節正是印度洋季盛行的時候,風大、波浪高、洋流強,風速達到6級,波高接近3米,屬于可布放條件的極限情況。科考隊員用時7個多小時,成功將白龍浮標布放至印度洋指定站點。 亞洲夏季季風系統是影響我國汛期氣候的重要因素,印度洋是對亞洲夏季季風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區域,在這一區域開展海氣關鍵要素實時監測對提高我國短期氣候預測能力、保障汛期防災減災至關重要。 據了解,此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印度洋東南部區域布放了兩套其自主研發的白龍浮標。白龍浮標不僅可以觀測海表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相對濕度、雨量、長波和短波輻射等大氣要素......閱讀全文

    我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啟航

      “向陽紅01”科考船8月28日從青島起航,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這是我國首次將大洋科考與極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也是“向陽紅01”科考船首次執行大洋和極地科考任務。  科考以中國大洋46航次和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與“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聯合組隊)兩部分為主體任務,在

    服役23年再出發 “大洋一號”有怎樣的功勛史

    搭載最新研制的“海龍三號”“海龍11000”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完成12次下潛后,“大洋一號”科考船3日將停靠青島市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完成歷時45天、航程6208海里的“大洋一號”船綜合海試航次科考任務。 這是“大洋一號”船2017年大修

    我國首次在東南太平洋發現大面積富稀土沉積

      記者31日從中國大洋協會了解到,我國科考隊員近日在東南太平洋海域首次發現大面積富稀土沉積。這一發現刷新了我國和國際上深海稀土資源調查研究的新紀錄。科考隊已在東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內初步劃分出了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積區。  科考隊員是在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國大洋46航次

    2017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達7.8萬億元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21日表示,據初步估算,2017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達到7.8萬億元。同時,海洋工作在許多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積極進展。   王宏在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說,5年來,全國海洋生產總值保持7.5%的年均增速,占國內生產總值近10%。   他同時表示,著力提升海洋經濟增長

    警惕海中“PM2.5”微塑料

    取樣作業獲取的海洋微塑料樣本。新華社記者 白國龍攝  在距離人類生活圈最遠的南極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學家“捕獲”——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正在執行我國第34次南極科考任務的科考隊成員近日在南極海域發現微塑料。  這并不是人類首次在南極海域發現微塑料。2016年,日本九州大學與東京海洋大學公布

    來自南極的公開課:科學家與中小學生“網聊”

      1月31日,青島中小學生在網絡公開課上與南極科考隊員“面對面”。  本報青島1月31日訊(記者 孫軍)與身處南極的科學家“面對面”是怎樣一種體驗?今天,青島同安路小學、基隆路小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附屬中學的150名中小學生就上了這樣一堂課。  青島海洋科普聯盟、國家海洋局青島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聯合

    海洋調查一線難覓學科帶頭人身影

      3/4是在讀學生,剩下的1/4在職工作人員中,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只有1/4,換句話說,每16名科研人員中,有副高級職稱的只有1人。  這一數據來自我國某個持續多年的海洋調查航次。  一直活躍在科研一線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1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提到,該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國涉海學科科研人員出海

    海洋調查一線難覓學科帶頭人身影

    3/4是在讀學生,剩下的1/4在職工作人員中,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只有1/4,換句話說,每16名科研人員中,有副高級職稱的只有1人。 這一數據來自我國某個持續多年的海洋調查航次。 一直活躍在科研一線的中科院院士汪品先19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提到,該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國涉海學科科研人

    南極海域發現微塑料:別讓微塑料再“漂流”

      近日,在“向陽紅01”船上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科考隊員在南極地區海水中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  這種被定義為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纖維、顆粒或者薄膜的微塑料,并不是第一次在南極被科學家發現。2016年,日本九州大學與東京海洋大學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南極海域漂浮著微塑料。當時,研究人員就

    《環球科學》2011年十大科學新聞評選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我們離鉆穿地球“莫霍面”的夢想還有多遠

       人類科學探索的手段,早已經抵達浩渺太空;但對于腳底下的地球深部,卻還是難以觸摸。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就夢想打一口超深的鉆井,一直鉆穿地球殼幔邊界的“莫霍面”,看看原位的地幔究竟長什么樣?  六十多年過去了,這個夢想至今沒有實現。但由此發展起來的大洋鉆探計劃,已經成為地球科學史上規模最大

    海洋微塑料:看不見的傷害

      你剛剛丟棄的一個塑料袋,可能若干年后就變成細小甚至是肉眼難以看見的塑料顆粒出現在南極。近日,正在“向陽紅01”船上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科考隊員在南極地區海水中發現了微塑料的存在。圖片來源網絡  遍布近海大洋的“海洋PM2.5”  微塑料是海洋環境中一種新興污染物。  國家海洋局第一

    兩院院士評選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月19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2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

    中國首次成功應用海底機器人進行大洋科考

      中國正在進行的第22航次大洋環球科考中,首次成功應用海底機器人進行深海考察。在本次科考中,中國自主研發的3500米無人纜控潛水器(ROV)完成了對南大西洋硫化物新區的探測工作,成功采集了海底硫化物和生物樣品。國家海洋局該領域權威專家表示,這標志著中國大洋科學考察進入了機器人時代。   

    “蛟龍”號新母船初步命名為“深海一號”

      記者10日從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深海基地)獲悉,目前正在深海基地大修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于2020年執行首次全球航行科考任務。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丁忠軍告訴記者,“蛟龍”號新母船初步命名為“深海一號”。 此前,“蛟龍”號的母船是已屆退役年限的“向陽紅09”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海上連線科普常態化,不差技術缺制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華山中學的孩子們近日享受到了來自我國南海原汁原味的“海洋科普大餐”。從國際大洋發現計劃368航次開始到5月31日,近兩個月美國大洋鉆探船“決心”號已和世界各地的學校完成了47場直播連線,華山中學是其中“幸運兒”。記者采訪發現,這種來自海上很受歡迎的“連線科普課”,在我國科考

    中科院院士賀福初:大發現時代的“生命組學”

      縱觀自然科學史,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厚積薄發”的現象:當人類對某個領域的認知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一個甚至數個劃破歷史長空的科學巨星,他(們)促使重大發現蜂擁而至、噴薄而出,促使一個或多個相關學科呈現爆發式成長,乃至革命性突變,如此該學科可謂進入了“大發現時代”。   A 自然科學史上的若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打造中國科學檢測行業綜合服務商

      ——訪上海磐合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產品質量監督、重大自然災害監控、基礎科學研究等領域的重視,中國社會掀起了一股科學檢測行業的熱潮,相關領域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也造就了一批行業明星企業。上海磐合科

    關于舉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通知

      關于舉辦“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暨“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咨詢會議”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院所、監測站、監察支隊、信息中心、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各分支機構、團體會員單位,各高校環境學院(系),各有關單位:   隨著調結構、擴內需作為一

    第十屆梁希林業科技獎結果公布,131項獲獎,一等獎6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國家認監委發布2014能力驗證滿意實驗室名單

      二十五、茶葉中稀土元素鑭(La)、鈰(Ce)的測定能力驗證項目(42家)編號機構名稱滿意參數1北京遠東正大商品檢驗有限公司鑭(La)、鈰(Ce)2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鑭(La)、鈰(Ce)3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鑭(La)、鈰(Ce)4國家黑茶產品質量監督檢

    關注·走近“科研玫瑰”

      “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藍色的 水球 ,海洋里面有非常豐富的資源……”不久前,在第三十二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上,作為一名科學家,韓喜球與青少年分享了深海科考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她興奮地寫道:“演講后好多學生求合影,也許有不少學生將來真的會投身海洋事業!”   韓喜球是我國大洋科考第一位

    上海科技館開展探尋60年的科技發展軌跡

          60年的歷史如何濃縮進一場空間受限的展覽?無處不在的科技怎樣看才能令人感受時間的縱深?昨天開幕的“上海科技360°——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上海科技成就展”借助巧妙構思,解答了這一“時空難題”。位于上海科技館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的兩大

    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擬獲獎項目公示

      2018年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8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3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7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7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7部圖書擬獲優。現將擬獲獎項目予以

    我科學家在南大西洋發現五個熱液區和多個熱液異常區

      中國“大洋一號”科考船的環球之旅,取得豐碩的科學成果。在南大西洋的正中央,大洋一號發現了多個新的熱液區。  去年12月8日,“大洋一號”從廣州出發,不久進入印度洋開始作業,并于今年1月18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務。接下來“大洋一號”進入南大西洋,并于2月27日完成第二航段工作抵達巴西。  “大洋一號”

    盧宇源:在團隊建設中如何發揮團隊的最大效能

      青年科技人才是社會文明進步、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得以持續的重要力量。如何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激情和活力,已成為當前新一輪人才隊伍建設中面臨的重要而又緊迫的問題。  2011年6月,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該學會是繼“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

    煤礦機械產業何處"淘金" 我國企業仍有進步空間

      數據來源:鄭煤機、國際煤機招股書;掘進機、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為國際煤機數據,液壓支架為鄭煤機數據。  上世紀美國加州的“淘金潮”,曾經讓賣鐵鍬的人也跟著發了大財。作為直接為煤炭工業提供技術裝備的產業,煤礦機械行業的發展,和煤炭工業的興衰緊密相連。可以說,煤機行業就是采掘煤炭“黑金

    特寫:環球科考船上的“深海神器”

      南大西洋波濤洶涌,而在幾千米之下的海底,靜靜高聳著雄美的大洋中脊。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暨中國大洋46航次科考的“向陽紅01”船,正在探尋著它的奧秘。  這艘環球科考船帶來了哪些“神器”,可以讓深海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可直播的“千里眼”  以不低于1600萬像素、2.0以上大光圈自動拍

    “大洋一號”開始執行第22航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任務

      12月8日下午3時,隨著一聲高亢的汽笛聲,5600噸的我國遠洋科學考察船“大洋一號”從廣州長洲碼頭起航,開始執行我國第22航次的環球大洋科學考察任務。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等出席歡送儀式。   “大洋一號”船長曹業政介紹,本航次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主要科考任務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