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組信息
大豆灰斑病又稱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時也是我國大豆主產區的一個主要病害,尤其在東北三省的發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東北地區造成的產量損失在10%至30%之間。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國,據報道損失可達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葉片、種莢和籽粒等多個部位發生,嚴重影響大豆的品質。目前對于該病的防治基本上依賴于農藥,但是由于該病菌的抗藥性逐漸產生,東北等地發現的灰斑病已經較難防治。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我國培育出了一些抗該病的大豆品種,但是據調查,這些抗病品種也在喪失對該病的抗性。 為了分析大豆灰斑病的致病機制,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劉俊課題組和黑龍江大學教授馬淑梅合作,在田間分離了多個致病的生理小種,其中發現的1號生理小種具有很強的致病性,是黑龍江地區的一個主要致病優勢小種,正常年份引起的產量損失可達30%。劉俊課題組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技術(SMRT)對......閱讀全文
科學家解析大豆灰斑病菌基因組信息
大豆灰斑病又稱褐斑病、蛙眼病,由真菌Cercospora sojina Hara引起,是世界性的病害,同時也是我國大豆主產區的一個主要病害,尤其在東北三省的發病最重。大豆灰斑病菌引起的病害在東北地區造成的產量損失在10%至30%之間。在阿根廷和巴西等國,據報道損失可達60%以上。灰斑病可在大豆的
魚雷斑病病例分析
魚雷黃斑病變被認為是一種良性先天性病變。該病變形態像一枚魚雷(潛艇導彈),水平比垂直方向更寬。它可能與通常位于病變部位的衛星病變有關。在1992年,Roseman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此之前,它被稱為視網膜色素上皮單個的低色素細胞。筆者報道了一例魚雷黃斑病變病案,使用了掃頻光學相干層析成像(SSO
脊灰病的檢查
脊髓灰質炎的不動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多正常精良少數繼續患者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多血沉增速 腦脊液檢查語氣:細胞數迅速降低蛋白量則增高形成蛋白細胞分離心地現象 病毒分離:起病一周內可從咽部及糞便內分離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門拭子采集標本并保存于含有抗生素的Hank
脊灰病的病因
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屬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病毒呈球形,直徑約20~30nm,核衣殼為立體對稱20面體,有60個殼微粒,無包膜。根據抗原不同可分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癱瘓,各型間很少交叉免疫。脊髓灰質炎病毒對外界因素抵抗力較強,但加熱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升汞和各種氧化劑如雙氧水
脊灰病的病理
病毒在神經系統中復制導致了病理改變,復制的速度是決定其神經毒力的重要因素。病變主要在脊髓前角、腦髓質、橋腦和中腦,開始是運動神經元的尼氏體變性,接著是核變化、細胞周圍多形核及單核細胞浸潤,最后被噬神經細胞破壞而消失。但并不是所有受累神經元都壞死,損傷是可逆性的,起病3~4周后,水腫、炎癥消退,神
脊灰病的病因
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屬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病毒呈球形,直徑約20~30nm,核衣殼為立體對稱20面體,有60個殼微粒,無包膜。根據抗原不同可分為Ⅰ、Ⅱ、Ⅲ型,Ⅰ型易引起癱瘓,各型間很少交叉免疫。脊髓灰質炎病毒對外界因素抵抗力較強,但加熱至56℃以上、甲醛、2%碘酊、升汞和各種氧化劑如雙氧水
脊灰病的病理
病毒在神經系統中復制導致了病理改變,復制的速度是決定其神經毒力的重要因素。病變主要在脊髓前角、腦髓質、橋腦和中腦,開始是運動神經元的尼氏體變性,接著是核變化、細胞周圍多形核及單核細胞浸潤,最后被噬神經細胞破壞而消失。但并不是所有受累神經元都壞死,損傷是可逆性的,起病3~4周后,水腫、炎癥消退,神
脊灰病的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大多正常精良少數繼續患者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多血沉增速 腦脊液檢查語氣:細胞數迅速降低蛋白量則增高形成蛋白細胞分離心地現象 病毒分離:起病一周內可從咽部及糞便內分離出病毒可用咽拭子及肛門拭子采集標本并保存于含有抗生素的Hanks液內多次協和送檢可增加陽
脊灰病的鑒別診斷
有流行病史及接觸史初起時有發熱,汗出,咳嗽,流涕,煩躁,腹痛,腹泄等呼吸道及輕度消化道診斷癥狀,經過l~日后癥狀希望消退,但數日后身熱復起,全身后來不適感覺的藥過敏肌肉疼痛,不愿人抱或有嗜睡,繼則逐漸出現肢體癱瘓癱瘓呈弛緩性不對稱分布下肢多于上肢,幸運其他肌群亦可受累如長期不見再世恢復,人品除病
脊灰病的臨床特征
臨床表型差異很大,有兩種基本類型:輕型(頓挫型)和重型(癱瘓型或非癱瘓型)。 輕型脊髓灰質炎占臨床感染的80%~90%,主要發生于小兒。臨床表現輕,中樞神經系統不受侵犯。在接觸病原后3~5天出現輕度發熱,不適,頭痛,咽喉痛及嘔吐等癥狀,一般在24~72小時之內恢復。 重型常在輕型的過程后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