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大部分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從剛得知懷孕的欣喜,到經歷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到最后分娩時的痛苦,都對給媽媽們留下深刻的回憶。對于準備當媽媽的人來說,如何備孕是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對于孕婦來說,如何保護自己與胎兒的健康是則是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問題;分娩的方式以及孩子日后的健康生長則需要更加長久的考慮與規劃。針對近段時間以來在與懷孕有關的領域的研究進展,進行簡要的盤點,希望能夠給年輕女性以及準媽媽們提供有用的信息。 1. JAMA Psych:女性在孕期患精神疾病或不會對胎兒和孕婦帶來嚴重健康影響 doi: 10.1001/jamapsychiatry.2017.2733 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JAMA Psychiatr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三種常見的精神健康疾病(抑郁癥、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障礙)或許并不會對孕婦或嬰兒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研究者Kimberly Yonkers說道,我......閱讀全文
多年以來,一些父母已注意到他們的自閉癥孩子在發燒時的行為癥狀有所減輕。在過去的15年中,至少有兩項大規模的研究記錄了這種現象,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發燒會產生這種影響。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可能是這一現象背后的細胞機制。在對小鼠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在某
多年以來,一些父母已注意到他們的自閉癥孩子在發燒時的行為癥狀有所減輕。在過去的15年中,至少有兩項大規模的研究記錄了這種現象,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發燒會產生這種影響。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可能是這一現象背后的細胞機制。在對小鼠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在某
多年以來,一些父母已注意到他們的自閉癥孩子在發燒時的行為癥狀有所減輕。在過去的15年中,至少有兩項大規模的研究記錄了這種現象,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發燒會產生這種影響。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可能是這一現象背后的細胞機制。在對小鼠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在某
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買房、求職、生娃、上學等常規命題讓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負擔加重,甚至于超負荷。由此引發的抑郁癥等多種精神類疾病問題也日益突出。據統計,抑郁癥目前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病,預估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第2類疾病。 目前,全球最暢銷的抗抑郁藥物是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發育障礙類疾病。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溝通困難、重復刻板行為以及言語發育遲緩。患者通常起病于3歲之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可能需要持續一生的治療。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治愈自閉癥的藥物。 2010年丹麥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懷孕時受到嚴重感染的女性更容易生出有自閉癥的
葉酸(folic acid)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幾十年來,孕婦和準備受孕的婦女都被建議提前服用葉酸,以降低新生兒的某些出生缺陷風險,尤其是在某種程度預防嬰兒的大腦和脊柱等重大出生缺陷。JAMA:產前補充葉酸與自閉癥風險降低有關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2013 Feb 1
自閉癥譜系障礙(簡稱自閉癥)兒童表現社會交流缺陷、刻板重復行為和狹隘的興趣等行為學特征。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大約1%的兒童表現為自閉癥,但僅少部分具有明確的遺傳學病因。哪些環境因素導致和如何導致自閉癥是自閉癥研究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孕婦懷孕期間服用抗癲癇藥如丙戊酸(VPA)等會增加兒童罹患認知障礙和
一個國際團隊在《英國醫學雜志》發表報告說,基于大量人群健康數據的分析發現,如果女性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抑郁藥,可能會略微增加她們所生孩子患自閉癥的風險。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嘗試利用多種分析方法來梳理2001年至2011年間采集自瑞典的人群健康數據,這其中涉及超過25萬名居住在斯德哥
人體寄生著一群微生物,菌群會因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而發生改變,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通過食用益生菌或“糞便移植”等操作,可能會阻止自閉癥病情發展。 UVA的研究人員通過阻斷免疫系統生產炎癥分子(誘發多發性硬化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分子),阻止了小鼠自閉癥樣疾病發展。他們還提供了懷孕早期檢測自閉癥的方法。
弗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母親微生物菌群決定孩子自閉癥和其他神經發育障礙風險。 人體寄生著一群微生物,菌群會因我們吃進去的東西而發生改變,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通過食用益生菌或“糞便移植”等操作,可能會阻止自閉癥病情發展。 UVA的研究人員通過阻斷免疫系統生產炎癥分子(誘發多
據報道,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懷孕期間居住在噴灑農藥的農場附近,孩子患自閉癥的風險高出近八成。 該研究揭示了農藥的使用與孕婦后代患自閉癥的關聯性。它參考了加州使用商業用農藥的資料,還有約1000戶有自閉兒家庭的居住地址。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研究了參與者在懷孕期間以及大約生產時的居住地點。研究發現
給予有自閉癥癥狀幼兒布美他尼藥的臨床試驗顯示了進度。 據一則新的報告顯示,一種藥物可防止自閉癥模型的懷孕小鼠的后代出現自閉癥行為,雖然無法在產前將該藥物給予人類孕婦(因為沒有辦法篩檢人類胎兒的自閉癥),但在之后的發育過程中給予該藥物,即將這種藥物給予已經出現自閉癥癥狀的幼童,這樣的臨床試驗
降低氯離子可恢復轉換功能 據一則新的報告顯示,一種藥物可防止自閉癥模型的懷孕小鼠的后代出現自閉癥行為,雖然無法在產前將該藥物給予人類孕婦(因為沒有辦法篩檢人類胎兒的自閉癥),但在之后的發育過程中給予該藥物,即將這種藥物給予已經出現自閉癥癥狀的幼童,這樣臨床試驗正在取得進展。自閉癥譜系障礙或
細胞是生物學的基本單位,研究人員正更加努力地嘗試將它們進行單個分離、研究和比較。單細胞測序是指DNA研究中涉及測序單細胞微生物相對簡單的基因組,更大更復雜的人類細胞基因組。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對人死后腦組織的研究,發現特定腦細胞中基因活性的變化與自閉癥患兒的嚴重程度有關。作者認為,
Bristol大學、Broad研究所和麻省總醫院(Broad)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Genetics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自閉癥譜系障礙(ASD)與普通人ASD相關性狀的遺傳學關聯。這項研究表明,自閉癥的風險基因廣泛存在于普通人中。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發育障礙類疾病,可導致嚴重的社交
多項研究發現,媽媽懷孕期間肥胖和糖尿病與兒童自閉癥(AS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輕度神經發育問題的風險有關。 2018年6月,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Thomas Buchanan及其團隊報道,在美國,孕婦患糖尿病與新生兒患自閉癥的風險增加相關。Buchanan告訴《科學家》雜志,“
最近,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的科學家們發現,細菌細胞壁碎片可穿過胎盤進入胎兒正在發育的神經元中,從而改變胎兒大腦的解剖學以及出生后的認知功能。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9日《Cell Host & Microbe》雜志。 這項研究在實驗模型中得出的結果,對于“產婦在懷孕期間細菌感染,與兒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都表明,父母在很多方面都會給未來后代的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比如父母的飲食方式、年齡、體重、是否感染、女性孕期所暴露的物質等等都會對后代的生長發育產生一定效應,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這些研究報告將告訴各位哪些因素會影響后代的健康! 【1】Fr
之前有研究報道鉛和高濃度錳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自閉癥特征。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有關重金屬(例如鉛和汞)、必須營養素(例如錳)對自閉癥影響的研究一直面臨某些局限性,比如根據已經確診了的自閉癥患者的血液樣本,并且也不能很好的將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區分開來。 來自西奈山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用激光繪制了兒童不同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發育障礙類疾病,可導致嚴重的社交行為變化,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溝通困難、重復性行為、行為刻板以及言語發育遲緩。患者通常起病于3歲之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可能需要持續一生的治療。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治愈自閉癥的藥物。自閉癥的病因非常復雜,半真半假的流言也特別的。兒科領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壁肽聚糖組分如何穿過胎盤和進入發育中的神經元,從而改變胎兒大腦結構和出生后的認知功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3月9日那期Cell Host &
由Zika病毒引起的小頭癥畸形最近成為驚人的頭條新聞。盡管人們之前很少聽說過妊娠期感染和大腦發育的關系,但流行病學家對此間關聯的了解已經很多年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母體免疫激活足以改變大腦的發展,這和自閉癥譜系的障礙可能有因果關系。 關于這個問題,在2月26日Science上報導了Choi等
根據12月4日在《Obstetrics & Gynecology》雜志上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孕婦通常拒絕接種疫苗,其中包括流感疫苗和破傷風類毒素,減少白喉類毒素和無細胞百日咳(Tdap)疫苗。 來自Aurora的科羅拉多大學Anschutz醫學校區的醫學博士,公共衛生碩士Sean T.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JNeurosci》上關于少齡母親的新研究,媽媽在懷孕期間免疫系統的狀態也許會影響她的孩子腦部神經的連接性。這項研究強調了母親孕期健康狀態對孩子長大后患神經疾病的影響。圖片來源:Spann et al., JNeurosci (2018) Marisa Spann、Brad
十年前,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科學家發現免疫系統紊亂與神經發育障礙(如自閉癥autism)有關。此后,自閉癥患者死后的大腦研究以及流行病學研究都支持了這一觀點,免疫系統異常與自閉癥譜系障礙ASD存在關聯。 人們還不了解的是,這種免疫異常是自閉癥的發生因素,抑或只是一個副作用。日前加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官網日前發布公告稱,該校科學家與挪威公共衛生研究院合作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懷孕初期感染過單純性皰疹病毒2型(HSV-2)的孕媽媽,生出自閉癥譜系障礙(ASD)男孩的風險比沒感染的媽媽高出一倍,首次為孕期感染該病毒與自閉癥存在高度關聯提供了免疫學證據。研究結果刊登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兩篇免疫學論文,討論了孕期炎癥如何導致小鼠后代行為異常。新研究揭示了腸道細菌、免疫系統和大腦發育之間的復雜相互作用。 科學家已經知道,在靈長類和嚙齒類動物中,懷孕期間的母體免疫激活(MIA)可導致后代出現由神經發育障礙引起的行為異常。而在人類中,研究表明暴露在母體
在剛剛結束的2016國際自閉癥研究大會上,一項新研究吸引了國內外的目光。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結果顯示,孕婦葉酸水平過高,其下一代患自閉癥的風險增加2倍,當孕婦維生素B12水平過高,其所生孩子患自閉癥風險增加3倍,而當孕婦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均高時,所生孩子將來被診為自閉癥譜系
有自閉癥譜系障礙的人,出生后大腦通常會經歷一段時期的加速發育。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么,或者這些變化是否與任何特定的行為變化有關聯。 最近,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懷孕的小鼠中,炎癥——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可以觸發神經干細胞的過度分裂,導致后代大腦的“過度
在剛剛結束的2016國際自閉癥研究大會上,一項新研究吸引了國內外的目光。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結果顯示,孕婦葉酸水平過高,其下一代患自閉癥的風險增加2倍,當孕婦維生素B12水平過高,其所生孩子患自閉癥風險增加3倍,而當孕婦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均高時,所生孩子將來被診為自閉癥譜系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