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明研究員獲德國洪堡研究獎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員接到德國洪堡基金會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的通知,因其在化學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杰出成就而獲得了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洪堡基金會設立,專門授予國外的杰出學者,以表彰其在科學研究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獲獎者將被邀請到德國科研機構和大學開展短期的訪問合作研究,以促進德國與其它國家之間的科研合作與交流。 在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楊學明利用自行研制且國際領先的科學儀器,在化學動力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性的、備受國際矚目的重要研究成果,共發表研究論文200余篇,其中有7篇《科學》(Science)論文,1篇《自然》(Nature)論文。他的系列性研究工作將化學反應動力學實驗研究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通過與理論學者的合作,解決了化學動力學研究領域長期存在的一些科學難題,在反應過渡態及共振態動力學研究方面做......閱讀全文
楊學明研究員獲德國洪堡研究獎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員接到德國洪堡基金會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的通知,因其在化學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杰出成就而獲得了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洪堡基金會設立,專門授予國外的杰出學者,以表彰其在科學研究和
大連化物所楊學明研究員榮獲洪堡研究獎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員接到德國洪堡基金會主席Helmut Schwarz教授的通知,因其在化學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杰出成就而獲得了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洪堡基金會設立,專門授予國外的杰出學者,以表彰其在科學研究和教育方
陳長汶獲洪堡研究獎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長汶博士獲得著名的洪堡研究獎(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洪堡研究獎由德國洪堡基金會設立,專門授予外國的杰出學者,以表彰其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獲獎者將被邀請到德國科研機構
楊學明:歸來是生命的輪回
編者按: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科學院圍繞創新科技目標,實施“創新2020”人才發展戰略的第一年,各項人才工作全面展開,人才系統工程不斷深入推進。“千人計劃”、“百人計劃”、“西部之光”等重要人才計劃工作成效顯著,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正在和諧
大化所楊學明院士等在《科學》發表研究評述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學明院士、張東輝研究員以及中國科學院杰出訪問學者Timothy Minton教授應邀為美國《科學》雜志撰寫了題為“重新思考高能化學反應”的研究評述(Perspective)。6月29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登了此篇文章。
楊學明院士:時間鏡中的十三年
時間如同一面不會撒謊的鏡子。進入大連化物所13年來,第一批“萬人計劃”入選者楊學明的時間都到哪里去了?時間之鏡對楊學明的寫照是:研發科學儀器、做出科研成果、培育科學人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在的小樓樸素別致,依山而建,隱在一
楊學明:“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想做好實驗科學研究,應該先把科學儀器做好,掌握關鍵技術。”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一直在研發先進科學儀器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行。 2022年末,他因研發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靈敏度量子態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和幾何相位效應
楊學明: “做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想做好實驗科學研究,應該先把科學儀器做好,掌握關鍵技術。”20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一直在研發先進科學儀器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和前行。2022年末,他因研發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靈敏度量子態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學儀器,揭示了化學反應中的量子共振現象和幾何相位效應的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楊學明當選中科院院士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9日揭曉。 51名科學家從314名有效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總數達到727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當選。 按《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規定,中科院增選院士每兩年舉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
李文輝、楊學明、莫毅明獲2022未來科學大獎
2022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名單于21日揭曉,李文輝獲得“生命科學獎”,楊學明獲得“物質科學獎”,莫毅明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人獎勵675萬元人民幣。乙型肝炎是人類健康的大敵,目前全球仍有超過2.5億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者會有高風險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