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吸了毒,很多人戒掉還會復吸?曾經因為吸毒失去了家人、朋友、健康和生計,整個人生幾乎被毀,為什么還要重新沾染毒品? 阿片制劑的戒斷過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戒斷之后必須面對徹底脫離原來虛幻的精神狀態而融入現實正常生活。戒掉海洛因后,Anthony Sharples這樣寫道:在實際生活中我盡量避免在于吸毒者接觸,因為他們的出現和談話最能激發我對海洛因的強烈欲望,同樣,所有與此相關的東西、地理、社會、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種種因素,只要和吸毒有關我就必須避免。 早期毒品使用環境是觸發復吸的持續的、強有力的誘因。 環境對表觀遺傳學的影響不言而喻。9月27日,南卡醫科大學(MUSC)的研究小組在《Neuron》發表文章證明,不改變基因本身,表觀遺傳因素讓大腦酶類改變了基因的包裝壓縮,最終影響了復吸這一過程。 環境誘導吸毒的分子基礎 MUSC教授、William E. Murray SmartState?捐贈主席Christ......閱讀全文
70%的煙民會在戒煙一周后復吸——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比例。科學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遺傳或代謝的原因,有些人輕輕松松就能戒掉煙癮,而另一些人即便痛下決心,還是屢戒屢敗。何以至此?一直沒有人能夠作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解釋,或為戒煙者指出一條明路。 煙民體質分兩種 為了打破這一困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今天是世界禁毒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獲悉,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和第四軍醫大學附屬唐都醫院共同發起多中心臨床研究,將聯合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及其它十余家傳統毒品成癮治療單位,擬建立藥物-神經調控-心理康復-家庭社會支持的全新戒毒模式,共同破解全球難題。最新臨床研究將持續兩年,并招募
大公司 01 拓展免疫球蛋白潛力 Shire達成合作協議 藥明康德:AB Biosciences和全球罕見病領域生物技術領導者Shire近日宣布,雙方簽署了一項協議,Shire獲得全球獨家授權進行開發并商業化AB Biosciences的泛受體相互作用分子(PRIM),該產品使用A
瑞典卡羅琳研究院4月28日發表報告說,該院將于明年開始在北歐3個國家展開抗尼古丁疫苗的人體比對試驗,這種疫苗旨在幫助吸煙者戒除煙癮。 據瑞典媒體報道,經過10年研制,卡羅琳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瑞典獨立制藥公司創始人托尼·斯文遜領導下制成了這種抗尼古丁疫苗,并將其命名為“尼疫苗”。
南京大學的張辰宇(Chen-Yu Zhang)主要從事microRNA、線粒體功能和人體及細胞能量代謝研究。近年來因發布了多項有關miRNA的驚人研究成果而廣受關注。迄今已在包括Cell, Nature, Science及其子刊(~22篇)在內的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約150余篇。 本月,張辰
新聞緣起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戒毒疫苗,可以幫助吸毒者擺脫毒癮。這種疫苗可以釋放一種結構與可卡因分子相似的化學物質,然后附在感冒病毒上。注入人體后,人體免疫機制就會發揮作用,將這種化學物質視為“入侵者”,形成可卡因抗體。當再遇到可卡因
電子煙(e-cigarettes)可產生與傳統可燃煙類似的味覺及吸入刺激,正在逐漸成為時代新寵。然而,圍繞電子煙的爭議也與日俱增,尤其是長期使用電子煙對健康的影響,電子煙是否真的有助于老煙民減少或停止吸煙,電子煙中致癌物的含量,以及此類產品在推動年輕人尼古丁成癮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美國,6.1
盡管吸煙是不受歡迎的,然而世界的許多地方吸煙者的總數量仍在增長,圖片來源:BBC 《柳葉刀呼吸內科》(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雜志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通過血液測試能幫助人們選擇一個戒煙策略(即測試吸煙者血液內的尼古丁代謝率可預測不同的戒煙療程取得的效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