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省食藥監局通報,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共完成并公布監督抽檢食品樣品9294批次,共發現不合格樣品167批次,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8.2%。 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食品主要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冷凍飲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水產制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這15大類, 其中食用農產品和飲料(主要是桶裝純凈水)不合格數量最多,分別有94批次、38批次。 不合格問題主要存在四個方面: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微生物污染;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其中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產品最多,占了不合格總數的56.29%,檢出微生物污染的產品也不少,占不合格總數的34.73%。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山西省食藥監局已責成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采取措施依法查處,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消除隱......閱讀全文
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總局組織抽檢餅干、酒類、水果制品、飲料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540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27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其中不乏永輝、沃爾瑪等大型商超上黑榜。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樣品9批次,餅干、酒類、
2月21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了7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3批次,餐飲食品不合格4批次。 抽檢信息顯示,餐飲食品不合格4批次,分別為太原市小店區祥粥金繡源粥店銷售的碗,高平市長平街馬應貴蘭州拉面館銷售的勺子,太原市小店區祥粥金繡源粥店銷
倍肯集團參加北京直屬機關工委舉辦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益活動北京食藥監參加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系統培訓使用“倍肯數字化食品安全質量監測系統BK-iQM(C)型”對食材進行實時檢測 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引人關注。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投入大量資金陸續為省、市級監管及技術機構配備了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