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熱電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姜鵬、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502組)在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采用高熵合金提高晶體結構對稱性的策略,成功調控GeSe晶體結構,大幅度提高GeSe材料的熱電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8134)上。 熱電技術能夠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作為一種潔凈能源轉換方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傳統的高性能熱電材料通常含有Bi、Pb、Te等價格昂貴、毒性高的元素,阻礙了其大規模應用。GeSe是一種潛在的環境友好的熱電材料,理論預測其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長期以來,由于缺少有效的摻雜方法,導致其載流子濃度和電導率都非常低,嚴重影響了其熱電性能的提升,迄今為止,文獻報道的GeSe材料zT實驗值最高為0.2。 本工作中,該團隊采用高熵合金提高結構對稱性的策略,通過......閱讀全文
多元素材料 “高熵合金”越是低溫越堅韌
在77K溫度下,背散射電子成像顯示,斷裂錯位作用形成的晶格結構導致了變形,由此引起納米結對現象。 一種名為“高熵合金”的新概念合金設計,已經帶來了一類多元素材料。最近,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開發出一種叫做鉻錳鐵鈷鎳(CrMnFeCoNi)的高熵合金,經
大連化物所熱電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姜鵬、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502組)在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采用高熵合金提高晶體結構對稱性的策略,成功調控GeSe晶體結構,大幅度提高GeSe材料的熱電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熱電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姜鵬研究員、包信和院士團隊在熱電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采用高熵合金提高晶體結構對稱性的策略,成功調控GeSe晶體結構,大幅度提高GeSe材料的熱電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熱電技術能夠實現熱能與電能之間的相互轉化,作為一種潔凈能源
一種高性能超低溫材料:高熵合金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近期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深入研究了CoCrFeNi高熵合金的超低溫服役行為,發現液氦環境下孿晶主導的變形機制引發了鋸齒流變行為,變形孿晶和相變行為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其優異的力學性能。COCRFENI高熵合金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 超低溫材料在深空探測、應
大連化物所納米熱電材料等離激元性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姜鵬、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與副研究員周傳耀、中科院院士楊學明團隊,以及大連理工大學教授曹暾合作,在納米熱電材料的等離激元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上。 Bi2Te3是研究最為廣泛的熱電材料之一,因其具有奇異的
PNAS發文:寧波材料所合成高熵MAX相材料
12月26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MAX相新材料創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elemental single-atom-thick A layers in nanolaminated V2(Sn, A) C (A=Fe, Co,
識得“廬山”真面目 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可兼得
《周易》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所謂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堅強與堅韌并存,是歷史和自然對一個完美事物的重要標準之一。金屬材料的制備和使用淵源千年,是我們建設和改變世界所用的最大量和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完美難以企及,金屬材料的強與韌往往不可兼得。因此從幾千年前冷兵器時代武
研究人員測試多元素高熵合金發現驚奇結果
金屬合金設計中有一個新概念---叫做“高熵合金”---它是一種已經生產出來了的多元材料,這種材料不僅是迄今為止測定到的最堅韌的材料之一,而且與大多數其他材料也不相同,它的韌性、強度和延展性在低溫條件下均有顯著地提高。該合金的合成和測試是由美國能源部(DOE)的Lawrence Berkeley和
Nature: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因此從幾千年前冷兵器時代武器制造開始,人們就一直在追求堅強與堅韌并存的金屬材料,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已經意識到,金屬材料的不同處理過程一定在改變著什么,因為它會帶來強韌性的顯著變化。隨著我們認知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我們已經知道,這個“什么”,就是材料的結構。所謂“千錘百煉”也就是說的這個改變
Nature: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周易》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所謂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堅強與堅韌并存,是歷史和自然對一個完美事物的重要標準之一。金屬材料的制備和使用淵源千年,是我們建設和改變世界所用的最大量和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完美難以企及,金屬材料的強與韌往往不可兼得。 因此從幾千年前冷兵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