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對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請他們對報告內容進行了解讀。 充分肯定十八大以來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郇慶治表示,十九大報告對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他表示,黨和政府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建設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大量成績表明,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中央黨校哲學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研室副主任孫要良認為,十九大報告肯定了過去5年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如全黨、全國人民貫徹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忽視......閱讀全文
有了生態文明才有美麗中國――十八大代表熱議生態文明
??? “十七大報告中,‘生態文明’這個詞用了兩次,一個小自然段,94個字。這次十八大報告,‘生態文明’這個詞出現了15次,用7個自然段進行論述,一共是1398個字。我統計得不一定準確,但這次黨代會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來加以強調、加以謀劃,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別
2009年生態文明十大負面事件
由中國產業報協會和中國環境報道網聯合評選的2009年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十大負面事件日前揭曉,進一步向公眾敲響了環境保護的警鐘。 這十大負面事件是: 一、重金屬污染事件頻發 2009年8月,湖南武岡市發生了因企業污染造成兒童血鉛超標的事件,354名兒童血鉛“疑似超標”。幾乎在同一時
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述評
又是一年春來到。生機盎然的春天一步步走來,中華大地的綠色一天天增多。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出“組合拳”
中央政治局會議近日審議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在9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高選民、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審計署副審計長陳塵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介紹了這一總體方案的主要內容和相關配套文件等情況。 八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評價了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明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第二個百年目標兩個階段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對相關任務進行了部署。如何理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
建設美麗中國的光榮使命 十九大報告引代表強烈反響
金秋十月,黨的十九大在京隆重開幕。18日當天,代表們認真聆聽并分組討論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的報告。聽到動情處,他們熱烈鼓掌,為五年來的巨大成就所感動;講到會心處,他們感觸頗深,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充滿信心。 重任在肩,不懈努力 談及聆聽十九大報告的感受,十九大代表、江蘇省環境監
【解讀十九大報告】為什么習總如此重視生態文明建設?
18日,習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式上的報告引發強烈反響,各位組員也在第一時間做了學習。十九大報告對生態文明建設著墨很多,更首次提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今天,小組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的一篇文章,系統解讀十九大報告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
十八大代表熱議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永續發展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字字鏗鏘的鄭重宣示。 ????“美麗中國”,詩化的語言,迅速成為“熱詞”,溫暖著億萬人: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寫在了自己的行動綱領上,也刻在了13億人民的心坎里。 ????會場內外,“美麗中國”是名副其實的“高頻詞匯”,為著
習近平: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
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習近平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
全球已出現八大生態危機
第六屆中國生態文化高峰論壇昨天在北京市延慶縣舉行,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表示,全球已經出現了森林大面積消失、土地沙漠化擴展、濕地不斷退化、物種加速滅絕、水土嚴重流失等八大生態危機。 本屆論壇主題為“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從生態文化理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