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披露的不合格進境食品中,產地為日本的2批次可口可樂飲料被檢出超限量使用營養強化劑鈣。這2批次產品為可口可樂北海道藍莓味清涼飲料,共計1.7噸,進口商均為寧波雨田偉業進出口有限公司。 這并非可口可樂首次出現在未準入境食品名單中。2015年,6批次由The Coca-Cola Company(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冷凍濃縮橙汁,共計78噸,因菌落總數超標被退貨。2016年,來自美國的9批次可口可樂飲料產品因為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苯甲酸而被退貨處理。 不合格食品中,還有5批次來自澳大利亞的“奔富”葡萄酒未予準入,涉及進口商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來自新西蘭的THREE PEAKS麥盧卡蜂蜜UMF6+被檢出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美國的歌帝梵軟心黑巧克力條、歌帝梵軟心牛奶巧克力條超過保質期;泰國的多個口味小浣熊牌調味海苔卷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閱讀全文
可樂在臺被曝防腐劑超標 但按國內標準未超標 專家指出――沒有添加劑 可樂仍含致癌副產物 近日,臺灣相關部門披露,來自上海可口可樂飲料公司的零度可口可樂原液,含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攝入過量將危害人體健康。 此前,有專家表示,“
英媒稱,最新研究發現,吃垃圾食品會殺死能抵御肥胖、糖尿病、癌癥、心臟病、炎癥性腸病和孤獨癥的腸道細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10日報道,人體腸道內有大約3500個菌種,總重量約為3磅(1磅約合0.45千克)。 科學家現在認為,以種類有限的高度加工食品為基礎日常飲食,會使腸道菌群數量減
自5月24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正式實施后,市面上所有的飲用水都開始悄悄“變裝”,“名不副實”的標簽開始漸漸退出市場,專家表示這是我國水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進步趨勢,消費者也終于可以看得清楚,喝得明白。 變化 礦物質水名稱被禁 新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標是強制性標準,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