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省德清縣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部分居民血鉛超標(即體內血液中鉛含量超過血液含鉛正常值)的禍端。5月16日,記者從浙江省德清縣新聞辦獲悉,德清集體血鉛超標事件發生后,該縣共有2152人接受體檢,共檢測出血鉛超標332人。目前海久電池公司法人代表已被刑事拘留。 近年來,全國各地頻頻出現的“血鉛污染事件”,不斷刺痛著社會的神經。一組組令人痛心甚至憤怒的數字,都與那些地方周邊的鉛酸電池生產企業或者鉛冶煉企業有關。 今年4月,環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聯合開展的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正式“亮劍”,全面徹查鉛蓄電池行業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成為此次行動的首要任務。 鉛酸電池行業為何如此“紅火”?在鉛酸電池生產加工、使用、回收處理等環節中,到底哪個“節點”在惹禍?鉛酸污染問題如何解決?“一刀切”能否奏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鉛酸蓄電池行業為何如此“紅火”? 記者了解到,我國10年前鉛酸電池行業產值僅......閱讀全文
“當廣西提高了警惕,加高了門檻,這些違規企業又要到哪里去?” 1月31日,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發生后的第16天,“兇手”才被明確指認。 當日,廣西官方宣布,涉案企業是廣西金河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河礦業”)和金城江鴻泉立德粉廠(下稱“立德粉廠”),涉嫌違法排污的7名相關責任人已被依
3月1日,由環境保護部發布的《電池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簡稱《標準》)即將實施,該《標準》對電池工業企業水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重點區域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做出了明確規定。 有專家認為,新發布的《標準》對于我國履行環保國際公約、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
3月18日,由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煙臺大學、魯東大學三方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煙臺海岸帶所環境化學實驗室秦偉研究員主持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海水重金屬污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 “海水重金屬污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是煙臺海岸帶所首個獨立
3月18日,由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煙臺大學、魯東大學三方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煙臺海岸帶所環境化學實驗室秦偉研究員主持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海水重金屬污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 “海水重金屬污染物的現場快速檢測傳感器技術研究”是煙臺海岸帶所首個獨立
重金屬污染防治攻堅戰 中國第一個“十二五”專項規劃獲批,湖南、廣東等14個省份被列為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對象。 “從現在開始,這4452家企業,要全部給死死盯住……”2月18日,在環保部召開的《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視頻工作會議上,該部部長周生賢給各地
以國家的力量 現在需要國家來運用它的力量。 環保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的官員稱,“在國家層面,環保部、衛生部、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正在聯合制定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實施細則。按照國務院要求,一定會確保老百姓的知情權,而且還將大規模進行體檢。” 該官員介紹,環保部在去年就已經布置
2010年是多災的一年。這一年,無數的新聞背后是嘆息還是反思? 氣候談判天津會議 2010年10月4日至9日,聯合國今年第四次氣候變化談判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AWG-LCA)第12次會議和《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繼續減排承諾特設工作組(AWG-KP)第
中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31日在此間舉行的全國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上說,環保部決定,重金屬污染發生在哪個省、哪個市,將先實行“區域限批”,再調查研究。 一段時間以來,浙江、廣東、安徽、云南、湖北、湖南等地發生血鉛超標事件,大多“禍”起重金屬污染。一些鉛蓄電池等生產企業違法排污造成重金屬污染,給
自2009年至2010年間,全國共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達31起,目前,我國由于在重金屬的開采、冶煉、加工過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屬如鉛、汞、鎘、鈷、砷等進入大氣、水、土壤,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2011年1月,安徽懷寧爆發兒童“血鉛超標”事件,重金屬污染之殤讓國人再次警醒
汽配城有廉價的神秘機油出售,網上有中介可以代售舊機油。業內人士表示,這多用于冒充好機油,在業內這也被稱為“地溝油”。 據悉,機油以舊充新將影響發動機性能,進而危及駕車者的生命。 記者日前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本市即將啟動針對廢機油、廢舊機動車蓄電池等污染物的專
核心提示: 水污染在今年春節之后終于“攤上大事兒”,由于爆料的人越來越多,參與調查的媒體越來越多,水污染的狀況更清晰地“浮上了水面”。 目前地下水正面臨著多種污染源的滲透,形勢已非常嚴峻,引發公眾對飲水安全的擔憂。有媒體稱部分企業利用滲井排污已近20年,多地現癌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