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吐不快:中藥“毒”性不等于有毒
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藥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藥也有害 最近,“馬兜鈴致癌”事件沸沸揚揚。此事源起發表在《轉化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文章提示馬兜鈴酸或為肝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但并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對此,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稱,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系,尚無有力的數據支撐。 上述那篇論文研究結果指出,中國臺灣98例肝癌中的78%、大陸89例肝癌中的47%,顯示馬兜鈴酸相關突變特征。其實,基因突變不等于癌,含馬兜鈴酸中藥與肝癌的內在聯系尚不清楚。但是,在媒體的反復傳播下,標題變得越來越聳人聽聞。例如,《“害人不淺”馬兜鈴酸是個什么東西?臺灣八成肝癌及大陸近五成肝癌兇手竟是它!》《傷肝傷腎還強致癌!“馬兜鈴酸”這個名字一定要記牢》《這個研究火了,馬兜鈴酸致肝......閱讀全文
中藥到底有沒有毒?
“是藥三分毒,無毒不入藥”。有關專家強調,中藥有毒,不在藥之過,往往在用之過,應管好“用藥”這一環節。近日,為緩解老百姓用藥安全焦慮,有關部門最近出臺相關政策,要求28種含毒中成藥在藥品包裝和說明書上加以標注。 人們常說“以毒攻毒”,而中藥成分復雜,很難全面準確標注有效成分。例如人參
中藥“有毒”是誤讀:歐美用食品標準來管中藥
1 中藥重金屬超標是個老話題。海外消費者對中藥存在誤解,西醫理念和中醫理念不一致 最近,中藥重金屬超標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實際上,這在中藥領域是個老話題。盤點這些所謂“超標”事件,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是:出口轉內銷。境外市場發現超標毒中藥,經媒體報道后在國內形成軒然大波
不吐不快:中藥“毒”性不等于有毒
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藥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藥也有害 最近,“馬兜鈴致癌”事件沸沸揚揚。此事源起發表在《轉化醫學》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文章提示馬兜鈴酸或為肝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但并沒有提供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
食藥監總局:28種有毒中藥材須警示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要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說明書必須增加其含有毒性飲片的警示語,涉及國家秘密技術的中成藥品種也在其列。專家指出,這一改變一方面為了平息國際社會對我國含毒中成藥的誤解,另一方面也是中藥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邁出的重要一步。 28種有毒中藥材須警示
中醫藥專家:不要亂用中藥材“食補”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保健品,含中藥成分的保健品尤其是藥食同源的物品更是備受青睞。不過,我省中醫藥專家提醒,雖然阿膠、山藥、蜂蜜等很多種物品都是藥食同源,但并非藥食同性,更不等于藥食同功,食療雖有防治疾病、保健強身、輔助藥療之功效,有不同于藥療的優點,但不等于食療包治百病,更不
中醫藥專家:不要亂用中藥材“食補”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保健品,含中藥成分的保健品尤其是藥食同源的物品更是備受青睞。不過,我省中醫藥專家提醒,雖然阿膠、山藥、蜂蜜等很多種物品都是藥食同源,但并非藥食同性,更不等于藥食同功,食療雖有防治疾病、保健強身、輔助藥療之功效,有不同于藥療的優點,但不等于食療包治百病,更不
中醫藥:正確煎服中藥的九大細節
中醫藥已深入百姓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看中醫、吃中藥,并在家煎煮中藥。那如何正確煎服中藥,才能發揮最大的藥效呢? 看中醫,喝中藥,中藥的煎煮和服用對藥效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確,所服用的中藥就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或療效大打折扣。看中醫專家如何手把手教你煎服中藥: 藥
中國中醫藥報:用中藥就要遵循中醫思維
《傷寒論》第16條“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這一條主要是講太陽病表證的治療一誤再誤,不僅病證不愈,而且病情發生了復雜的變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陽入陰,或損及臟腑,桂枝證已經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湯來解表了。
澳大利亞學者稱在中藥中發現“有毒物質”
據4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報告,宣稱在中國傳統藥材中發現“有毒物質”,其中包括有毒植物、過敏素和瀕危動物的器官。“美國之音”13日引述報告內容稱,雖然中國傳統醫藥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但消費者應該警惕其對身體帶來的危害。 據澳大利亞《太陽先驅報》13日
國寶級中藥陷“守秘”困局 配方難解“有毒”質疑
對外“開放”。 連日來,云南白藥修改補充藥品配方一事依然沒能消除消費者的隱憂。此前,云南白藥一直以“涉及國家秘密技術可不公開”為由,拒絕在其說明書中標明涉嫌毒副作用的配方。 專家指出,這一事件的背后根源在于醫藥市場監管滯后。據了解,中醫藥立法已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