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極的公開課:科學家與中小學生“網聊”
1月31日,青島中小學生在網絡公開課上與南極科考隊員“面對面”。 本報青島1月31日訊(記者 孫軍)與身處南極的科學家“面對面”是怎樣一種體驗?今天,青島同安路小學、基隆路小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附屬中學的150名中小學生就上了這樣一堂課。 青島海洋科普聯盟、國家海洋局青島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打造“藍睛課堂南極全網公開課”,通過海事衛星視頻連線直播,讓正在南極執行我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的“向陽紅01”科考船上4位科學家在南極洲外緣海面上為學生講解南極知識。通過青島廣播電視臺進行的網絡直播,還有更多人在線觀看了這堂公開課。歷時一個小時的公開課上,無論是科考隊尖端的儀器設備,還是鮮為人知的科考故事,都給大家帶來了深深的觸動。 南極,是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最南端的一站。在這一航段,科考隊將主要對南極洲周邊大陸架資源和環境進行綜合調查,涉及海底地質結構、海洋氣候、海洋生態環境等諸多領域。課堂上,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閱讀全文
來自南極的公開課:科學家與中小學生“網聊”
1月31日,青島中小學生在網絡公開課上與南極科考隊員“面對面”。 本報青島1月31日訊(記者 孫軍)與身處南極的科學家“面對面”是怎樣一種體驗?今天,青島同安路小學、基隆路小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附屬中學的150名中小學生就上了這樣一堂課。 青島海洋科普聯盟、國家海洋局青島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聯合
南極?南極洲?南極大陸
根據《南極條約》的界定,南極或南極地區,是指南緯60度以南的海洋、冰架和陸地,即南極洲和南大洋的總稱,面積約5200萬平方千米。 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大洋又名南極洋,包括南緯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積約3800萬
南極特有昆蟲“南極蠓” 基因很獨特
在寒冷的南極,竟然也有一種不會飛的蚊子“南極蠓”。科學家最新報告稱,他們對“南極蠓”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其基因組規模極小,這可能就是“南極蠓”能在南極生存的一個秘訣。 “南極蠓”是南極大陸上唯一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昆蟲,也是南極大陸特有的物種。雖然“南極蠓”體長只有2至6毫米,卻能在極寒、干燥、
21日直播 |科學公開課——數概念歷史漫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22.shtm 直播時間:2023年2月21日(周二)20:00-21:30 直播地址: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APP 科學網視頻號 科學網B站
28日直播丨科學公開課——飛翔中的計算
?直播時間:2023年2月28日(周二)20:00直播地址:(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APP 科學網視頻號 科學網B站 科學網抖音【直播簡介】 當你想從學校回家,你的大腦會告訴你怎么走。那如果換成飛行器呢?當它想爬升到一定高度時,它的“大腦”會發出哪些指令呢?本
冰雪南極 巍巍“中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87.shtm 南緯69度22分24秒、東經76度22分40秒,終年白雪皚皚的南極維斯托登半島上,中國南極中山科學考察站巍然屹立。近期,中山站迎來中國第39次南極科考隊。在中山站期間,科考隊員進
90后研究生南極科考:我給南極“做CT”
行程數萬公里,帶著1.5噸器械,到達南極洲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侖站,90后小伙潘曜去了最艱苦的地方,做了最基礎的科研工作。 與許多在校學生不同,他把自己的研究扎到堅實的大地上,甚至扎到冰蓋200米以下,他在給南極“做CT”。 立志:半年的考察用3年準備 7月18日,潘曜從南極回國后的第一個
科學迎新年,第三季《科學公開課》開講
?《科學公開課》主海報?中科院傳播局供圖 自來水從哪里來?人類如何認識光?地球上的石頭有什么特別?拓撲是什么?國家太空實驗室有什么高科技?…… 1月10日20時起,《科學公開課》(第三季)將全網開播。本季內容由翟明國、丁林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領銜,18位科研人員共同參與,將為公眾帶來有趣
20點直播 |科學公開課——來自拓撲學的邀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30.shtm 直播時間:2023年2月23日(周四)20:00 直播地址: (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APP 科學網視頻號 科學網B站
北大公開課:你的實驗數據靠譜嗎?
——無機元素定量分析過程中的不確定度評估 公開課現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2月21日,由北京大學、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主辦,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課程第五講:你的實驗數據靠譜嗎?——無機元素定量分析過程中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