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SU)的科學家在實驗室創建了一個與土衛六“泰坦”(Titan)的海洋極為類似的環境,希望借此厘清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制的外太空潛艇在其中的工作原理。NASA計劃未來20年內將一艘真正的潛艇發射到泰坦的海洋內。 泰坦是土星的最大衛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它與地球相似的一個重要地方在于——它擁有液體。泰坦的表面擁有海洋、河流和云,就像地球一樣,其上也下雨,只不過“水文”循環以甲烷為基礎而非水。因此,很多天文學家希望派潛艇深入泰坦一探究竟。但泰坦海洋的溫度極低,且海洋由甲烷和乙烷組成,建造潛艇變得非常棘手。 此外,這艘潛艇需要研究大氣和海洋環境,在海床周圍移動,并在地表或以下盤旋。而且與地球海洋中的水幾乎勻質不同,泰坦海洋中乙烷和甲烷的濃度會顯著變化,從而改變液體的密度特性。因此,潛艇將不得不自動運行,從而進一步加大了研制難度。 在最新研究中,WSU的科學家建......閱讀全文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兩名宇航員、一名海底工程師和一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將會置身于佛羅里達東海岸的寶瓶座海底實驗室,模擬執行太空任務 美國宇航局計劃于近期展開一次海底實驗,模擬執行太空任務。屆時,兩名宇航員、一名海底工程師和一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將會置身于佛羅里達東海岸的海底,模擬執行太空任務,從而檢驗外
在美國政府建議的2011財年經費預算計劃中,與地球科學相關的政府機構主要有美國能源部、美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本文對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報告中上述4個部門涉及地球科學項目的經費預算增減情況進行了分析。 在美國2011財年經費預算中,
人類登陸上一顆外太空的小行星究竟有多復雜?不能看1998年的熱門影片《世界末日》,而應該看看NASA最新開展的試驗。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5月11日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研究小組已開始了模擬登陸小行星的任務,令人驚異的是他們居然將地點選在水下,沉入巨石來“仿制”小行星。
研究顯示,全球樹木正在經歷一次快速生長,并且正吸收數十億噸溫室氣體。這意味著樹木正在削弱全球變暖。 紅杉樹能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圖片來源: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在美國切薩皮克灣西面的一片森林中,Geoffrey Parker用卷尺測量了一棵鵝掌楸幼苗的
實驗室儀器是科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涉及的專業多、應用領域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實驗室儀器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實驗室儀器取得了重大進步和發展,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知識產權。 一、天平 1、天平儀器發展現狀 天平行業按其產品結構劃分:電子天平和機械天平和水分測定
使用澳大利亞同步加速器,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類似土衛六環境下的物質原子結構,并表示這是理解土衛六潛在生命宜居條件的重要線索。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物質能夠解釋土衛六表面干枯湖床的形成過程,并揭曉這顆土星最大衛星的水分循環。 來自澳大利亞核科學和技術組織(ANS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
美國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號探測器還在繼續產生著令人驚訝的發現,而早在一個多月前,這架探測器已經在任務結束后于土星大氣中燒毀。來自“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新數據表明,土星的宏偉光環正在將微小的塵埃顆粒注入到行星的上層大氣中,從而形成了一種復雜且意想不到的化學混合物。 “卡西尼”號探測器上的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教育部科技司、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中國地震局人事教育和科技司、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司、四川省科技廳、陜西省科技廳: 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的精神,2010年將對數理領域和地球科學領域的國家重
邱大洪 邱大洪(1930~),浙江湖州人,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51年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任教于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主要從事波浪理
猶如對浩瀚星空的癡迷,人類對于海洋深處的探索也從未止步。靜水流深,在廣袤神秘的深海,海水的運動有著怎樣的規律?海溫變化如何影響氣候?如何更加清晰地觀測海洋的動態并進行準確的預報? 近日召開的“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新聞發布會,讓“透明海洋”的概念走近公眾。“透明海洋”就是通過建立海洋立體觀測系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考察時強調。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我國成立的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個面向”要求為指引,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瞄準聚焦建設“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需求,解決自主創新核心關鍵問題,引領
雖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人類面臨的命運卻十分脆弱,我們面臨的重大自然災難除了地震、火山、海嘯外,還包括小天體撞擊、地球磁極倒轉、超新星爆發、超級太陽風暴等。生命體即使龐大如恐龍,也能在一夕間滅亡殆盡。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足夠的危機感和緊迫感。 然而,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還不具有飛出太陽系的能力。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2月4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科學研究中心環境安全與健康分中心,中國科學院納米生物效應與安全性重點實驗室、霧霾健康效應與防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等主辦的“2019汞等大氣污染物監測與評估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隆重舉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體名單如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19年11月1日至11月5日。 具體名單如下: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
美國華盛頓時間1月20日零點(北京時間20日13點),美國共和、民主兩黨未能就臨時預算案達成妥協。由于拿不到預算經費,美國聯邦政府因此進入停擺狀態,非核心部門將關門,大量聯邦雇員被迫休假。 政府停擺會給聯邦科研項目和科學家帶來什么影響呢?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20日的報道中指出,根據目前情況來
科學家構思的從木衛二冰殼上看到的木星 美國國會對宇航局(NASA)的一項空間任務熱情一直很高漲,今年2月初,白宮最終首肯了這項20億美元的調查木衛二可居住性的任務,這顆衛星深部隱藏的咸水海洋或擁有生命。最近,該任務還增加了一項多少有些調侃性的目標:這顆星球的冰殼似乎噴發出一些水汽柱,可能把一些有機
“明星學霸”的學術不端引發的熱潮已經褪去。然而,對于學術和高等教育的討論、反思和探索不應該停止。比如,一流科學家、一流大學、一流科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國外的學界與學者又是何種面貌? 首先,筆者沒有在美國一流大學做教授的經歷,也不是世界一流的學者(雖然筆者自認為是一名十分專注和十分活躍的學者)。
地學界人大多知道,從事基礎研究要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如果實驗室天天忙著趕論文、賺錢,學術水平一定上不去,基礎研究決不是靠轟轟烈烈就能沖上去的。”中科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丘學林說,“地學基礎研究做了幾十年,也就是那么幾十篇文章。” “如果真正有幾篇有分量的文章,不僅能得到國際同行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5月30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27日“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國創新爭先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國家批準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5年度數理和地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6]40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5年我部
關于2015年度數理和地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評估結果公示的通知 教技司[2016]7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科技部 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人社部函〔2017〕47號)要求,現將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17年5月16日至2017年5月22日)。全國創新爭先獎牌獲得團隊負責人、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獲得者、全國創新爭先獎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對37個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評估結果顯示,海洋動力過程和衛星海洋學重點實驗室、地球化學探測重點實驗室、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等7家實驗室獲得優秀評審結果,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海洋生態環境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等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