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各省(市、區)環保部門外,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分管副市長也全部到會。環保部今天在沈陽召開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環保部請這300多個市長來參會,就為拜托一件事——7月底前,務必完成2050個地表水自動監測站的建設。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會上指出:“2018年7月底是水站建設的最終期限,全國一把尺子量到底,必須全面按時完成。”自動監測站建成后,將形成以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監測模式。 目前,全國2050個地表水監測斷面已全面實施“采測分離”并穩定運行。翟青表示,這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地表水監測分析與考核對象脫鉤,真正做到了“誰考核、誰監測”。 翟青強調,對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建設工作不力,進展嚴重滯后的地市,環保部將公開派駐工作組。 2050個監測斷面完成采測分離 近年來,中央深改組先后審議通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及《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閱讀全文
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重慶市、貴州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為配合《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的實施,結合2011年6月在京召開的重金屬專項監測研討會的有關精神,我站編制了《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關于征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月監測優選方案》意見的通知各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為更好的推進“十二五”環境監測工作的實施,適應“十二五”期間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工作的需要,考慮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反映
“上周在漳河水庫的采樣,惡劣的天氣再加上與第三方機構工作人員首次同步采樣磨合,我們在船上干了七八個小時才完成工作。”湖北省荊門市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楊瑩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一個縮影。從2017年10月份開始,全國各地環境監測部門都在積極推進著地表水采測分離工作。時間緊、任務重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地表水自動監測技術規范(試行)》(HJ 915-2017)(以下簡稱《技術規范》)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技術規范》的制定目的、內容、意義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么要制定《技術規范》? 答: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頂梁柱,為環境管理提供了重要技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水質監測指的是對地表水環境當中的各項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實施準確監測,其目的在于明確污染物成因和途徑,為后續的防治工作進行提供基礎保障。在制定水環境綜合控制目標與質量改善效果等方面,均需將水質監測結果作為依據。然而,目前的水質監測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亟需得到重視和解決。1 地表水水質監測現狀分析
水質監測主要是指監測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污染濃度,評價水質狀況的全過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水質監測工作已經基本形成體系化,具有監測分析技術(比如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和組織結構網絡,但是,總體監測質量并不高。我國水質監測工作已基本成形,但監測質量不高 影響地表水水質監測質量的原
“空氣、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是我國環境質量監測機制的重大改革,切實保證了監測數據獨立、客觀、公正。”昨天(1月31日),在2018年環保部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將分步驟完成國家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2018年,會完成2050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自動站建設,統
關于加強“十二五”國家環境監測網監測質量控制與保證重點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監測中心站: 三十多年來,隨著環境保護工作不斷發展,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初步建成了覆蓋各環境要素、技術手段多樣的國家環境監測網(以下簡稱“國家網”),為
第三方檢測公司技術人員在甘肅省酒泉市雙塔水庫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采集水樣。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部署,加快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環境保護部在充分考慮地表水監測現狀和特點的基礎上,以國家考核、國家監測為原則,以確保地表水監測數據質量為核心,以實現地表水自動監測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柏仇勇帶領調研組日前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就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采測分離工作開展督導。 調研組指導解決采測分離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防城港市是調研組到廣西的第一站。“柏站長,這是北侖河邊貿碼頭斷面,以河中心為界,對面就是越南,斷面位于海的感潮河段,特別是枯水期,潮
為了科學高效地部署、指導各地的環境監測工作,確保順利完成2012年度國家下達的環境監測任務,日前環保部下發了《2012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 2012 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要認真貫徹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和2012 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精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環保部發布通知,對《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以下簡稱“規劃”),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16年12月26日。 “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制修訂769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涉及環境質量標準(11項)、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86項)、環境監測規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水質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測定 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法》、《水質 可吸附有機鹵素(AOX)的測定 微庫侖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和《地表水監測技術規范》四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單位請于2020年6月30日前
近日,環保部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關于印發《“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和質
關于印發《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綱要(2010—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積極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加快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全面推進環境監測的歷史性轉型,我部組織編制了《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綱要(201
環境監測的數據是否合理、真實,關系到后續工作的質量。傳統的環境監測工作中,人們往往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采樣過程。環境采樣過程中的質量是對于監測真實數據的前提保證。因此,對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就環境監測采樣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通過對水質、大氣以及土壤等不同方面的因素進行了
自1973年第一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召開以后,我國的環境保護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作為環保工作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環境監測工作也隨之起步。30多年來,我國環境監測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成就輝煌。 在這期間,作為我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一支主力軍、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的“領頭雁”,中國環境
中國環境報記者劉曉星北京報道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部署,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環境保護部8月31日在京召開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視頻會,明確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的總體思路、實施安排與工作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保順利完成國家地表
中國環境報報道,四川省環保局近日召開全省環境監測工作會議,就落實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提出的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做出重要部署。四川省環保局長田維釗強調,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體系是一項戰略性和基礎性重大工程,是落實污染減排、實施環保惠民行動的重要保障和支撐。四川將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環境污染突發事故的發生,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兩大熱點關注話題。在法令法規尚需完善的新興市場,面對嚴峻的食品安全事件,傳統的實驗室分析很難將監管延伸到源頭,從而實現現場監管;在面對突發的環境污染事故時,傳統的實驗室分析也很難滿足及時在污染現場提供分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9月29日,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發布招標信息,對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成井水質檢測分析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項目預算為2173.7萬元,總共包含6標段26項檢測成井水質檢測分析項目。詳情如下: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水利部分)成井
1 引言 近年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以下簡稱ICP-MS)技術有了快速發展,并成為一種非常強大的元素分析技術。ICP-MS技術的分析精密度較高,受到的干擾較少,能與多種分離技術相結合,被逐漸應用到環境監測中。通過了解ICP-MS儀器在環境監測中的具體實用情況,對大家購買電感耦合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部署,加快推進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環境保護部今日在京召開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視頻會,進一步明確上收工作總體思路、實施安排與工作要求,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保順利完成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任務。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已發布實施10年之久,是我國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依據之一,然而,在我國當前地表水環境監測工作中,還存在著對該標準的部分監測指標理解有誤以及對相關水樣預處理不當的情況。為準確測定地表水水質中污染物含量,保證地表水監測數據質量,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于今年5 月初明確要求:一是環境保護部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改革的方案或意見,作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的配套改革舉措,于 2015 年6 月一并提交中央審議;二是此方案或意見應深入貫徹落實中
《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定,必須在我國的各大城市地區建立重金屬污染防治體系,以此來應對水體重金屬污染事件。對于監測部門而言,水中重金屬監測工作至關重要,通過獲取準確的監測數據,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質量控制。在水中重金屬監測以及質量控制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要求。在
一、21世紀中國水質監測的嶄新內容中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首先在水文部門內增設了水質監測機構,進而建立健全了各流域水質監測中心,現已建成了覆蓋全國的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實現了對水質的有效監測,在水質監測項目上,也由從天然水化學監測發展延伸而來,具有了綜合河流天然水化學特征與河流水污
實驗室工作人員對污水樣品進行檢測 本期主題: 環境監測 解答嘉賓: 馬燕忠(市環境監測站站長) 參與市民: 高志剛(景瑞社區居民) 周建民(華盛園社區居民) 包宏強(蘇州宏達制酶有限公司職工) 隨著市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那么,我市日常的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