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輻射致癌:研究方法仍存爭議
手機輻射會損害健康嗎?過去的10多年里出現過種種聳人聽聞的消息,但科學家卻遲遲沒有定論。 一直以來,人們在猜測中爭論不止,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個越來越大的謎團。5月31日,世衛組織首次確認,手機射頻電磁場可能致癌。 5月31日,世衛組織(WHO)網站如平日一樣更新了一條來自下屬研究機構的新聞,然而這條消息卻立刻受到了各方的關注。 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在此間宣布,腦膠質瘤可能與包括手機在內的無線通訊設備所產生的射頻電磁場相關。腦膠質瘤是公認的一種轉移性的惡性腫瘤,也就是說,手機輻射可能致癌。 來自WHO官方的權威聲音不啻于一聲驚天旱雷,手機是否致癌的真相是否就此大白于天下?“手機輻射可能和手機使用者得癌癥有因果關系” 5月24日至31日,一個由來自14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31名科學家團隊在法國里昂聚會。 在8天的時間里,他們對過去若干項研究的數據進行審查,最后對研究結果作出這樣的描述......閱讀全文
手機輻射致癌:研究方法仍存爭議
手機輻射會損害健康嗎?過去的10多年里出現過種種聳人聽聞的消息,但科學家卻遲遲沒有定論。 一直以來,人們在猜測中爭論不止,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一個越來越大的謎團。5月31日,世衛組織首次確認,手機射頻電磁場可能致癌。 5月31日,世衛組織(WHO)網站如平日一樣更新了一條來
手機輻射
手機使用的頻率屬于微波,在不同狀態其發射信號的強度是有變化的。如手機開機入網時需要和基站建立聯系,發射信號功率較大;在地鐵、電梯等場所,由 于手機和基站之間的無線傳輸信號衰減很大,信號變弱,這時為保障通話質量,功率控制技術會使手機的發射功率 增大,輻射影響也就相對變大。目前我國規定,手機終端的
手機輻射究竟是否致癌 老鼠實驗引發爭議
據外媒報道,美國一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研究表明,手機輻射似乎增加了雄鼠患上腦部和心臟腫瘤的風險。一些觀點對此結果表示質疑,但也有專家認為手機輻射還是會對公共健康造成影響。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毒物管理局(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進行。實驗過程為,大鼠住在特殊的房間里
雄性老鼠在手機輻射下會致癌,但人類可能不會
人們頻繁使用手機會誘發癌癥嗎?目前科學家研究發現,當前僅在雄性老鼠實驗中證實手機輻射與癌癥具有明確關聯性。同時,研究人員強調,該發現并不適用于人類。 據國外媒體報道,多年以來,人們一直擔心長期使用手機是否會致癌。目前,這個問題再次被提出,美國政府研究人員公布一項重要研究結果,高劑量手機輻射與嚙
MTHR:手機不會致癌
手機是人們日常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有很多人擔憂使用手機是否會致癌。根據移動電信和健康研究(MTHR)計劃2014年2月11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這種擔憂是毫無根據以及沒有必要的。 這是英國有關于移動技術是否對健康帶來威脅的最大研究項目,研究由多個實驗室以及流行病學項目進行,歷經11年
手機輻射的大小
手機輻射大小,主要取決于其天線、外觀設計等因素,在實際使用中,手機輻射的大小還和手機與基站之間的距離、使用者周圍的地理環境、基站的設置情況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講,手機離基站越近,輻射就會越小,反之就越大[3]。
CDMA手機輻射問題
?? 眾所周知,由于CDMA (IS-95) 系統中采用快速的反向功率控制、軟切換、語音激活等技術,以及IS-95規范對手機最大發射功率的限制,使CDMA手機在通信過程中輻射功率很小而享有"綠色手機"的美譽。但最近有一些報導對"綠色手機"提出了質疑,認為GSM手機與CDMA手機輻射相當,其基本觀
手機輻射的缺乏監督
目前國內暫時缺乏針對未成年人的手機輻射影響研究,針對成年人的手機輻射研究也很少。國家有專門負責手機質量檢測的部門,但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很少在購買手機時注意到手機輻射的問題。 據悉,不同品牌、型號的手機對人體的輻射都不一樣,而我國手機市場魚龍混雜,監管困難,這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由
手機輻射的認識誤區
手機輻射會不會致癌 目前來講,可能性很低。 首先這里要弄清兩個概念,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同樣是都是電磁輻射,二者的區別在于輻射強度的大小,以及是否能夠產生電離(即從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縛狀態中放出一個或幾個電子)。 輻射能量較強,能夠產生電離的輻射,就是電離輻射;反之,則是非電離輻射。
手機輻射的基本危害
流言: 1、 不 枕著手機 睡覺; 2、接打電話的時 候,話筒離嘴一丈遠,作扔手榴彈狀; 3、交替在腦袋兩側使用手 機; 4、 盡量把手機掛在腰部,用藍牙耳機接打電話…… 真相: 我們生活在布滿輻射的宇宙空間中 我們生活空間的輻射源越來越多, 電磁環境越來越復雜。即使你認定手機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