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很必要
父母聽力正常卻連生兩聾兒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國每年新生聾兒3萬余名,其中約60%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專家表示,聽力障礙重者導致聾啞,輕者導致語言和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有助于早發現、早干預,干預后多數孩子能獲得較好的聽覺和語言能力。 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非常必要 父母都聽力正常的潮汕家庭,女兒和兒子卻是重度聽力損失,已分別植入人工耳蝸和佩戴助聽器。第三個孩子在媽媽肚子里七八個月大時,在醫生建議下,兩夫婦接受了產前基因檢測,發現夫妻倆確實帶有SLC26A4突變基因,父親為1160C>T,母親為IVS7_2A>G,腹中胎兒與母親基因型相同,不會發病。孩子出生后聽力正常,但她成人后擇偶要有所選擇。今年寶寶準備上小學了,聽力一直正常。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閱讀全文
新生兒聽力篩查、耳聾基因篩查很必要
父母聽力正常卻連生兩聾兒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國每年新生聾兒3萬余名,其中約60%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加上遲發性耳聾及藥物性耳聾患者,每年新增的聽障兒童超過6萬。專家表示,聽力障礙重者導致聾啞,輕者導致語言和言語障礙、社會適應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新生兒聽力篩
早產兒聽力篩查異常的危險因素
河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耳鼻喉科、病理科的一項研究表明,早產兒由于各器官、組織發育不成熟,血腦屏障功能不完善,對高膽紅素血癥、感染等因素敏感而易產生聽力損傷。因此,對早產兒進行早期聽力檢測及跟蹤隨訪,以便及時干預非常必要。研究結果于近日在《中國當代兒科雜志》上發表。 該研究納入了入住新生兒重癥監
耳聾防治知識:新生兒聽力篩查莫忽視
聽力是語言的基礎。而聽力損失是人類最主要的感覺缺失之一,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發病率高達1%。―3%。,位居各項新生兒疾病篩查之首。據統計,目前我國13億人口中有6000萬殘疾人,其中2057萬人有聽力語言障礙,7歲以下兒童達80萬人之多。普及耳聾防治知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耳聾發生。從本期開
多重等位基因特異性PCR芯片在聽力篩查中的應用
?????? 1. Abstract We demonstrate a new method, using a universal array approach termed multiplex allele-specific PCR-based universal array (ASPUA),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介紹
新生兒聽力篩查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是衛生部規定的新生兒篩查項目之一,早期篩查可以使有聽力障礙的嬰兒被早期發現,及時診斷,早期治療,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促進嬰兒語言的發育。新生兒聽力篩查正常值:?聽力正常,對聲音的反應正常。新生兒聽力篩查臨床意義:?異常結果: ?(1) 聽力障礙 ?(2) 有感音神
新生兒遺傳篩查能預知遲發性聽力障礙風險
新生兒在出生后,都會進行聽力篩查。若順利通過,固然很好,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就能高枕無憂了。遺傳性耳聾還會以遲發性聽力障礙的方式表現出來,這不是瞬間發生的,但聽力會逐步損失。 臺灣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發現,許多在GJB2耳聾基因變異檢測中呈陽性的新生兒通過了常規的聽力篩查,但在幼兒時期出現漸進
衛生部啟動17個省市“新生兒聽力篩查干預”項目
中國衛生部10月25日在上海新華醫院正式啟動“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這意味著,新生兒聽力篩查預防進入全國范圍的推廣發展階段。今后,衛生部將在上海、北京、江蘇、四川、陜西等17個省市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干預”項目。 近十年的新生兒聽力篩查研究及在部分地區推廣應用證明:早期發現及早期干預
芯片篩查耳聾基因又快又準
我國的耳聾基因攜帶人群非常龐大,這些耳聾基因攜帶者又大多表現聽力正常,但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病造成聽力殘疾或者在下一代人身上發病,然而這些都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足夠重視。 近日,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的“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突破百萬暨科學與國際合作論壇”上,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耳聾基因篩查:星火待燎原
▲采集嬰兒足跟血做耳聾基因篩查。▲DNA片段 如果表演《千手觀音》的舞蹈演員邰麗華出生的時候進行過耳聾基因篩查,或許她和她的同伴們,就有可能避免“一針致聾”的悲劇出現。但是,耳聾基因篩查項目在實際推廣的過程中,卻因舊的體制、機制的束縛,處于蹣跚前行的狀態。 “如果表演《千手觀音》的舞蹈演員邰麗華
注意!耳聾基因篩查要趁早
據統計,在我國每年有3.5萬的新生兒在出生前就被奪去了聽力,加上遲發性和藥物聾兒,這個數字達到了6萬之多。而大多數人群認為“只有耳聾殘疾人才會生育聾兒”。但臨床數據顯示,80%的聾兒的父母是聽力正常的。100個聽力正常人中,就有4-5個人存在耳聾基因缺陷,如果同一類型的耳聾缺陷者結為夫婦,他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