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康博刀”讓腫瘤走開
當前,在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疾病中,腫瘤發展態勢日趨嚴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而在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也有這樣一支科研隊伍,他們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致力于癌癥腫瘤治療設備研發。近期,團隊研發的高低溫復式腫瘤微創治療設備(又名“康博刀”“冷熱刀”)第一批產品下線,即將服務于全國各地的臨床一線治療。冷熱復合治療顯優勢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天約1萬人、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癌癥,研發先進腫瘤診療技術長期成為國內外主攻的重大課題。在中科院公布的2017年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中,“康博刀”榜上有名,位列第一。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劉靜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在國內外首次提出并實現了深低溫冷凍和高強度加熱的復合式治療模式及技術解決方案,治療系統最低溫度可達-196℃,最高溫度可達80℃以上,適用于80%以上的癌癥。......閱讀全文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康博刀”讓腫瘤走開
當前,在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疾病中,腫瘤發展態勢日趨嚴峻。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癥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而在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也有這樣一支科研隊伍,他們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致力于癌癥腫瘤治療設備研發。近期,團隊研發的高低溫復
鄭加生:“微創消融”化腫瘤
日前,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見到中心主任鄭加生時,他剛下手術臺還有些興奮,“剛才是為一位早期肝癌患者做的微創消融手術,局部麻醉患者很清醒,從開始定位、穿刺、監控、消融、評估到結束,只用了半個小時,做完后患者是走回病房的,明天就能出院了”。 鄭加生和團隊去年全年
我國自主研發的腫瘤微創高低溫復式治療設備進入臨床試驗
中科院理化所與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腫瘤微創高低溫復式治療設備“康博刀”于12月16日在北京東方醫院首次進入臨床試驗。該設備采用液氮代替稀有的氬氦氣進行降溫的技術原理,使手術探針低溫達到負190攝氏度以下,高溫達到80攝氏度以上,在國內外首次成功開創了冷凍和熱療相結合的微創手術
中國腫瘤微創治療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有很大發展前景,相比傳統的腫瘤切除手術,微創治療將影像實時監控技術應用于術中,通過影像引導提高手術成功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鄭加生12日在北京表示。 由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12日在北京召開。來自美國
中國腫瘤急癥微創治療分會成立
3月底,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主管的腫瘤急癥微創治療分會成立大會暨腫瘤急癥微創治療高峰論壇在在解放軍第302醫院舉行。來自協和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解放軍第302醫院等全國知名醫療單位的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大會。 據了解,腫瘤急癥微創治療分會成立后,將通過集合腫瘤微創權
英國研究人員發明有觸覺的微創手術刀
研究人員正在展示這款設備的操作方法這款觸覺設備只有鋼筆大小 微創手術因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而受到患者的歡迎。但由于器材和條件的限制,手術對醫師有很高的要求。根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7日的報道,英國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能讓微創手術醫師獲得觸覺的技術。 微創手術因損傷小、
2017中科院亮點:高低溫復式腫瘤微創治療設備獲批上市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參與單位: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2017年2月14日,由中科院理化所與海杰亞(北京)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復式腫瘤微創治療系統獲國家食藥監總局頒發的III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前期產品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 中科院理化所劉靜團隊在國
納米刀,精確擊穿腫瘤細胞
在殺死腫瘤細胞同時,如何最大程度保護周圍組織不受損傷?日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召開的國際納米刀技術專題學術會議上,該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陳永亮教授團隊與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團隊演示的一種納米刀腫瘤治療新技術,讓這些變成現實。 腫瘤細胞的細胞膜在高壓電流作用下發生穿孔,從
磁力刀”能殺死腦腫瘤細胞
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東方醫院成昱教授課題組,與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古斯塔沃教授合作,成功采用“磁力刀”殺死小鼠腦腫瘤細胞。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刊物《治療診斷學》上。 在研究中,成昱提出了“磁力刀”的新概念,即磁性納米粒子在低強度磁場作用下,產生帶有類似“旋轉攪拌”功能的機械力。利用這種
胃腸外科手術:從“巨創”到“微創”
?周巖冰(中)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臨床機器人手術團隊 8月19日,經過10多個小時的緊張工作,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胃腸外科臨床機器人手術團隊使用Da Vinci(“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完成了4例高難度胃癌、直腸癌手術,為第三屆中國醫師節獻上了一份厚重而特殊的禮物。 達芬奇機器人系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