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任駐華大使黎想到武漢病毒所交流
3月26日上午,法國駐華大使館新任大使黎想在法國駐武漢總領事貴永華陪同下,訪問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了解中法新發傳染病預防和控制領域合作及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以下簡稱“武漢P4實驗室”)建設最新進展。武漢病毒所副所長王延軼會見黎想一行,武漢P4實驗室主任袁志明陪同會見。 會談中,袁志明作實驗室建設進展報告。報告回顧了中法兩國在新發傳染病防控領域的合作歷程,并介紹了目前中法圍繞新生病毒性疾病開展實質性科研合作,以及建設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等方面進展情況。他希望未來能在法國外交部、科技部等部門支持下,進一步加強與法方在新發傳染病預防和控制領域的科研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盡快完成相關科研項目申請,爭取在學術研究領域取得更多國際前沿成果。 黎想充分肯定了中法雙方在合作建設項目中作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法國政府高度重視中法政府間合作協議,并密切關注未來雙方擬在新發傳染性疾病預防和控制領域開展科研合作的計劃。法國政府希望中法雙......閱讀全文
病毒泄露?武漢病毒所這樣回應!
謠言永遠比事實來的容易,但打破謠言更要有理有據,邏輯縝密,不然會產生新的謠言。近日,王立銘在賽先生公眾號的文章“新型冠狀病毒是人為泄露出來的嗎”,本意想用硬核數據死磕一把陰謀論的謠言,但仔細閱讀該文章后,我覺得王先生的證明是存在邏輯問題的,容易被其他造謠分子利用,特此做進一步說明。 關于“人造
Nature:武漢病毒所確認病毒進入細胞路徑
自18年前的SARS爆發以來,在其天然宿主蝙蝠中發現了許多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癥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先前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蝙蝠SARSr-CoV具有感染人類的潛力。 2020年2月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pneumonia outb
武漢病毒所人工合成桿狀病毒
合成生物學技術作為21世紀的一門新興生物學技術,推動了生命科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發展。病毒的人工合成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質和功能,以及病毒的遺傳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以往,對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集中在RNA病毒上,而目前已知最大的RNA病毒基因組也僅有~30 kb。迄今為止,所報道成功合成
聚焦武漢病毒所:與病毒賽跑 為生命守護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時指出,要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進行科研攻關,加大相關試劑、疫苗、藥品的研發力度,爭取早日取得突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工作人員在P2實驗室進行樣本咽拭子核酸提取。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從去年年底至今,病毒溯源、病原檢測、藥物篩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
武漢病毒所病毒調控N端規則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周溪課題組在病毒調控宿主N端規則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細胞內蛋白質“壽命”(half-life)存在較大差異。一般來講,負責細胞必要結構的蛋白比較長壽,而負責信號調控的蛋白壽命往往較短。20世紀8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Alexander Varshavsky
武漢病毒所召開973計劃病毒項目交流會
2010年啟動的973計劃“重要病毒的入侵機制研究”項目實施交流會于4月23日至24日在武漢召開。來自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開大學的30多位承擔單位代表到會。會議還邀請了項目
武漢病毒所追蹤到單個流感病毒脫殼過程
單病毒示蹤可以實時動態高時空分辨地揭示病毒侵染的奧秘。流感病毒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病毒之一。之前,Zhuang等曾示蹤了單個流感病毒進入細胞的過程。但是,實時示蹤病毒進入細胞后的脫殼過程,一直是未能實現的科學難題。最近,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崔宗強學科組利用量子點特異性標記病毒的基因組和單顆粒示
武漢病毒所“葛洪·大師論壇”開講
3月6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應邀登上武漢病毒研究所“葛洪·大師論壇”,給全所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三千年醫學進與退”的精彩講座。 樊代明院士首先從人類起源講起,以時間為主線,通過比較分析中西方醫學發展的歷程,不同歷史時期的關鍵人物和里程碑式的貢獻,重點介紹了以泰勒斯、
武漢病毒所正面回應網上質疑!
日前,有一篇題為《請問武漢病毒研究所,你是能未卜先知嗎?》的網文在網絡上流傳,對“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泄露人造病毒”、“搶注瑞德西韋專利”等問題再次提出了質疑,并引發公眾關注。 那么,這些問題到底是另一種“陰謀論”,還是合理的科學懷疑?記者采訪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成功分離出寨卡病毒
昨日從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獲悉,該所通過與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密切合作,成功分離出1株寨卡病毒,血清樣本來源于從薩摩亞入境我國深圳的患者。 寨卡病毒在巴西、哥倫比亞等多個美洲國家和地區肆虐,該病毒可能引發新生兒小頭癥,從而被推上風口浪尖。寨卡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傳播,目前尚缺乏針對該病毒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