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哈藥拿污染與政府討價,是何邏輯
企業敢拿治污和政府討價還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有些地方政府在維護污染企業利益還是維護民眾生命健康的問題上,可以說是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后,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廢水、廢氣和廢渣違規排放,再次被央視等媒體曝光。目前,環保部門已令哈藥總廠對產品進行停產或減產,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排出廢水的污染濃度。 但如何徹底解決污染問題?哈藥總廠給出的結論是“搬遷是解決氣味問題的根本辦法”。哈藥集團同時表示,由于異地建廠的投資巨大,預計投產后2—3年內將不具備競爭優勢,容易造成企業虧損,導致企業無法生存的后果。該公司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在新廠址選擇問題上給予各方面政策支持”。 哈藥集團的這個“希望”,簡直匪夷所思。哈藥造成的污染狀況,并不是周圍環境或居民有問題,而是因自身違法超標排放。由于自身原因形成污染,卻要當地政府在新廠址選擇上提供政策支持,這豈不是笑話?如果哈藥的這個主張成立,就意味著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以......閱讀全文
哈藥集團承認確實存在污染
近日,媒體曝光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存在嚴重污染問題。昨日,哈藥集團發布公告,承認媒體報道的有關“三廢”污染質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廢水、廢氣排放以及焚燒固體廢棄物等問題進行了核實處理。 >>自查 硫化氫排量僅1次超標 哈藥集團稱,該集團近年來已累計投入4億元用于清潔生產和環保治
哈藥污染事件三問:氣味熏人企業有“委屈”?
“哈藥污染事件”三問 連日來,眾多媒體對于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多年來產生的怪味問題進行了連續報道,其中“硫化氫超標1150倍”、“廣告費是治污費的27倍”等焦點問題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爭議。作為當事者的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對于這些焦點問題有何看法?他們對于這些情況又將給出
哈藥“污染門”應有環境損害賠償
日前,央視曝光哈藥“污染門”在社會上引起轟動。人們質疑:一家年銷售額上百億元的制藥業巨頭,為何寧愿一年花5億元巨資做廣告,也遲遲不根除困擾周邊居民多年的環保問題?(6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 據悉,目前環保部門已經嚴令哈藥總廠停產或減產,青霉素車間將異地搬遷。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
環保組織發布公開信 要求哈藥集團公開排放數據
內地多家環保組織13日聯名發出公開信,歷數哈藥集團總廠長期以來的污染“事跡”,并建議相關部門對其“未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行為進行懲戒,同時暫緩批準其正在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 身陷“污染門”的哈藥集團日前發文向公眾道歉,但環保組織對此并不“買賬”。這份由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綠家園志愿者、
哈藥集團、北京御生堂等藥品廣告違法被曝光
??? 據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九月份,該局公布了今年六七月份在各類媒體刊播的違法藥品廣告名單,予以警示。????這些廣告藥品分別是:天年藥業(哈爾濱)有限公司生產的冠心保軟膠囊,云南名揚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益陰消渴膠囊,四川金大制藥有限公司
哈藥19億元聯姻最大保健品企業
新年,哈藥19億元“聯姻”全球最大保健品企業--美國GNC.據了解,哈藥集團投資3億美元購買40%股權,成為GNC上市公司單一最大股及GNC中國區域唯一經銷商。對此大手筆,有行業觀察人士分析認為,作為老牌國企,哈藥集團擁有眾多知名產品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新蓋中蓋牌高鈣片等,但產品銷量均出現不
河北查處華藥集團部分企業污染問題
針對中央督察組交辦的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華藥集團環境污染問題, 1月29日至31日,河北省環保廳、省公安廳組織13名執法人員,邀請3名制藥行業專家,成立聯合調查組,在1月24日調查的基礎上再次對華藥集團10家企業進行了現場調查。 針對華藥集團部分企業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固體廢物未按要求進行處
哈藥“污染門”繼續發酵 年底完成重組計劃或推遲
多家環保組織聯名發出公開信,要求哈藥集團公開排放數據,哈藥集團若要表達解決問題的誠意,應進一步對其違規問題及整改情況進行說明并向公眾公開。 道歉被疑“危機公關” 身陷“污染門”后,哈藥集團近日就污染事件向公眾的道歉又遭質疑。 針對媒體對哈藥廣告費是環保投入27倍的質疑,哈藥總廠
新京報:哈藥拿污染與政府討價,是何邏輯
企業敢拿治污和政府討價還價,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有些地方政府在維護污染企業利益還是維護民眾生命健康的問題上,可以說是混淆黑白、顛倒是非。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后,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廢水、廢氣和廢渣違規排放,再次被央視等媒體曝光。目前,環保部門已令哈藥總廠對產品進行停產或減產,通過這種
哈藥集團一批次諾氟沙星膠囊在京被檢出不合格
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了解到,2011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共完成監督性藥品抽驗1144批次,其中不合格10批次,合格率為99.13%。其中包括北京嘉和博康大藥房有限公司銷售的哈藥集團三精黑河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諾氟沙星膠囊,北京同仁堂德外新城藥店銷售的武漢健民集團隨州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