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修飾的sp+sp2結構作為儲氫材料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與日俱增,同時,傳統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帶來了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諸多問題,因此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已迫在眉睫。在眾多新能源中,氫能被視作連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橋梁。在整個氫能系統中,儲氫是非常關健的環節之一。早期關于儲氫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過渡金屬、堿金屬和堿土金屬修飾的sp2型碳納米材料上。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所劉春生博士和曾雉研究員利用全電子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過渡族金屬Ti修飾的有限長sp雜化的碳原子鏈的儲氫能力。Ti可以穩定的吸附在碳原子鏈的一端,并且其結合能與碳鏈的類型有關,呈現明顯的奇偶振蕩性質。利用過渡態理論計算Ti吸附在鏈端的路徑發現整個過程不存在能壘,這為實驗上可以合成這種材料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結果表明,Ti原子通過與碳原子的d-p軌道雜化可以形成穩定的TiCn復合物,這種......閱讀全文
Li-CMP(0.5 wt% Li)和CMP在77K的氫吸附、脫附等溫線 氫能源作為一種零污染、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視,并成為潔凈能源研究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熱點。儲氫問題是氫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目前儲氫研究包括化學儲氫和物理儲氫兩個領域。物理吸附利用微孔材
目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加速了各種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而這其中新型儲能材料的開發更是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而材料氣體吸附性質的測試是各種先進儲能材料開發的關鍵。現在已開發出眾多應用前景廣闊的氣體儲存材料,包括高比表面積材料及納米材料(石墨材料、碳納米管、分子篩等)。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3月22日,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同位素地質學專用TOF-SIMS科學儀器”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該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牽頭,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參與。大連化物所李海洋研究員和王利研究員分別承擔了“精度及高分辨飛行
2008年7月6日,福建省科技廳組織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吳新濤院士主持完成的省科技重大專項“功能納米材料”專題“納米分子功能材料研發”進行項目驗收暨成果評審。評審專家組對該專題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專題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具有系統性和顯著的創新性,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
氫氣是世界上最輕的氣體,密度僅為空氣的1/14, 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新型燃料,其能量密度接近傳統化石燃料的3倍,且燃燒后的最終產物只有水,可實現對環境的零污染排放。因此,氫氣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清潔能 源,有望代替傳統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解決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然而,氫氣易
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亞·諾沃消洛夫,他們從高定向熱解石墨中剝離出石墨片,將石墨薄片的兩面粘在一種特殊的膠帶上,撕開膠帶,將石墨片一分為二,不斷地這樣操作,薄片越來越薄,最后他們得到了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這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最結實的材料之一
創新:積極探索納米科技成果批量轉化模式 如果說高端人才及其創新的研究思路是良種,那么營造合理有序的創新機制則是必要的土壤。納米產業是典型的技術驅動型行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附加值的特征。一項納米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技術轉化為成熟的工業技術和商品要跨越兩個“死亡之谷”:一是從技術到產品:
前不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發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共同征集資助材料領域合作研究項目的指南。期間共收到預申請簡表102份。 經初步審查,雙方確定74項通過預申請評審。基金委提示通過預申請簡表評審的申請人(請登錄基金委網站查詢)按照項目申請指南要求,于2011年11月15
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金屬有機骨架(MOFs)納米材料,它由玉米淀粉和鉀鹽的化合物結晶而成,不僅能吸收和存儲氣體,用于食品工業和醫療技術領域;最神奇的是,該材料對人體和環境完全無害,可以像糖、鹽等一樣被人食用。研究論文將發表在11月出版的《應用化學》(App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鄒如強教授課題組在制備硼氮共摻雜碳納米管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成功制備了一種新型硼氮共摻雜碳納米管包覆的納米芽狀方硒鈷礦型CoSe2納米材料,并對其儲鈉機制進行了詳細研究,該材料作為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展現出高容量和高倍率的性能。相應成果以“Encapsulating Tro
人們耳熟能詳的納米技術早已經與化學、物理、生物等多個學科發生奇妙的交叉和融合,為這些領域支撐起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材料科學作為另一個激動人心的領域,直接影響著建筑、汽車、衛生保健、電子產品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在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的今天,納米和材料科學肩負起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和環境的重要使命,承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琳瑯滿目的儀器設備,嚴肅認真的研究人員穿梭忙碌。這是分析測試百科小編對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第一印象。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于2005年4月成立,通過物理、化學、生物、材料、信息、
(三)先進高分子材料 特種橡膠。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并舉,走精細化、系列化路線,大力開發新產品、新牌號,改善產品質量,努力擴大規模,力爭到2015年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70%。擴大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生產
導熱儀采用新一代改良的瞬態平面熱源法,能快速,準確地對材料進行無損的導熱系數及蓄熱系數測量。它采用單面,界面熱傳感器向樣品表面施加一瞬時的恒定熱源,通常測試時間為1-3s。可以直接測量材料的導熱系數和蓄熱系數。導熱儀操作簡便,體積小巧,廣泛應用于各類實驗室,質量檢測中心,及企事業單位科研中心。正當前
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法國國家科研署(ANR)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經公開征集,共收到申請88項。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規定和與法方核對申請項目清單,共有76項申請通過初審,初審結果如下:序號受理號項目名稱 雙方
“我們在進行著的研究不僅是為了明天,而是明天的明天。”以這個為宗旨的世界首個“負碳經濟研究院”于2011年8月23日在香港舉行莊重的創立儀式,選舉第一個提出負碳經濟的美籍華人詹松林博士為首任世界負碳經濟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為此記者日前在北京采訪了詹理事長。 他說,為解決人類能源短缺、改善全球氣
印度理工學院甘地訥格爾分校的科研人員宣布,已成功制造出世界最薄材料,厚度僅為一張紙的十萬分之一。這一新材料可應用于下一代電池和能吸收紫外線的涂料等。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5日報道,利用二硼化鎂造出的新材料厚度僅為1納米。人類一根頭發厚度約8萬納米,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直徑也有2.5納米。
導熱儀采用新一代改良的瞬態平面熱源法,能快速,準確地對材料進行無損的導熱系數及蓄熱系數測量。它采用單面,界面熱傳感器向樣品表面施加一瞬時的恒定熱源,通常測試時間為1-3s。可以直接測量材料的導熱系數和蓄熱系數。操作簡便,體積小巧,廣泛應用于各類實驗室,質量檢測中心,及企事業單位科研中心。
摘 要 碳納米管具有獨特的結構及性質,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本文對碳納米管在生物醫學特別是腫瘤早期診斷以及治療方面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分析了現有的研究特點,并展望了該領域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碳納米管, 碳納米角, 生物醫學, 腫瘤, 診斷, 治療,評述 1 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團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成功研發出高氮摻雜的多孔微晶碳納米材料,其作為鉀離子電池負極表現出高容量和長循環特性。相關研究成果"Ultrahigh Nitrogen Doping of Carbon Nano
序號 申報號 項目名稱 申報單位 首席科學家 1 A000090930 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 北京大學 王憶平 2 A000880903 分子靶標導向的綠色化學農藥創新研究 華東理工大學 錢旭紅 3 A00
共180名候選人,其中5名為外籍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實施管理辦法》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異議期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各科學部專業評審組確定的200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含外籍)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8月5日—9月4日)為異議期。
包括123個一〇年項目前兩年預算及1個〇六年項目追加預算 據科技部官方網站10月23日消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0年立項的123個項目前兩年經費預算安排及2006年立項的1個項目追加經費預算安排,經過中介機構評估、首席科學家答辯及預算管理部門的綜合審查,初步方案已經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將共同資助合作研究項目(項目執行期為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經公開征集和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規定并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核對申請項目清單,共有如下25項申請通過初審:受理號申請項目名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4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共計141個項目。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0年立項137個項目、2012年立項2個項目和2013年立項2個項目。驗收結果顯示: 1.“主要農作物核心種質重要農藝性狀單元型區段及互作
(化學與材料)科學擬資助項目編號擬資助項目名稱依托單位申請者職稱合作單位擬資助金額(萬元)重點項目2191001二維碳基負載過渡金屬單原子的高效氧還原反應催化劑制備與催化機理探究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802191002光熱催化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鐵基納米催化材料的理性設計與性能調控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開放30年來,與國內各行各業一樣,我國的化學科學研究獲得了全方位發展,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無論在基礎、應用基礎研究還是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