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輝:博士后制度走了樣
最近,饒毅《減少中國科學界浮躁的一個必要步驟》一文,提到中國科技界招博士后的話題,引起本人共鳴。 在歐美國家,拿到科研經費的“老板”,不管是資深的終身教授,還是初出茅廬的助理教授,在招聘博士后的權利上沒有差別。不存在只有正教授才有資格招博士后,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只能招技術員或碩士生的規定。能否招博士生和博士后只取決于所在大學是否有招收博士生和博士后的資質,與“老板”自身資歷不相干。 申請到科研經費即可招收博士后的道理很簡單,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申請科研項目課題經費競爭都很激烈,任何一個基金組織,都不會貿然將經費批給一個水平低下的申請人和資質條件不夠的單位。因此,獲批某一級別的科研基金通常反映了申請人及所在單位的實力和水平。 而按照國內規定,海歸回國后,即使申請到科研經費,并不等于就能招收研究生。要招收研究生,首先,海歸自身須申報研究生導師資格,這個申請資格的時間須等到每年某個特定季節。報批后,還得坐等每......閱讀全文
閻輝:博士后制度走了樣
最近,饒毅《減少中國科學界浮躁的一個必要步驟》一文,提到中國科技界招博士后的話題,引起本人共鳴。 在歐美國家,拿到科研經費的“老板”,不管是資深的終身教授,還是初出茅廬的助理教授,在招聘博士后的權利上沒有差別。不存在只有正教授才有資格招博士后,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只能招技術員或碩士生的規
閻輝:科研有無“格式”
每年諾貝爾獎公布前后,國內輿論總要熱鬧一陣。一方面今日中國經濟實力大增,另一方面則是迄今仍未實現諾貝爾獎零的突破,后者甚至還不及一些經濟實力不如中國的國家。 我們缺乏原創性科研成果的原因之一,也可歸結為科研人員的思維從項目申請開始,就被種種“格式”框定。 目前,國內所有科研項目申請
閻輝:學術自由應從取消領導簽字開始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系列問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閻海教授:偶然發現癌癥神奇作用
來自杜克大學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癌癥治療研究過程中,居然偶然的發現了一種更便宜,更方便的生產尼龍的必要分子。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志上,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概念,即癌癥腫瘤中的一些遺傳和化學變化可能具有實際有益的用途。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華裔科學
閻培渝教授:海砂蓋樓須慎重
“海砂作為建筑材料,不是不能使用,關鍵是必須做好海砂淡化。”針對近日媒體曝光的深圳樓盤違規使用海砂事件,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建材研究所所長閻培渝教授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砂從來源上可分為海砂、河砂和山砂。目前,國家嚴禁使用未經淡化處理的海砂作為建筑材料。因為海砂
閻錫蘊分享“小酶好,大幸福”
圖片來源于網絡 “2007年,我們在國際上首次報道了‘納米酶’。如今,納米酶作為新名詞被收錄于中國大百科全書,納米酶研究已經遍布全球26個國家的220多個實驗室。” 3月8日在民族文化宮舉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女干部職工風采展示活動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閻錫蘊講述了自己在納米酶研究之路上的故
生物物理所等納米酶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研究獲進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類外泌體納米酶小體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納米酶的酶學催化特性,實現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結合了純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純超聲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優點,能夠提供高對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組織成像,是目前非常有應用前
首次利用納米酶的催化特性實現鼻咽癌移植瘤光聲成像
12月12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類外泌體納米酶小體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納米酶的酶學催化特性,實現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結合了純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純超聲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優點,能夠提供高對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組織成像,是目前非常有應用前
納米酶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研究獲進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類外泌體納米酶小體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納米酶的酶學催化特性,實現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結合了純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純超聲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優點,能夠提供高對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組織成像,是目前非常有應用前
閻海:精準醫療技術平臺及發展趨勢
未來,治愈腫瘤不是靠藥的發明和創造,最重要還是要早期發現腫瘤的存在,用最簡單而精準的方法進行治療。 △閻海 美國杜克大學卓越教授,泛生子首席科學家 以下是正文: 很高興能在陽春三月來到美麗的廣州,也非常榮幸受到舒院長和組委會的邀請,與各位領導及專家分享我們在癌癥基因組學、包括相關技術在未來
延輝巴豆的介紹
延輝巴豆,學名:Croton yanhui Y. T. Chang,為大戟科,巴豆屬灌木或小喬木,一年生枝條、葉柄、花序軸及果均密被蠟黃色糠秕狀粉,老枝無毛。葉薄革質,花未見。果序總狀,宿存萼片三角形,兩面被星狀毛,蒴果橢圓狀,果梗短,種子橢圓狀,光滑,有褐色斑紋。果期9月。生于山地密林中。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納米酶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研究獲進展
12月12日,Nano Letters 雜志在線發表了類外泌體納米酶小體催化腫瘤光聲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納米酶的酶學催化特性,實現了鼻咽癌移植瘤的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結合了純光學成像的高對比度和純超聲成像的高穿透深度優點,能夠提供高對比度和高分辨率的組織成像,是目前非常有應用前
首批6位“相輝學者”入駐復旦相輝研究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22.shtm11月7日,復旦大學成立相輝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趙東元教授受聘為首任院長,物理學系教授張遠波、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魯伯塤、上海數學中心教授沈維孝、附屬腫瘤醫院研
閻錫蘊小組發現腫瘤血管生成新機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閻錫蘊課題組通過研究,揭示了腫瘤血管內皮標志分子CD146作為細胞表面受體促進血管生成的最新分子機制,從而獲得了CD146作為腫瘤血管生成標志分子的最直接證據。這是該課題組繼發現 CD146是腫瘤血管新靶標之后的又一突破,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美國血液學會主辦的《血液》雜志。
延輝巴豆的形態特征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5米;一年生枝條、葉柄、花序軸及果均密被蠟黃色糠秕狀粉,老枝無毛。葉薄革質,卵形,稀卵狀橢圓形,長8-12厘米,寬4.5-6.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稀闊楔形,近全緣,嫩葉兩面密被星狀絨毛,成長葉上面疏生星狀毛,下面密被星狀毛;基出脈(3-) 5條,側脈2-4對,斜舉,在近
高輝度離子源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年年上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了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汽車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必須報廢,我國2016年汽車產量為2000多萬輛,由此可見報廢汽車對帶來的環境與資源壓力日益嚴重。為了減少報廢汽車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護人體健康安全,提高整個汽車產業鏈的
博士后,30年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30年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推進,在富國強民的殷切期盼下,黨中央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博士后制度應運而生。 對人才的渴望,體現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深切關懷中。1984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仔細聽取李政道關于實施博士后制度的
中科院閻錫蘊當選亞洲生物物理聯盟主席
5月9日,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共同承辦的第九屆亞洲生物物理大會在浙江上虞舉行。會上,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成功當選亞洲生物物理聯盟理事會主席(2015~2018年)。 閻錫蘊憑借其在納米酶的發現和應用方面的科學貢獻,以及在國際科技組織工作
百歲院士閻隆飛:治學窮天機,育人如琢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閻隆飛喜歡讀達爾文的著作:“一切動植物都是從某一個原始祖型傳下來的”“一切生物具有許多共同之點”。 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他的發現不斷驗證著達爾文的科學思想:菠菜的葉綠體中存在與動物血液中一樣的碳酸酐酶;高等植物中存在與動物類似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 他的研究
中科院院士閻錫蘊:捧出一朵濟世“花”
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仿生合成的24聚體鐵蛋白納米粒子像是一朵精致的小花兒。你很難想象,它的直徑只有12納米。 “這是個魔幻般的小分子。”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閻錫蘊談起它時,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與喜悅。 2012年、2014年、2016年,閻錫蘊帶領的課題組連續發表研究成果,證明
閻立會見SGS全球CEO-在常發展檢驗檢測認證產業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閻立在市行政中心會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SGS)全球CEO Frankie Ng一行。 SGS創建于1878年,作為從事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鑒定的跨國公司, 目前在檢測領域排名世界第一,位列世界500強企業。今年5月19日,在中國常州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揭牌儀式上,S
百歲院士閻隆飛:治學窮天機,育人如琢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閻隆飛喜歡讀達爾文的著作:“一切動植物都是從某一個原始祖型傳下來的”“一切生物具有許多共同之點”。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他的發現不斷驗證著達爾文的科學思想:菠菜的葉綠體中存在與動物血液中一樣的碳酸酐酶;高等植物中存在與動物類似的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他的研究成果奠基了一
張曉輝教授:Haplo-The-Asian-Experience
6月18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第七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于武漢歐亞會展國際酒店隆重召開。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張曉輝教授參加了會議,并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報告"Haplo -The Asian Experience"。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血液病最有效方法,由于免
丁輝:科學儀器與創新
2014年8月7日,2014丹東科學儀器論壇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以下簡稱:分析儀器分會)成立35周年紀念活動在丹東盛大開幕。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丁輝院長為大家帶來題為《科學儀器與創新》的大會報告,內容包括:科學儀器與世界科技革命;科學儀器與大數據;科學儀器與資本。北京市
鄭紹輝:科研就是突破極限
鄭紹輝 原本是一名與核共舞的工程師,卻還是抵擋不住化學的誘惑,放下工作重歸校園;原本想要在國外科研機構找一份愜意的工作,卻還是不能放棄對故土的留戀,十三年后毅然回到國內從頭再來。這就是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部教授鄭紹輝的前半生。 “真正工作多年,才越發感到搞科研的可貴;真正出國多年,才越發感受到國
閻保平:中國建“網絡強國”須具備四大要素
“沒有這樣一大批人的涌現,中國就不可能建成網絡強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閻保平說。用她的話來講,“這批人”還沒有專屬詞匯可以精確定義,暫且稱為信息化時代的“產業工人”。 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閻保平將擁有一支“強大的隊伍”列為中國建成網絡強國的要素之一。
閻海教授獲頒杜克大學醫學院杰出教授獎
近日,杜克大學醫學院授予泛生子首席科學家閻海教授杰出教授獎,表彰其對IDH1/2 基因、ATRX基因及TERT 啟動子突變的里程碑式發現,這些發現成為膠質瘤分子分型的重要依據,對提供更準確的診斷和預后信息,推動實現個體化治療和定制化臨床實驗,重新認識膠質瘤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如其他做出非
清華學者閻琨談偏才怪才的培養:重在個體甄別選拔
數學高手與中專生的強烈反差,讓姜萍近日成為了輿論場的“網紅”。公眾在關注她所取得的成績之余,也在不斷追問:未來像姜萍這樣的“偏才”和“怪才”應該何去何從???“建議我國對拔尖人才的遴選從群體篩查向個體選拔過渡,對拔尖創新人才進行更為精確的鑒別和篩選。”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閻琨接受
博士后都去哪了
前幾天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題目是“Visualizing detailed postdoctoralemployment trends using a new career outcome taxonomy”。直白的翻譯過來,應該叫博士后都去哪了。我自己
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首批博士后完成出站考核
近日,江蘇省南京鍋檢院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的4名博士后順利完成出站考核答辯,這是該院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首批完成出站考核博士后。 南京鍋檢院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成立于2013年。此前,該院充分利用南京豐富的高校及科研機構資源,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合作成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