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化所合成新型發光材料拒絕“鉛污染”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最近合成新型發光材料——非鉛雙鈣鈦礦納米晶,采用毒性較低的鉍元素來取代重金屬鉛。這一新材料應用在發光二極管(LED)、太陽能電池上,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并避免重金屬元素鉛對環境和人類造成的危害。相關研究成果作為熱點文章發表在近期《德國應用化學》上。 含鉛鈣鈦礦納米晶具有成本較低、發光亮、純度高等優點,因此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重要發光材料。然而含鉛鈣鈦礦納米晶中含有重金屬元素鉛,能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尋找無毒且性能好的非鉛鈣鈦礦成為當下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團隊嘗試采用毒性較低的鉍(Bi)元素來取代鉛,并于2017年首次成功合成出含Bi的非鉛鈣鈦礦納米晶,并揭示了其發光動力學機理。 近日,該團隊采用溶液法進一步合成了雙鈣鈦礦納米晶。經試驗證明,這一材料是一種很好的發光材料,在取代含鉛鈣鈦礦納米晶方面具有優勢。科研人員進一步提出了通過降低表面缺陷來提高發光效率的新方案,將大......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聚集誘導發光材料與納米晶復合動力學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將聚集誘導發光分子(AIEgen)嫁接到納米晶表面,并研究了這一復合體系的激發態動力學,發現這一復合體系中AIEgen的非輻射分子內運動可以得到有效抑制,這一普適性現象可用于構建各類多功能發光材料。相關工作發表于《物理化學快報》(Journal
什么是非晶納米晶
非晶納米晶是一種金屬合金,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工藝將其變成了非晶態,所以非晶又被叫做玻璃金屬。而納米晶是是再非晶的基礎上其尺寸大小為納米級別,非晶納米晶是非晶和納米晶的混合體
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快速止血材料問世
一種具有血液觸發形狀記憶恢復的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止血材料,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員課題組研制成功,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控制出血是全世界軍事和民用創傷中心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可控的出血導致了超過30%的創傷死亡,其中超過一半是發生在緊急護理到
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快速止血材料問世
一種具有血液觸發形狀記憶恢復的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止血材料,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員課題組研制成功,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控制出血是全世界軍事和民用創傷中心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可控的出血導致了超過30%的創傷死亡,其中超過一半是發生在緊急
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止血材料成功研制
一種具有血液觸發形狀記憶恢復的可注射納米復合晶膠止血材料,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郭保林研究員課題組研制成功,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 控制出血是全世界軍事和民用創傷中心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可控的出血導致了超過30%的創傷死亡,其中超過一半是發生在緊急護理
北航規則形貌非晶納米材料研究獲進展
日前《美國化學會志》發表研究論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教授郭林及其研究小組近日探索出制備具有規則形貌的空心非晶金屬氫氧化物納米材料的路徑,同時實現了對產物元素成分、尺寸大小、殼壁厚度等調控,是目前國內首例實現可控制備具有規則形貌的非晶納米材料的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
粗晶,準晶,液晶,非晶,納米晶的結構,特點
晶粒是另外一個概念,搞材料的人對這個最熟了。首先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凝固理論。從液態轉變為固態的過程首先要成核,然后生長,這個過程叫晶粒的成核長大。晶粒內分子、原子都是有規則地排列的,所以一個晶粒就是單晶。多個晶粒,每個晶粒的大小和形狀不同,而且取向也是凌亂的,沒有明顯的外形,也不表現各向異性,是多晶。
非晶納米晶的應用領域
非晶納米晶材料主要在航空航天領域使用,主要用作宇航員宇航服材料技術,用于應對外太空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環境,保護宇航員不受外界病菌侵害。
非晶納米晶的應用領域
非晶納米晶材料主要在航空航天領域使用,主要用作宇航員宇航服材料技術,用于應對外太空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環境,保護宇航員不受外界病菌侵害。
新型納米發光材料有望用于腫瘤光動力治療
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光期等優點,在腫瘤治療尤其是腦膠質瘤、實體瘤治療方面具有很好的臨床轉化前景。相關研究成果已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