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蘭大學的分子生物學教授大衛?穆林(David Mullin)一直專注于開發具有經濟效益的生物燃料,最近他又就微生物分解植物細胞的能力及將其轉化為生物燃料的可能性開展研究。 穆林通過收集分析反芻動物的糞便,已經從一種非洲斑馬的排泄物中提取到了TU-103細菌,該細菌可以在廢棉花、甘蔗渣和報紙屑中生長。 穆林表示:“只要將這些東西切碎,在碾碎器中用水充分均勻攪拌,微生物就可以很好地的存活下來。” 《紐約時報》稱,要解決植物轉化問題尚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人們已經從數百年前就開始利用蒸餾器從糖中提取酒精等物質,但若要將糖類變為生物燃料則必須從纖維素的層面開始。作為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堅固結構,一旦其轉化為糖類,就可以在酶的作用下發酵并生產酒精。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是利用玉米淀粉制造乙醇,然而由于這些原料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因此增加這些作物的需求會推動其價格的上漲。相比之下,如果可以轉......閱讀全文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美 國 新型電池研究獲得突破;證明慣性約束核聚變反應釋放能量比燃料吸收的多。 佐治亞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直接以生物質為原料的低溫燃料電池,借助太陽能或廢熱即能將稻草、鋸末和藻類甚至有機肥料轉化為電能,能量密度比基于纖維素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高近百倍。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開發出一種主要原料是普通沙子的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化學會理事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建年 改革開放30年來,與國內各行各業一樣,我國的化學科學研究獲得了全方位發展,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無論在基礎、應用基礎研究還是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先生是我國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學家,也是中國石油石化科技界的泰斗、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為培養年輕一代科學與創新精神,促進我國生物質能源、生物基化工與材料等能源化工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開發,閔
本周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熱潮的助推下,燃料電池概念強勢來襲,wind燃料電池指數更是連續兩個交易日收出放量長陽。而隨著燃料電池炒作熱潮的逐步蔓延,圍繞燃料電池的相關概念也進入細化階段,其中生物燃料就悄然進入投資者的視線中。消息面上,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傳感技術團隊在基于細菌表面展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17〕152號)等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新興產業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習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點要求,深受鼓舞與啟示。5點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以及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謹就建設本土“生物質煤田、油田和氣田”,也就是“一片”談一些體會。 中國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嗎? 崛起中的中國,能源安全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根據諾維信與麥肯錫公司最新研究結果,到2020年生物燃料行業將有能力為中國替代3100萬噸汽油消費,減排約9000萬噸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能為中國帶來320億元的國民收入,相當于創造600萬個工作機會。”4月18日,正在參加博鰲論壇的全球最大工業酶制劑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
在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下,發展新能源已成社會各界共識。業內專家表示,生物質能源是具有優秀發展前景的新能源,但目前在研發和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在全球加強新能源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國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和經濟支持力度,讓生物質能源不再坐“冷板凳”。 在近日在京召開的中國生物質(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國發〔2012〕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發展改革委《生物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國辦發[2007]23號,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第一次將生物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產業進行整體規劃部署。為便于公眾更好地理解《規劃》的有關內容和精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了有關媒體的采訪。 &nb
未來生物工廠模型——外殼由一層自養、產氫、固氮、固定二氧化碳的藻類生物構成。中層進一步將藻類生物生產的原料處理為人類生產生活需要的原材料及生物燃料并加以儲存。內層是藻產生的氫氣,使得生物工廠漂浮在空中,可根據日照條
七、發展先進高效生物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
一提到可再生能源,人們總會先想到太陽能、風能,最后才能想到生物質能源。長期以來,生物質能源雖被納入可再生能源之列,卻始終發展得“不溫不火”。如今,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物質的利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5月8日至9日,香山科學會議第625次學術討
也許人們對實驗室的印象還停留在顯微鏡、培養皿、穿著整潔白大褂的怪博士上,而有些地方卻未必如此。一起來看看那些全世界讓你亮瞎眼的超級炫酷的實驗室吧! 密蘇里科技大學:實驗煤礦在這里,學生可
沼氣在中國已經發展有100多年的歷史。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政府一直鼓勵在農村發展沼氣。特別是近幾年,我國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幾十億元,補貼農戶沼氣和所謂的沼氣工程。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沼氣在我國卻始終沒有成長為一個有生命力的產業。 我認為,這里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指導思想問題。人們往往認
受利比亞等國動蕩局勢影響,今年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動蕩徘徊,5月27日,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又越過每桶115美元,發展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顯得更為緊迫。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廣西科學院院長黃日波。 記者:作為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