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報告》-崔福齋等-復合材料研究
在8月1日最新出版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報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中,發表了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崔福齋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礦化膠原復合材料的自組裝(Self-assembly of mineralized collagen composites)》。 該刊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頂級刊物,專門發表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各研究方向上國際領先專家撰寫的綜述論文,對相關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2006年該刊SCI的影響因子為17.731。該論文是崔福齋教授應該期刊的特別邀請撰寫的。 崔福齋和他的博士生李艷和葛俊共同署名的論文論述了脊椎動物的骨和牙基本結構單元的分級結構理論和其在仿生材料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特別是生物材料等方面的重要應用。該論文闡明了以他們研究組為代表的中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若干原始性創新。......閱讀全文
清華舉行“納米材料科學的跨學科發展”論壇
本月1日,清華大學“納米材料科學的跨學科發展”博士生學術論壇專題論壇在文科館大同廳和新水利館舉行。論壇由主論壇和兩個分論壇組成,主論壇包括2場專家特邀報告和1場學生特邀報告,分論壇包括3場教師特邀報告和12場學生口頭報告,涵蓋了清華納米材料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納米材料領域當前的關鍵問題。 此次論
體內原位自組裝的新型生物納米材料助力腫瘤治療
隨著納米生物技術和納米醫藥的發展,生物活性分子體內原位構筑超分子組裝體的概念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實現對聚合物的可控組裝調控,對改進材料在體內的生物效應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由于生物醫用材料在體內的生物過程極其復雜,如何實現聚合物在病生理條件下的組裝調控,是醫用高分子領域極具挑戰性的科學問
第311次香山會議研討功能超分子體系—自組裝與納米技術
以“功能超分子體系—自組裝與納米技術”為主題的第311次香山科學會議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吉林大學沈家驄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佟振合研究員、清華大學張希教授、荷蘭Twente大學David N. Reinhoudt教授、德國Mainz大學Helmut Ringsdorf教授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10月30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沈陽渾南創新路園區舉行。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沈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和李樹深共同為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據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過程工程所等在自組裝生物分子材料研究上獲進展
自組裝是生物體乃至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生物內源分子包括蛋白質、多肽、脂類和DNA等均能通過分子間弱相互作用(包括靜電力、范德華力、π效應和疏水作用等)的協同組裝形成各種有序結構,進而實現生命功能,引發生命特征。如何通過調控分子間弱相互作用將生物分子(尤其是生物小分子)組裝成為與生物體具有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報告》-崔福齋等-復合材料研究
在8月1日最新出版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報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 )中,發表了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崔福齋教授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礦化膠原復合材料的自組裝(Self-assembly of mineralized colla
中國首創“烯合金” 填補世界材料科學空白
國際石墨烯研究徘徊經年的沉悶局面終于被打破了。中航工業航材院的一組年輕科研人員在國際石墨烯研究領域首創“烯合金”材料,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自主創新,不但發明了一類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高端合金材料,也使我國成為石墨烯這一材料科學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跑者。“烯合金”這一合金材料嶄新名詞從此載入世
氣相色譜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
氣相色譜法在聚合物分析方面的應用1.單體分析;2.添加劑分析;3.共聚物組成分析;4.聚合物結構表征;5.聚合物中的雜質分析;6.熱穩定性研究。
中國首創“烯合金” 填補世界材料科學空白
國際石墨烯研究徘徊經年的沉悶局面終于被打破了。中航工業航材院的一組年輕科研人員在國際石墨烯研究領域首創“烯合金”材料,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自主創新,不但發明了一類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高端合金材料,也使我國成為石墨烯這一材料科學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跑者。“烯合金”這一合金材料嶄新名詞從此載入世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項目開工
10月30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開工儀式在渾南區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出席儀式并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李樹深、副省長盧柯、市長姜有為分別致辭。 沈陽作為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在新材料領域集聚了豐富的創新資源,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在創新資源方面,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