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年前植物種子成功復活
俄羅斯科學家復活三萬年前種子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21日報道,近日,俄羅斯科學家令一枚封凍了三萬年的種子復活,讓它長成為一株小樹苗。這是到目前為止復活的最古老種子。 據報道,俄羅斯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科雷馬河的永凍層發現了這枚種子,它已經冰凍了三萬年。俄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院的團隊用這枚種子種出了一棵水果樹苗,創下復活最古老植物種子的紀錄。 報道稱,在這項紀錄之前,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曾將一顆儲藏了兩千年的棕櫚科植物種子種活。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俄羅斯這項計劃的負責人在他發表相關論文的前幾天辭世。他的研究團隊在科雷馬河岸地表下20-40厘米深的地方,發現70個松鼠冬眠的洞穴,洞里還有一些被吃過的果實。科學家從冰層凍結的情況分析稱,它在埋入土中之后就沒有融化過。 科學家將其中一顆種子帶回實驗室,企圖讓它發芽,結果失敗了。最后,科學家利用水果中一種“胎盤組織”成份,在培養皿中成功令這枚已經封凍了三萬年的種子復......閱讀全文
三萬年前植物種子成功復活
俄羅斯科學家復活三萬年前種子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21日報道,近日,俄羅斯科學家令一枚封凍了三萬年的種子復活,讓它長成為一株小樹苗。這是到目前為止復活的最古老種子。 據報道,俄羅斯考古學家在西伯利亞科雷馬河的永凍層發現了這枚種子,它已經冰凍了三萬年。俄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院的團隊用這枚種子
科學家“復活”石器時代分子
古代基因組重建和生物技術的突破正在揭示舊石器時代微生物豐富的分子秘密。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德國萊布尼茨天然產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以及美國哈佛大學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重建了更新世以前未知細菌的基因組,并由此建立了一個平臺以恢復古代細菌的天然產物。當
大學生用八百年前種子成功復活“滅絕南瓜”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加拿大門諾萊特大學的學生使用800年前滅絕的南瓜種子,成功培育出“滅絕南瓜”,有望恢復這一南瓜品種。 在加拿大一處考古遺址挖掘發現一個小型粘土容器,其年代可追溯至大約800年前,考古學家在粘土容器里發現保存完好的古代南瓜種子。從圖中可以看出800年前南瓜種子結
科學家探討復活24種滅絕物種
???????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目前正在討論如何將24種滅絕物種復活,但是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并不一定能夠實現,因為恐龍DNA的年代過于久遠。 恐龍DNA過于古老無法復活 近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探討了復活已滅絕動物問題。目前列入討論名單的包括渡渡鳥和白氏斑
科學家探討復活24種滅絕物種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目前正在討論如何將24種滅絕物種復活,但是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并不一定能夠實現,因為恐龍DNA的年代過于久遠。 恐龍DNA過于古老無法復活 近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們探討了復活已滅絕動物問題。目前列入討論名單的包括渡渡鳥和白氏斑馬等24種已
科學家“復活”48500年前的病毒
綜合報道,一支國際科學家研究小組日前成功“復活”被冰凍了48500年的史前巨型病毒,并警告稱,融化的永久凍土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該團隊成功“復活”了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冰凍了數萬年的7種病毒,最年輕的被凍了27000年,而最古老的則被凍了48500年。該小組科學
像金剛狼復活?中國科學家發現“再生”物質
再生是人類永恒的夢想:東方有借蓮花重生的哪吒,西方有靠一滴血就能復活的金剛狼。但掃興的是,現實中人類的再生能力非常、非常弱。還能挽救一下嗎?就在大年初一,中國科學家在學術期刊Cell Discovery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一種常見的小分子化合物,能顯著促進哺乳動物的組織再生:加速傷口修復、促進毛發
韓國科學家通過克隆使已死動物“復活”
好萊塢經典科幻片《侏羅紀公園》中描繪了人類如何利用基因技術讓已經滅絕的恐龍起死回生。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電影中的場景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據澳大利亞媒體6月15日報道,韓國科研人員近日利用“極速”冷凍和解凍卵子的技術成功克隆了一頭已經死亡的牛。 完成這項克隆實驗的濟州國立大
英美科學家用3D技術復活恐龍
英國和美國的科研小組對侏羅紀草食性恐龍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研究,他們使用3D高科技效果“復活”了遠古時代的龐然大物。 科學家們以梁龍作為研究對象,梁龍是一種大型的草食性恐龍,生活在距今1.5億年前的侏羅紀。梁龍的體型巨大,一般的身高超過170英尺,重達12噸,梁龍是地
日本科學家稱有望使用骨髓復活猛犸象
利用細胞移植技術,日本科學家有望利用猛犸象的骨髓復活這一遠古動物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今年8月,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薩哈共和國境內的永久凍土中出土了猛犸象的大腿腿骨并發現了保存完好的骨髓。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起,為復活約1萬年前已滅絕的猛犸象而展開不懈研究的日本科學家對此表示期待稱
科學家發現帶表皮恐龍殘骸-DNA克隆復活無望
10月21日消息,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即便是在理想的環境狀況下,生物死亡之后骨骼DNA的所有化學鍵將在大約680萬年完全分解。這意味著通過恐龍化石的DNA復活恐龍的辦法或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 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遠古DNA實驗室研究員邁克-邦斯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
《科學》文章復活蛋白
來自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化學系,俄勒岡州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復活”了4億5千萬年前的一個蛋白:脊椎動物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受體(glucocorticoid (GR) and mineralocorticoid (MR) receptors),尋找引起這類受體進化的變化,這一研究成果公
科學家找到番茄種子萌發基因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實驗植物學雜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鑒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種子是生命的起始,對植
想要抑制全球變暖-科學家稱復活猛犸象是一招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公元前12000年,現代人類開始首次向美洲遷徙。又過了兩千年,人類才開始發展農業。而又過了九千年,人類才開始建造城市。此時,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而在西伯利亞,另一個物種的故事則已幾近終結。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猛犸草原正處在崩
冰凍超4萬年的生物,被“復活”!科學家回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51.shtm
Nature重磅:死亡1小時后,科學家讓豬器官復活了!
2019年,美國神經科學家讓「死亡4小時豬腦」復活,登上Nature封面。 如今,這批科學家再次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除了大腦,器官也可以復活!最新研究成果于8月3日發表在Nature期刊。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5016-
遠古中國啤酒可能“復活”
作為一個擁有深厚飲食文化的民族,中國人一向十分講究“吃與喝”。近日,中美科研人員的一項研究報告,再次證明了我們的“吃貨”本色。 5月23日,中美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他們在西安市米家崖遺址發現了5000年前中國人釀制啤酒的證據,這是迄今在中國發現的最早釀酒證據。這一發現說明,古代中國人
俄羅斯科學家發明肺癌早期診斷測試系統
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和俄科學院托木斯克腫瘤研究所的專家合作,發明了一套檢出概率超過80%的早期肺癌診斷測試系統。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一診斷方式是微創的,測試樣本是患者的血漿。該系統的開發基于對200名志愿者的研究,其中一半是確診的肺癌患者。科學家通過分析志愿者的血漿,發現了15種對肺癌診斷
俄羅斯科學家發明肺癌早期診斷測試系統
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和俄科學院托木斯克腫瘤研究所的專家合作,發明了一套檢出概率超過80%的早期肺癌診斷測試系統。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一診斷方式是微創的,測試樣本是患者的血漿。該系統的開發基于對200名志愿者的研究,其中一半是確診的肺癌患者。科學家通過分析志愿者的血漿,發現了15種對肺癌診斷
俄羅斯科學家發明耐高溫陶瓷材料
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和俄科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與材料研究所的專家們開發出一種能夠耐受極端溫度的陶瓷材料。 該項研究成果將首先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它是由基于碳化硅和二硼化鋯的陶瓷混合物所構成的多層陶瓷結構,能夠提升噴氣式發動機燃燒室的溫度,還能在空間飛行器再入大氣層時起到隔熱作用,或者用于制
科學家揭示人類基因組古病毒復活驅動衰老
病毒與人類之間的協同進化關系源遠流長,二者之間的交鋒從未隨時間停止過。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一方面,病毒使人類飽受疾病困擾,甚至死亡,并在此過程中對人類基因組不斷地利用與改造;另一方面,人類的免疫系統會積極對抗病毒的入侵,使得整合到人類基因組中的病毒序列逐漸被宿主細胞的遺傳調控系統接管,協同進
科學家“復活”石器時代分子,展現古代微生物多樣性
古代基因組重建和生物技術的突破正在揭示舊石器時代微生物豐富的分子秘密。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德國萊布尼茨天然產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以及美國哈佛大學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重建了更新世以前未知細菌的基因組,并由此建立了一個平臺以恢復古代細菌的天然產物。當
我國科學家揭示種子植物崛起的秘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909.shtm
俄羅斯科學家研制出可食用餐盤
俄羅斯阿爾泰邊疆區出版與大眾傳媒局新聞中心表示,巴爾瑙爾市兩所大學科學家用羽扇豆(一種可食用植物)制成了可食用餐盤。 該局指出:“可食用餐盤為阿爾泰國立大學和阿爾泰國立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共同發明。制造這種餐盤用的是羽扇豆。羽扇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種,是蛋白質的來源,不含麩質和植物激素,氨基酸組
俄羅斯科學家用激光隔空為手機充電
智能手機時代,續航是一個制衡人類玩手機時間的最大阻礙。我們知道快充和無線充電。然而你聽說過激光充電嗎?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就用激光為手機充電,還是隔了1.5千米之外。據外媒報道,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進行了一項獨特的實驗,那就是用激光在1.5千米之外給手機充電。據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成功地在1小時內
俄羅斯科學家稱金星有生命跡象-形似蝎子
俄羅斯科學家稱在金星上發現了“蝎子形狀”的物體。 俄科學家稱發現“圓盤”和“蝎子”在動,好像有生命。 俄科學家Leonid Ksanfomaliti 金星表面圖。 俄羅斯科學家Leonid Ksanfomaliti在對30年前蘇聯探測器拍攝一系列照片分析后,聲稱已經發現了
以色列俄羅斯科學家訪問華南植物園
簡曙光研究員向來賓介紹情況 11月8日,以色列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國際著名古氣候研究專家Spicer R. A教授及助手Teresa Vernon女士,俄羅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被子植物化石研究專家Kodrul Tatyana M.和被子植物及古氣候研究專家
俄羅斯斥巨資吸引海外科學家歸國
1991年前蘇聯解體以及接下來近十年經濟的困境,讓俄羅斯的科技每況愈下。最近,為了加速俄羅斯的科技復興,俄羅斯政府宣布了一項900億盧布(約合28億美元)的復興計劃,旨在加強俄羅斯的大學建設和吸引高水平的移居國外的科學家返回俄羅斯。下周俄羅斯政府將在圣彼得堡召開一次科技界僑民代表大會,商討俄羅斯
古病毒復活,是衰老內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20.shtm 內源性古病毒復活驅動開啟衰老“潘多拉魔盒” 圖源自論文 1月6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課題組、研究員曲靜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張維綺課題組
基因治療“復活”小鼠聽力
來自邁阿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法國科學研究中心、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和法國克萊蒙特?奧弗涅大學的科學家成功恢復了成年DFNB9耳聾小鼠模型的聽力。 DFNB9耳聾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遺傳性耳聾,因為缺乏編碼耳畸蛋白(otof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