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委員:不能制造高精尖儀器成不了發達國家
“國家投幾億、十幾億元給你們,對國民經濟有什么用?”常有人這么問葉培建委員。 作為“嫦娥”等衛星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葉培建十分看重科學儀器研制。在他和許多科學家看來,科學儀器不光可以滿足人類好奇心,也是決定民族前途的“國之重器”。 誰說科學儀器賺不了錢? 葉培建在兩會上講了一個故事。“以前的客運火車,工作人員在停車的時候,拿扳手或鋼棍敲敲車輪。你知道他為什么要敲?聽聲音。” 過去車輪軸承質量不好,長期負荷催生裂紋,敲輪是為了排查異響。貨運火車更容易出問題,卻無法停下來“敲”,因此軸承經常斷裂。 這個難題,居然被我國的一個航天項目解決了。衛星上應用的一種紅外探測儀,可以敏銳地捕捉到熱量的變化。把許多紅外儀布置在鐵路沿線,就能第一時間察覺到軸承的熱量異常,進而發出警報。 葉培建告訴我們,衛星上的儀器,還有很多可以直接或稍加改造后用來“賺錢”。比如衛星上的高精密相機鏡頭,其設計思想可用于很多設備,比如......閱讀全文
重大科研突破需科研儀器先行
偉大的科研突破幾乎從未離開過先進精密的實驗儀器的“陪伴”,“大科學”時代的開啟也伴隨著精密儀器的“橫空出世”。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近日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丁洪闡釋了精密科研儀器對于科學研究不可替代之“重”。
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
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 關于舉辦2020首屆中國科技資源與產業服務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二輪)各相關單位:科技資源是支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物質基礎,其規模、質量和利用效率直接關系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和競爭力。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9月科學家座談會上關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
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
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 關于舉辦2020首屆中國科技資源與產業服務高峰論壇的通知(第二輪)各相關單位:科技資源是支撐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物質基礎,其規模、質量和利用效率直接關系國家科技創新實力和競爭力。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9月科學家座談會上關于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科研儀器開放 儀器制造股收益
1月26日,《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正式發布。 根據意見,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制度、標準和機制更加健全,建設布局更加合理,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分散、重復、封閉
科研儀器共享!兩部門開展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決定開展2022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對評價考核結果較好的單位,通過后補助予以支持。 評價考核是《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確定的重點任務,是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的重要舉措
三千臺科研儀器全省共享
目前,省科技創新創業共享服務平臺入網共享大型儀器設備達3642臺(套),設備原值23.6億元,這些大型儀器設備均已向社會開放,供全省創新創業者預約使用。這是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召開的《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解讀暨2015年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培訓會上獲悉的。
江西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共享
在盡量避免和杜絕不必要的大型科研儀器重復購置的基礎上,為提高現有重大科研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率和使用效率,江西省科技廳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強化網絡服務平臺和在線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完善科研儀器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及績效考評獎勵,進一步推進大型科研儀器向全社會開放共享。 近年來,江西省主要大型
科研儀器共享如何實現雙贏
我國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特別是尖端的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率不是很高,存在科研儀器資源閑置和浪費的現象。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科技資源相比過去有了更多共享利用的可能性。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以下
中央科研機構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設備
中辦、國辦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亮出多項“松綁+激勵”舉措,升級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下放管理權限,允許部分“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中央科研機構可自行采購科研儀器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走出深閨”
1月26日,《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業界普遍認為,此舉將推動不少擁有大量科研設施與儀器的研究機構“開門迎客”,也會加快研究機構開展開放共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