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測量證實“中微子超光速”系誤差所致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3月16日公布最新測量結果顯示,去年9月“中微子振蕩實驗”中,中微子運行速度并未超過光速,原測量結果存在誤差。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項目負責人塞爾吉奧·貝爾托盧奇通過公報向媒體證實,有證據顯示,相關實驗結果受到了測量誤差干擾。貝爾托盧奇表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將繼續與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合作,在今年5月進行新一輪“中微子振蕩實驗”,以期給出準確答案。 去年9月,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的一個名為“OPERA”的實驗裝置接收了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兩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過這段距離的時間比光速還快了60納秒(1納秒等于10億分之一秒)。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轟動。然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2月23日發布公報稱,此前使用的中微子測速方法存在兩處問題,可能導致測量結果出現偏差。 ......閱讀全文
最新測量證實“中微子超光速”系誤差所致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3月16日公布最新測量結果顯示,去年9月“中微子振蕩實驗”中,中微子運行速度并未超過光速,原測量結果存在誤差。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項目負責人塞爾吉奧·貝爾托盧奇通過公報向媒體證實,有證據顯示,相關實驗結果受到了測量誤差干擾。貝爾托盧奇表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將繼續與意
科學家開始復核中微子超光速現象
一些法國科學家10月28日說,他們開始復核一些歐洲科學家先前發現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 法國核物理和粒子物理國家機構副主管斯塔夫羅斯·卡薩韋納斯說:“新測試兩三天前開始。” 9月下旬,一些歐洲科學家語出驚人,稱發現比真空中的光“跑”得還快的中微子。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奧佩拉”項目
中微子超光速實驗發現兩處錯誤
據《科學》和《自然》網站消息,意大利OPERA研究人員去年公布的超光速中微子實驗結果發現兩處錯誤,一個與在GPS同步化過程記錄時間的振蕩器有關,另一個是GPS一個部件和計算機的連接錯誤。 去年,研究人員發現中微子從瑞士日內瓦的CERN實驗室傳播到意大利拉魁拉Gran S
諾獎得主實驗稱中微子不具超光速
ICARUS探測器 意大利ICARUS的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稱,中微子遵守自然界的速度極限,不具超光速。這項發現反駁了當前頗具爭議的“超光速中微子實驗”。 這項研究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Carlo Rubbia領導,他們測得中微子從瑞士日內瓦的CERN實驗室傳播到ICARUS
科學家撤銷中微子超光速實驗結果
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奧佩拉(OPERA)”實驗小組6月8日宣布,5月剛剛進行的驗證實驗未發現中微子運行速度與光速存在差距,因此撤銷去年公布的“中微子運行速度超過光速”的實驗結果。 實驗小組當天在正于日本京都市舉行的第25屆中微子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國際會議上宣布了上述決定。
專家稱我國無法重復超光速中微子實驗
■ “超光速中微子‘現身’ 愛因斯坦錯了?”追蹤 超光速的中微子的發現,將顛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無疑是令整個人類興奮的偉大發現,科學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昨日(9月2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中微子研究專家曹俊表示,要論證超光速中微子的發現,最重要的是要進行重復實驗,但是同
計算錯誤還是物理革命-超光速中微子引廣泛爭議
比光跑得還快的中微子?本月早些時候意大利研究人員報告的這個消息一旦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乃至整個現代物理的基石都將遭到嚴峻挑戰。 然而,對這一“顛覆性發現”,包括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等在內的多數科學家持謹慎懷疑態度。一些科學家認為,相關研究出現了誤差或計算錯誤
中微子疑案懸而未決-中國專家受訪解讀
在一家酒吧門口,酒保說:“我們不允許比光速還快的中微子進到這兒。”話剛落,他看到一顆中微子來到了酒吧門口。 最近,這個笑話在物理學界流傳開來。今年9月,歐洲原子能研究機構(CERN)與大型中微子振蕩實驗(OPERA)項目組發布消息,中微子的速度快于光速。這種微粒子有可能穿越時間,才讓酒保看到中
費米實驗室將進行實驗驗證超光速粒子真假
MINOS實驗中使用的米諾斯遠程探測器 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26日報道,超光速粒子實驗自本月公布以來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質疑之聲也一直不絕于耳。美國費米實驗室近日將進行類似的實驗,以驗證超光速粒子的存在。 事件的起因源自英國《自然》雜志9月22日刊載的一篇關于超光速
美國物理學家再次提出中微子很可能是一種超光子
最近,美國喬治·梅森大學一位退休物理學家羅伯特·埃利希再次提出中微子很可能是一種超光子(tachyon),即超光速粒子,而他是基于一種比測速度更靈敏的方法——檢測它們的質量。相關論文已被《天文粒子物理學》雜志接受。 以往人們曾多次提出中微子超光速,最近一次就是2011年的OPERA實驗。意大利
愛因斯坦相對論遇挑戰-現代物理學或被重寫
歐洲科學家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現象 違背愛因斯坦相對論 現代物理學或被重寫這回,愛因斯坦錯了? 突破光速、超越時空是不少科幻小說的主題,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斷言光速是任何物質在真空中的最快速度,小說家的幻想沒有依據。一些歐洲科學家在實驗中發現,中微子速度超過光速。如果實驗結果經檢驗得以確認,愛因斯
吳岳良院士:研究超光速可能性要從本質入手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羅·盧比亞在不久前的諾貝爾北京論壇上評論說,中微子振蕩實驗(OPERA)很重要,令科學家意外發現了中微子可以超越光速,但他認為他們過早地發表了結果,應該進一步研究,考慮各種可能性,更加認真地對待。 歐洲核子中心OPERA實驗的研究人員自己也表示要繼續研
張新民:“超光速”讓社會更關注物理前沿
對“中微子超光速”的實驗結果,我談兩點。首先,這個結果出來之后,物理學界很多人都持質疑的態度。另外需要注意,OPERA實驗組的科研人員也是非常優秀的中微子專家,對于目前的各種質疑,包括提出的可能出現的漏洞、產生誤差的地方,也許他們在研究中已經考慮到了。換句話說,如果其他組來做這一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檢驗超光速推進
最近有科學家提出,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夠用來驗證超光速推進。超光速推進出現在科幻小說之中,是實現星際航行所必需的。超光速推進或許是未來太空飛船的推進方式,能夠使其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 超光速推進系統(hyperdrive propulsion)的想法緣起于德國著名
歐核中心發現:中微子比光跑得快
據英國《獨立報》9月23日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微子(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粒子之一)的行進速度超過了光速。一旦這種超光速現象得到證實,將給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帶來巨大挑戰,改變人類對宇宙如何運轉的理解。 狹義相對論于1905年提出,被譽為“現代物理學所有理論的
《科學》評出2012年值得關注科研領域
12月23日出版的《科學》雜志評出2012年值得關注的科研領域,共六項,分別如下: 1,希格斯玻色子 人們相信,明年,粒子物理學家要么找到苦苦追尋的“上帝粒子”,要么證明它的不存在。 2,“超光速”中微子 科學家稱2012年初可能重現超光速中微子,但是對于時間推遲或者出現
李淼:核查測量中的系統錯誤至關重要
李淼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博士生導師。 從今年9月22日開始,就有一則消息開始在物理學界廣泛流傳:中微子在從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前往意大利格蘭薩索地下實驗室的“旅行”中,竟然比光早到了60納秒(10-9秒)。如果實驗結果被證實,將
中微子新振蕩:中國物理學界能否摘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給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組負責人發來的賀信。 這是在沒有灌裝閃爍液之前的圓柱形反中微子探測器內部照片。該探測器用于捕捉反中微子產生的微弱閃光。高靈敏的光電倍增管排列在探測器的壁上。 由于粒子物理學在破解宇宙之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所以該研究領域的每一項重大進展都
記者探營大亞灣:“鬼粒子”第三種振蕩現身記
直到1956年,這項試驗才由美國物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萊因斯完成。最終,在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說以后的26年,人們第一次捕捉到了中微子,也打破了泡利本人認為中微子永遠觀測不到的悲觀觀點。 如今,中微子的“出身”、“家庭成員”和“性格”已經基本清楚。 中微子是構成物
多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質疑超光速實驗
“我打賭他們是錯的”。9月2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喬治·斯穆特(George Smoot)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表示。他說,最新證明光速被打破的實驗結果不太可能是真的。 近日關于光速被打破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地,據英國《自然》雜志22日刊載消息稱,歐洲研究人員發現了難以解釋的超光速現象。據報道,意
μ中微子“變身”τ中微子直接證據找到
意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的OPERA(采用乳膠徑跡裝置的振蕩實驗項目)實驗組表示,他們首次捕獲到了μ中微子“變身”為τ中微子的直接證據。 2011年9月,OPERA實驗組宣布,發現中微子的行進速度超過了光速。此言一出,引發公眾一片嘩然,因為這顯然違背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實驗組隨后在測量中
科學家宣布發現超光速粒子-或重寫現代物理學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22日報道,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結果,科學家近日宣布發現一種運動速度比光速還快的亞原子微粒。如果這個結果得到證實,現代物理學的基石將被撼動。 歐洲科學家對這個發現表示非常謹慎,“我們試著尋找所有可能的解釋,想找到一個錯誤,不管是細微的
中國中微子實驗取重大進展-發現新中微子振蕩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發言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8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了一種新的中微子振蕩,并測量到其振蕩幾率。 據介紹,這一重大物理發現結果的論文已于3月7日送交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今天晚些時候,王貽芳還將在中科院高能所就新發現的中微子振蕩做學術報
江門中微子專項:撐起中微子研究的新輝煌
熟悉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人都知道,自2011年起,中科院組織實施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并把它分成了A、B兩類,A類側重于前瞻戰略科技,B類側重于基礎與交叉前沿方向布局。 不過,細心的人會發現,在A類先導專項的名單里,有一個特殊的條目——“江門中微子實驗”。與所有其他專項都不同,“江門中微子實
超乎想象的明亮:超光速X射線源如何超越愛丁頓理論極限
美國宇航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收集的數據顯示,超光X射線源(ULXs)可以超過愛丁頓極限 - 傳統上被視為一個物體的最大可能亮度。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于強大的磁場重新塑造了被吸收的原子,使得像M87 X-2這樣的中子星積累了更多的質量,并發出了比以前認為可能的更多的光。在天體物理學的極端領
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觀測結果公布
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被認為是暗物質主要候選粒子之一。26日,世界上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觀測結果公布。結果顯示,沒有證據表明WIMP的質量超過9GeV/c2(千兆電子伏特/光速平方)。相比之下,質子的質量略低于1GeV/c2。最新試驗依然沒有發現WIMP的任
科學家在南極建成觀測臺-冰層下尋找宇宙物質
“冰立方觀測臺”的核心部分科學家在南極洲冰層2438.4米(8000英尺)以下放置世界上最獨特的觀測臺——“冰立方觀測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在南極洲冰層2438.4米(8000英尺)以下放置世界上最獨特的觀測臺——“冰立方觀測臺”,用于探測發現來自太空的神秘微粒中微
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觀測結果公布
光電倍增管可以檢測粒子相互作用的信號。圖片來源:桑福德地下研究設施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被認為是暗物質主要候選粒子之一。26日,世界上最靈敏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LZ)的觀測結果公布。結果顯示,沒有證據表明WIMP的質量超過9GeV/c2(千兆電子伏特/光速平方)。相比之下,質
稱重顯示值超整會出現什么誤差
稱重顯示值超整會出現什么誤差?引起電子計價秤示值超差的因素很多,由f A/D轉換電路中比較器存在故障或性能改變也是諸因素中的一個.當對這部分電路修時,可重點考慮“下幾個方面。稱重顯示值超整會出現什么誤差
光速測距儀功能介紹
光電測距儀又稱光速測距儀,是利用調制的光波進行精密測距的儀器,測程可達2.5公里左右,也能用于夜間作業。光電測距儀種類較多,其中以紅外測距儀發展最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