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
3月20日,由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和中廣核節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在深圳揭牌。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廣州能源所所長吳創之、中廣核集團總經濟師岳林康、中廣核節能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秋明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汪集暘作了“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與前景”的報告,全面介紹了我國地熱資源分布與儲量、地熱發電產業現狀及深層地熱開發的前景。中廣核集團就能源形勢、地熱發電的技術和經濟效益、深層地熱開發和節能減排等問題和專家做了深入討論。 吳創之和岳林康代表雙方舉行了“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最后,研發中心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討論了中心的基本構架、小組成員和基本任務。汪集暘院士作報告“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現場 ......閱讀全文
“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舉行
3月20日,由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和中廣核節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地熱能工程應用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在深圳揭牌。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廣州能源所所長吳創之、中廣核集團總經濟師岳林康、中廣核節能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秋明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汪集暘作了“我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與前
地熱能開發挑戰仍存
“由于地熱熱水水位急劇下降,現在北京、天津都已經得到政府的明確指示,從現在到今年年底不再開展新的地熱項目。”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能源處處長李寧波在近日于東營舉辦的海利豐·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表示。 “如果地熱水的水位逐年持續下降,將來就是無能可采、無能可用。但是這
地熱能有望“后衛”轉“前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55.shtm “隨著國家對深層地熱能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未來地熱能有望從原來的‘后衛’轉為‘中鋒’或‘前鋒’。”中國科學院地熱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龐忠和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此前,
印尼: 重視開發地熱能源
隨著全球資源性能源的日益減少,印尼政府正逐步減少對石油天然氣的依賴,同時加快包括地熱、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計劃在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在全國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例提高到17%。 印尼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其中地熱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40%。但長期以來,由于對石油天然氣的習
西安光機所舉行“高端激光裝備工程中心”揭牌儀式
1月13日,由中科中涵激光設備(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聯合共建的“高端激光裝備工程中心”在西安光機所舉行了成立揭牌儀式。福建省莆田市常委、組織部長林承通、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麗冰、中科中涵激光設備(福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西安光機所所長趙衛共同為該
上海冀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
為紀念第44個“世界地球日”,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于22日開展了一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如何推進上海市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最終實現節能減排,這成為活動當天的探討熱點。 據專家介紹,淺層地熱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圍內,溫度低于25度,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具備開發利用價值的地球內部的熱能
河南將重點發展淺層地熱能
目前采暖主要還是靠燃煤來解決,這讓每年的供暖季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期。這種現象在今后有望解決,運用地熱能可以取暖。11月23日,在鄭州舉行的2017河南省淺層地熱能暨清潔能源供暖節能減排高峰論壇透露,我省將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重點發展淺層地熱能,“十三五”期間,計劃新增地熱供暖面積8200萬平方米
我國地熱能勘探技術不斷成熟
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的報告稱,我國地熱能勘探技術不斷成熟。 報告指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地熱地質、鉆井工程等理論和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大地熱流場、地熱成因、地熱能資源評價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多年來,鉆井技術取得很大進步
淺層地熱能在上海“火”起來
是利用淺層地熱能作為冷熱交換源,通過能量轉換,實現為建筑物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的空調系統,具有節能、清潔環保的優勢。 目前國內的淺層地熱能的開發應用80%集中在在華北和東北南部,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河南、山東等地區,相對來說地源熱泵在上海的應用還比較少。 日記者采訪了地源熱泵業內人士、
中國和冰島地熱培訓項目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12月2日,中國和冰島地熱培訓項目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該培訓項目是中冰地熱技術研發合作中心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為中冰雙方探索培養地熱領域專業人才、深化交流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冰島前總統格林姆松和中國石化副總經理喻寶才共同為中冰地熱培訓項目揭牌。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地熱能中心指導委員會主任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