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獨立性提高環境影響不容忽視
美國二疊紀盆地紅紅火火的石油鉆探活動。 近幾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能大幅提高,扭轉了二十多年來的下降趨勢。但石油價格走高,在加上新采油提煉技術的應用,美國石油產業每周開采的原油增加了上百萬桶。 與此同時,美國民眾消耗的汽油也在大幅下降,《紐約時報》分析稱,部分原因是由于經濟危機和汽油價格上漲的緣故,美國人開車里程減少了,并將老式汽車替換為能效更高的汽車。產能提高加上消耗量下降,這讓美國進一步接近了長久以來所追求的目標:不再依賴外國的能源來源。 《紐約時報》稱,能源獨立具有里程碑意義,此舉可以讓美國重新配置外交、經濟和其他政策。2011年美國消耗的液體燃料中,僅有45%的比例依靠進口,比2005年時的60%下降了15%。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能源和環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利維(Michael A. Levi)表示,幾十年來,美國的石油消耗量一直增長,產能不斷下降,進口量持續增加,而現在各種趨勢......閱讀全文
化石燃料全球復興或將出現
頁巖氣鉆井平臺。 一直以來,莫桑比克等東非國家給人的感覺似乎較為陌生;但在過去10年里,埃克森美孚、意大利埃尼等能源公司卻采用最新技術,在莫桑比克尋找天然氣資源。 據《紐約時報》報道,在莫桑比克的海岸線附近,西方能源公司已經開發了大量的鉆井,回報可能是巨大的,莫桑比
秸稈轉化能替代化石燃料?
圖為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工業企業使用熱能,可以與能源服務公司簽訂購買用能服務合同,能源服務公司投資建設供熱系統并進行運營管理,為用能企業提供熱能服務。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商業運營模式●目前江蘇建有15座生物質電廠,但是每年僅消耗100萬噸秸稈,只占江蘇秸稈
歐洲計劃使用以電能和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
歐盟專家組25日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一份題為《未來交通運輸與燃料》的報告,認為歐洲在2050年可以用替代燃料取代化石燃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該報告將納入歐盟首次制定的交通運輸全面發展戰略,該戰略主張歐洲的交通運輸不再采用源自石油、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燃料,以減少對環境的副作用,保證能源供給的安全
化石燃料何日壽終正寢
清潔能源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速度還不夠快。 圖片來源:Kevin Frayer 了解最近的能源趨勢似乎是一個高風險的羅夏墨跡測試。一些專家認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以及許多國家遠離煤炭,讓世界走向了全球變暖的拐點。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繼續依賴低成本的化石燃料、政府行動遲緩、全球災
特朗普欲“擁抱”化石燃料
1 月20 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第45 任總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曾簡短地提到了科學,在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后不久,他又一次重申了改變氣候變化法規的承諾。我們準備開啟神秘的太空,把地球從疾病的痛苦中解救出來,同時利用明天的能源、產業和技術。特朗普在一個俯瞰華盛頓特區國家廣
IPCC:燃燒化石燃料不可持續
科學家在周五發布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中警告稱,如果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燃燒化石燃料,那么大約30年后,氣溫就將升至危險水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發現,由燃燒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人類行為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是過去60年間“真真切切的”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如今,溫室
美國:能源獨立性提高 環境影響不容忽視
美國二疊紀盆地紅紅火火的石油鉆探活動。 近幾年,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產能大幅提高,扭轉了二十多年來的下降趨勢。但石油價格走高,在加上新采油提煉技術的應用,美國石油產業每周開采的原油增加了上百萬桶。 與此同時,美國民眾消耗的汽油也在大幅下降,《紐約時報》分析稱,部
《自然》評估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影響
2月11日,根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學模型研究,到2030年,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對全球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影響相對較小。該研究結果表明,終止補貼將減少化石燃料出口國的排放。但是,在一部分區域,此舉帶來的排放縮減幅度仍然可能低于《巴黎協定》的要求。 2016年,2
煤炭2020年將成最重要化石燃料
能源資訊公司伍德麥肯茲近日發布報告稱,雖然各國在減排方面將付出更多努力,但到2020年,煤炭將超越石油成為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報告認為,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強勁需求是煤炭地位超越石油的主要原因。在中印煤炭需求大幅增長的同時,歐美及其他亞洲國家的煤炭需求將保持穩定。 報告稱,2020年全球煤炭消費
世行報告敦促各國減少化石燃料補貼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世界銀行18日發布了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危害的報告,敦促各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補貼,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 世界銀行報告預測,如果不強化措施應對氣候變暖,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4度、海平面上升0.5~1米,給農業和水資源造成嚴重破壞。世